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新华网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论坛在沪举办

车情速递 2025-04-21 16:36:54

4月20日,以“科技重塑,向新而行”为主题的2025新华网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论坛在上海成功举办。本次论坛聚焦智能化浪潮下的科技本质与产业融合,旨在探讨如何引领汽车行业高质量发展,为客户高品质出行需求发声。论坛吸引了来自行业专家、学者、企业高层等多个领域的嘉宾参与,嘉宾们围绕论坛主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

深入探讨科技本质与汽车产业融合

面对当下市场中“参数内卷”与“智驾信任危机”等多重挑战,在2025新华网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论坛上,新华网党委常委、董事、副总裁杨庆兵作为致辞嘉宾,强调中国作为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70%(1286万辆/全球1823万辆)的核心市场(数据源自于2024年行业统计),正以电动化、智能化和网联化为引领重构汽车产业生态。创新技术的不断突破,推动汽车从“机械产品”向“智能终端”进化,更将产业竞争的焦点从单一的制造能力,转向“算力+数据+场景”的系统生态构建。汽车企业应避免“硬件不硬,软件不软”,这是过去很多时候一些所谓的“科技创新企业”遇到的问题。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柳燕在论坛中指出,在科技变革的当下,豪华车市场正在经历“双向重塑”,一方面,电动化与智能化瓦解了百年豪华品牌在传统的设计、动力、底盘等方面的垄断性优势;另一方面,传统豪华品牌将在可持续发展与数字文明催生的新价值体系下,以普通品牌包括新兴品牌们无法比拟的优势,赢取属于自己的市场和未来。她以“科技向新、品牌向上、营销向善”总结致辞方向,期待以奥迪为代表的百年豪华品牌们,向新而行,基业长青。

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汽车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显君表示,AI时代,中美德将主导未来世界智能电动车产业。当前中国汽车产业正经历“安全重构+智能升维”的双重变革。智能电动车正在从感知到认知,汽车将变成一台有情感有思想的移动机器人,软件定义汽车提出没有几年,就被AI定义汽车所代替,一个没有AI能力的企业将消亡,AI落后将很难追赶,因为AI数据、模型及能力7X24在进化、在迭代。

一汽奥迪销售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安德楷在论坛上表示,在任何时代,科技的宗旨,都应该是让客户的生活更便捷、更安全、更精彩。基于庞大客户基数的深刻洞察,客户需要的是中国式智能豪华出行,从来不是简单的“燃油还是电动”的选择题,我们需要为客户们提供软硬科技完美结合的综合体验。为此,奥迪打造的PPE豪华纯电平台与PPC豪华燃油平台共享了最新E³ 1.2电子电气架构。这套电子电气架构通过5台高性能计算机精确控制车辆驱动系统和悬架、驾驶员辅助系统、信息娱乐功能、灯光控制及空调和座椅调节等舒适功能、中央内部联网5大功能域,解决了燃油车智能化短板,让燃油车也能拥有聪明的大脑。奥迪打造的PPC豪华燃油平台和PPE豪华纯电平台,坚定施行“燃油+电动”双线领跑的战略。和保时捷联合研发的PPE豪华纯电平台更是结合了强大机械素质和前瞻智能科技,为豪华电动车主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智电驾控体验。

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MKT与销售服务部副总裁冷江涛表示,华为和奥迪的合作其实从2019年就开始了,基本上花了五年多时间,终于才打磨出了搭载在奥迪车型上的华为乾崑技术,这也是长期主义的坚持、坚守。在这五年中,我们投入了非常大的精力。未来,华为乾崑技术会搭载到奥迪主力车型上,真正实现硬科技和软科技的完美结合,为更多豪华车用户带来科技重塑的豪华出行体验。

