
【注:素材来自身边生活,如有类似经历,纯属巧合,请理性阅读。】
易中天曾说:“退休后,如果你的生活以爱情为中心,你会活的很伤。”
深以为然!《我的后半生》里的沈卓然,在失去老伴后,轰轰烈烈谈了四场恋情。
却是一次比一次受伤,最终他明白,人老了,终究要学会与孤独相伴。
通过这四段感情,他懂得养老最终还是依靠自己,而不是别人的照顾。
看懂沈卓然热闹繁华落幕,主动选择去养老院,才会知道养老的真相。
不求子女回报,养老根本靠自己。养育子女不是为了自己的养老,而是社会责任。
与其期待别人的照顾,不如活出自己的精彩。拥有兴趣爱好,学会自娱自乐。
儿孙自有儿孙福,不攀比,不计较,随遇而安,开心快乐永远排第一。

1、不求子女回报,养老根本靠自己。
易中天说,退休后的生活,总离不开两个词:开心,舒坦!
人老了,怎么开心怎么活,不必把自己的养老依靠在子女身上。
养育子女不求回报,只求自己不要束缚子女就好。
人世间,付出和回报不成正比的,只有天下父母的心。
沈卓然这辈子没下过厨房,跟连亦怜这段恋情,亲自下厨做“520”爱心面条;
亲自去菜市场买菜,也会洗衣服,晾晒了,主动在连亦怜必经之路等她下班。

沈卓然认为找到了老年陪伴,就能减轻儿子儿媳的负担,让他们放手打拼生活。
吕原多次跟儿媳丽娜提出,让她走出家门去找份工作,而不是困在家庭琐碎里。
沈卓然也支持儿媳去创业,大结局时,他亲自下厨给儿子、儿媳、女儿做了一桌菜。
给子女们介绍每道菜是跟谁学的,他这样做,是告诉子女,他已经能照顾自己了。
沈卓然提出去养老院,子女们虽然吃惊,但听完他的理由,还是很支持他的选择。
不是子女没有孝心,而是每个人的生活,都需要遵循自己的选择。
子女们看到沈卓然的“成长”,也为他的通透清醒开心,人生最重要的是自己活的开心。

2、与其期待别人,不如活出自己。
沈卓然的原配老伴过世,他内心的精神支柱倒塌,感觉日子没啥意义。
直到他在医院遇到连亦怜,接受老苟所说,老年人的爱情,是生命倒计时。
第一场恋爱是沈卓然最满意的,然而,老年人的再婚,背后早就明码标价。
第二场感情让沈卓然享受到灵魂交流的境界,只是,体面尊严是老人老去的底线。
第三段陪伴让沈卓然内心有了能量,只是,没有感情的相伴,实在是煎熬。
第四段婚礼,是沈卓然对亡妻的补偿,被李黑豹抢婚,也彻底懂得伴儿和夫妻的区别。

沈卓然在这四段感情里,都付出的是真诚,也给予了真心,但终究错过。
繁华落幕后,老苟的离世,老丁的病情,让他真正活明白了。
与其期待别人来照顾自己的晚年,不如遵循自己内心的意愿,活出自己的精彩。
大结局里,沈卓然与老丁在一起,手绘中秋节的灯笼,与老伙伴们相聚。
在自己的世界里拥有兴趣爱好,自娱自乐的安度漫漫余生,也是一种养老方式。

3、儿孙自有儿孙福,随遇而安,快乐第一。
沈卓然担心儿子沈青的婚姻,陪着沈青登山,给他讲很多人生道理。
他还担忧女儿沈黛不成家,老了怎么办?催促几次,也看开了。
自己的家永远是儿女的家,儿女的家却不是他的家,该撒手时必须撒手。
沈青的公司上市,沈黛回国发展,沈卓然没了后顾之忧,不再操心儿女的事。
老苟走了,老丁一个人在养老院,沈卓然想着跟老友在一起养老。
主动邀请儿女们回来过中秋节,把自己的想法告知他们,这是他的选择。
人老了,随遇而安,让自己的余生,每天都过得开心快乐,才是对子女最好的支持。

人老了,如果你的生活以知足为中心,你会活的很快乐!
因内心不再奢求其他,珍惜眼前的生活,也感恩子女对自己的孝心。
所以,沈卓然选择去养老院陪伴老丁,而不是把晚年寄托在子女身上。
这是未来养老趋势,沈卓然有一对子女,而很多老人只有一个子女。
若把养老放在子女肩上,担子实在太重。
老人想明白这一点,也就会接纳老去的孤独寂寞,也学会与孤独做伴。
不再找老伴,因即使再找,也会有一个人先走,最终还是独自老去。

沈卓然历经四次恋情,终于看懂了再找老伴的真相,他不想为难自己,也不想拖累子女。
为房而找老伴的连亦怜,是沈卓然的心头好,但他给不了对方想要的物质;
灵魂相交的聂娟娟,想要的精神境界,他只能通过无线电波传递,接回家不现实;
充满正能量的吕原,因性格习惯不同,他又不能勉强自己接受,只能各自安好;
酷似亡妻的乐水珊,做了一次备胎的感受,终于让他清醒,人与人之间的缘分。
人老了,一个人的日子确实孤独,但可以选择去养老院,跟一群老伙计在一起。
唱唱当年的歌曲,拥有自己的爱好,在养老院里还能奉献一份余热,让老去更有意义。
大家都说是电视剧里的大团圆结局,现实生活未必是这般美好。
我今年55岁,也在做晚年去养老院居住的准备,养老靠自己更有底气。
不是不相信子女会给养老,而是跟子女亲情课题分离,真正做到只托举,不求回报。
再找老伴,在我看来,能一个人过就一个人过好了,遇到心仪的,不妨恋爱一场就好。
不论是什么样的养老方式,让自己快乐开心地老去,永远排在第一位!
(本文故事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请理性阅读。)
作者:华贵禅心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你有故事,我有茶,一起畅聊余生时光。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