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内AI医生将正式履职,要想保住饭碗医生该有所改变了!

盼海的养护 2025-02-05 19:05:18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摘自《道德经》第5章

几分钟 VS 一年!

全能“神医”在历史上并没有真正出现过,但如今“神医”来了:

以上是《AI助手上岗沪上多家三甲医院》新闻报道的部分截图,该报道同时提到:

面对复杂的跨专业疾病,专科医生须查询大量文献资料,有时还要多学科专家进行联合诊断,耗时肯定不短,很难与“神机妙算”的ai比速度。又如用药方面,一种药在大模型的认知中有200多个维度,涉及患者症状、年龄、生活环境等。但现实生活中,几乎没有医生能从200多个维度去周密考虑某种药的适用性。

另据相关报道,AI医院已经在内测中,预计在2025年上半年对公众开放。

半年内当AI医生正式履职,广大医生们必须要提前思考:10年后我的听诊器该放在哪里?我为10年后的自己做好准备了吗?

1

“十年磨一剑”变“十日换人间”

《道德经》有言:“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是的,天地平等对待众生,繁星变换从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

而在数字洪流面前,技术迭代的加速度远超想象:

异地信息传递,在几千年间都是以需要漫长等待的书信为主,但19世纪的电报方式让异地信息传递实现了百倍级的加速,而短短100年后的互联网时代则又实现了万倍级提速。

医学方面,2022年全球新增医学论文120万篇,任何医生一辈子都读不完,但AI只需72小时即可完成消化。

互联网时代之前的数千年间,“十年磨一剑”在科学技术领域包括医疗领域是不变的真理。

进入AI时代,这个真理到了失效期,因为在持续加速的技术迭代下,各行各业几乎都是“十日换人间”。

仲道君在多家医院授课时,都曾引用过全球知名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的这个观点:“动荡时代最大的危险不是动荡本身,而是继续按照过去的逻辑行事”。

当AI诊疗百倍、千倍级提升医疗服务效率时,医生们必须意识到——医学文明的刻度,已从“年轮”切换为“byte”。

2

拒绝觉醒的医生必将遭遇多重危机

历史总是以血泪书写拒绝觉醒的教训:

19 世纪末,马车行业嘲笑汽车“笨重、昂贵、需要加油站”,但短短几十年后马夫、蹄铁匠等从业者集体失业;

20世纪末,报纸媒体无视网络媒体的迅速崛起、依然高价售卖广告位,但如今如今绝大多数人已经多年未购买过一份报纸。

21世纪初,曾经的全球手机霸主诺基亚无视智能手机市场需求的崛起,仍坚持物理键盘和塞班系统,最终落得手机业务被彻底收购的下场。

AI时代,AI与我国医疗的多方面创新结合正在解构医生的技术护城河,尤其是2024年: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局及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联合发布了《卫生健康行业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参考指引》,列出了84个典型应用场景。上海市发布了《上海市发展医学人工智能工作方案(2025—2027年)》,从提升创新策源能力等五大方面支持AI在医学领域的创新发展。全球首个重症医疗大模型发布,该模型能在5秒内回溯整合患者病情、预测趋势并提供建议,1分钟内生成病历文档,同时提供准确率高达95%的重症知识查询结果。100多款AI医学影像辅助诊断软件获批NMPA三类医疗器械证,并将陆续被广泛应用于医院、社区诊所、影像中心、体检中心等机构。涵盖发病、问诊、检查、治疗等内容的闭环虚拟医院中,来自21个科室的42位AI医生已经开始内测“坐诊”。哪怕是边缘领域,能显著提升医生科普视频效率的数字人,也从10000多元的数天训练成本,降到了不足100元且只需几分钟。......

如今的医学,已经不是以前的医学,甚至不是去年的医学。

2022年《柳叶刀》曾有刊文测预:影像科医生的结节识别价值可能下降80%!其他专业又何尝不类似如此?

不难预测,坚持“纯人工诊疗”的医生,将如同坚守算盘的会计。而随着AI医生对比人类医生平均误诊率优势的不断提升,拒绝使用AI在未来更有可能构成伦理过失。

3

医生们当未雨绸缪重塑价值坐标

2024年,我国医疗的非AI角度,也有很多重大变化:

DRG/DIP 2.0版分组方案公布,医保支付改革更加细化、深入。三明医改模式被多个城市试点,并要求五年内全国覆盖。电子医保卡激活用户突破13.2亿,覆盖率98.7%,异地或跨省就医更加便捷。多家民营医院破产倒闭,多家公立医院降薪以维持运行。9个地区被允许试点设立外商独资医院。……

彼得·德鲁克还曾说过:“战略,不是研究未来做什么,而是研究现在做什么才有未来。”

而战略不应仅是医院管理者的思考,更应是每一位医生的思考。要想让“我的未来不是梦”,现在就应该关注变化、思考未来:

10年后,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谁主沉浮?

10年后,AI与医生是怎样的协作与竞争并存的关系?

10年后,我是否能保持医生执业的竞争力?

但更重要的是:该研究现在自己该做什么、该补什么。

10年后的医疗战场上,不会哀悼被淘汰的医生,只会铭记那些在2025年就看清潮汐方向的行者。

本文作者 | 仲崇海:医界名家大讲堂特聘专家、医院品牌管理实战专家、医院运营管理咨询师、医疗行业发展研究员、科室运营助理制系统设计与实操导师、《健康界》、《华夏医界网》等医疗媒体专栏作者。作为中国医院内部营销第一人、医院品牌精准战略第一人,率先将4P、4C、4V、5-GAP 模型等国际服务营销理论与工具应用到中国的医疗事业,为全国各地三级、二级等不同规模的百余家医院提供了战略咨询、品牌推广技能培训、科室运营落地辅导等多种形式的服务。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