奥迪拥有汽车机械领域百年技术积累,华为乾崑技术拥有组合驾驶辅助领域顶尖实力,双方技术优势互补,实力相得益彰,品牌联袂是机械素质与组合驾驶辅助技术完美融合,将共同打造未来智能汽车标杆产品,带来豪华智能驾驶辅助全新体验。同时,奥迪的要求是非常严苛的,举一个小例子,针对组合驾驶辅助技术,行业普遍是EMC的Level 3就可以了,但奥迪的要求是EMC Level 5,我们工程师试遍了整个行业主流的所有元器件,全部换了一遍,花费6个月的时间,才真正达到奥迪的标准。在这个过程中,华为和奥迪的工程师也在共同成长,华为从奥迪身上也学到了很多,我觉得这是共赢互助的过程。

多维度探讨科技重塑与产业未来

论坛直击行业发展痛点,针对当前汽车行业存在的“参数内卷”与“配置冗余”等问题,嘉宾们深入探讨了如何通过软硬科技的协同,为客户带来更安全、更优质的出行体验。在圆桌论坛环节,嘉宾们围绕「“何为科技”、“为何重塑”、“如何向新而行”」展开思辨:从追问“科技如何跨越参数堆砌、回归体验升维”的本质命题,到剖析“智能电动化浪潮倒逼行业二次进化”的底层动因,最终聚焦“传统豪华品牌如何在安全敬畏与创新突围中重构竞争力”的实践路径,以三段递进式探讨,拆解科技重塑时代下行业破局的关键逻辑与行动坐标。面临软硬件的升级迭代,推进新技术应用的过程中,一定要进行充分的检验和验证,企业绝不能拿市场作为试验场。同时,更应坚守长期主义,打造“百年老店”,注重品牌建设、品牌宣传和品牌积淀。中汽中心智能网联领域首席专家、中国汽车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副总工程师秦孔建强调,企业长久基业的核心竞争力还是在于产品竞争力,这需要车企具备技术的持续积累和创新能力,去紧密地依托或跟进最新的技术和汽车产业、行业进行深度的融合应用,我们作为汽车产业要不断保持创新,形成新质生产力。

上海交通大学汽车工程研究院院长许敏认为,国内汽车行业在技术开发领域速度非常快,我们对“新”很敏感,新技术我们一学就会,马上就可以用起来,产生价值。但“创新”是要创立这个新,不是看到别人有新我们去跟随。这个创新在某种程度上是探索性、颠覆性的,是一种颠覆式创新,对现有做法的破而立新。因此,硬件是基础,软件是赋能,汽车真正的目的还是驾驶乐趣、安全、愉悦、舒适,需要靠发动机、变速箱、底盘,不是完全靠软件。

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MKT与销售服务部副总裁冷江涛表示,这场软硬科技共生的技术挑战,从奥迪与华为的强强联合,可以见证软件算法与硬件特性的协同之道。既延续了奥迪在机械工程领域的硬核基因,又融合了华为在组合驾驶辅助领域的前沿突破,为行业提供了“技术锚点与商业落地”的合作典范。

一汽奥迪销售有限责任公司执行副总经理李凤刚指出,奥迪一直相信并践行长期主义,奥迪全球发展超越百年,百年中我们也经历过很多竞争、法规、技术造成的经营波动和风险,有很多的经验和深刻的教训,所以我们深知做一个敬畏法规、敬畏生命的企业公民,以客户为中心,才是企业长期健康发展的基础。这是我们应对消费者需求进化、看待科技创新的起点。

‌活动最后,四位讨论嘉宾也一句话总结了自身对于“科技重塑,向新而行”主题的深度理解。秦孔建:我觉得“科技向新”必定会引领汽车产业变革持续的发展,我也想跟大家共勉,我们在卷产业产品创新的同时,大家更多地也要关注安全,这样才能行稳致远。许敏表示,面对中国产业内卷这么严重,我们又有这么好的出海机会,中国汽车产业的主要希望和驱动力应该是重视原始创新、颠覆式创新。冷江涛表示,提升客户体验才是王道,安全是最大的豪华。李凤刚表示,不管外面的竞争环境有多么喧嚣,不管市场发生了什么变化,市场还是要回归长期主义,一定是回归价值、回归产品、回归服务,奥迪也时刻准备好了。

0 阅读:1

车情速递

简介:专业汽车行业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