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年8月14日,大清帝国的首都,被八个国家的侵略军攻陷,这个日子,可说是黑暗的中国近代史中最黑暗的一天。在各国趾高气扬的洋兵合影之中,除了忙于抢劫的俄兵没有参加外,依然还有“九国”士兵参与,其中那位包着头巾蓄着大胡子的士兵格外显眼。他们就是来自英属印度殖民地的雇佣兵,这些印度兵,不是被英国人临时抓来的“印奸”,而是一支训练有素的“英军”。
英国人的“以印制印”
我们知道殖民时代的大英帝国号称日不落帝国,鼎峰时掌控着336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24.75%,而当时英国的总人口只有6600万,如果除去老人、小孩和家庭主妇,能实际参加生产和殖民活动的只有不足3000万,人手严重不足,于是人口数量众多、脑子灵活又缺乏自强意识的印度人便成了英国人培养管理印度乃至一众殖民地的不二之选。
当然英国人也发现有些印度人做事被动、奇葩不靠谱,投机取巧,不过多集中在印度教徒身上,所以英国人在军事上主要跟信仰锡克教的锡克族合作,租界时期上海巡捕房的印度“红头阿三”正是锡克族,以红布包头而得名,至今印度军队里面的锡克族士兵比例仍然非常高;而在商业方面则主要跟信拜火教的帕西族合作,印度最早发家的塔塔财团便是由帕西人掌管。
租界时期旧上海巡捕房的印度“红头阿三”正是锡克族,以红布包头而得名。图为印度骑警,1920年其实英国人“以印制印”的套路,在中国也曾实施过。那是在甲午战争失败后,西方列强纷纷参与瓜分中国的盛宴,英国也想割一块港口去,便强占了北洋水师的伤心地—威海卫港,迫使清政府签订条约。1898年7月1日,刑部尚书廖寿恒等代表清政府,与英国公使窦纳乐在北京签订了《订租威海专条》,于是威海成了“北方香港”。
“华勇营”是英国高薪招募威海和河北的穷苦农民组成的雇佣军,右图里的海鸟,是英属威海卫殖民地区旗1904年,山东威海卫,图为“华勇营”士兵在英籍军官指挥下练习使用马克沁重机枪。在签字后,另一个难题摆在了英国殖民者面前——当时的英国首相索尔兹伯里发愁,光靠一纸空文难以实现殖民统治,而想要在威海站稳脚跟,必须有足够的军事力量做保证。几乎遍布全球的殖民地分散了英国的军事力量。于是英国想把他们在印度的经验搬到中国——在威海卫组建一支中国雇佣军:华勇营。不过随着1905年英日同盟条约第二次续签,威海卫的防御压力大为减轻,失去利用价值的华勇营随之次年解散。
在英属印度时期(1858年-1947年),英属印度的军队基层由印度人组成,所有尉级以上军官则均为英国人。印度雇佣军则随英国的扩张遍布世界各地的英属殖民地,跟着英国人身后助纣为虐。相比之下,印度雇佣军则随英国的扩张遍布世界各地的英属殖民地,跟着英国人身后助纣为虐。在英属印度时期(1858年-1947年),英属印度的军队基层由印度人组成,所有尉级以上军官则均为英国人,“它们编制齐全,设置步兵营、骑兵营、机枪营,以及炮兵营,并拥有自己的军事乐队和卫生队”。配备着清一色的马丁尼-亨利式来复枪,甚至还有当时最先进的马克西姆机枪。
英属印度时期,最大的印度雇佣军--锡克教军这支印度军参与了很多英军的军事行动,比如第二次英阿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这支印度军参与了很多英军的军事行动,比如第二次英阿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甚至在一战中,印军有175万人加入英军,参与对同盟国阵营作战,二战中更有250万印军加入到英军。后来这些人便逐渐发展成为了英国人的“包衣”(包衣即家奴,指清代八旗制度下,世代服役于皇室贵族的奴仆群体,他们对统治阶层是奴仆,但对平民却是压迫者)。
1830-1917年印度劳工外迁数量。再者如1831年,圭亚那成为英国殖民地,仅仅到1834年,英国殖民当局就从印度大量引进劳工和印度军队,印度裔随之成为圭亚那的第一大族群。还有马来西亚、毛里求斯、南非、肯尼亚、澳大利亚等前英国殖民地,都遗留有大量的印度裔,即便是在英国,也约有现在海万印度裔,约占英国总人口的2.6%,是最大的少数族群,其根源就在这段历史。
万千殖民地,为何独宠印度?
那么英国殖民地那么多,为何独青睐印度人?原因有前面说的那些,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种姓制度下的印度文化。日不落帝国时期,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都是以英国裔为主体的白人自治领,这是大英的核心圈,而印度由于人口众多,物产丰饶,是理想的原料供应地和工业品倾销地,再加上印度一直四分五裂的状态,国内上百个土邦各自为王,并没有大一统的国家观念,更方便英国人“以印制印”。
特别是印度根深蒂固的种姓制度,人为的把人分成三六九等,这辈子你是什么样的命,要干什么活都是从出生都注定了的,每个人一辈子的任务就是根据自己所属的种姓拼命干好该种姓的工作,争取下辈子投胎改运,而且种姓制度以社区为单位,人的种族属性大于社会属性,利益往往与自己的种姓社区相绑定,人与人之间缺乏商业社会中的契约关系,这就导致种姓制度成了一种全民社畜混吃等死的制度。
所以中下层印度人逆来顺受的观念很强,毕竟谁统治印度不是统治呢,无所谓的。再加上大量印度上层的贵族精英被收买,不少“包衣”又依靠英国人的扶持从底层爬至中层,死心塌地,所以英国人殖民印度并未遇到多少激烈的反抗,即便是后来闹独立,也是“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这点与中国的经历截然不同,所以英国人看印度很顺眼,这也是印度为何被称为英国殖民皇冠上最璀璨明珠的原因。
反之,印度人看英国也很顺眼。印度独立后,英语依然是印度的官方语言,是印度各邦之间的沟通语言和印度全国的通用语言,英国流行的板球是印度最流行的运动之一,印度的精英阶层最热衷的留学地不是美国,而是英国...。面对近百年的殖民统治,印度也并不痛恨英国,反而时常以大英的继承者自居,这些在我们看来总觉得是匪夷所思,意料之外,但深究之下,便也觉得在情理之中了。
上期回顾:没人能在法国投降前占领巴黎?这不是对法国的嘲讽,而是一叶障目
备注:本文是仅为一家之言,欢迎指正转发。另文中配图部分引自网络,如有版权私联请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