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西周至隋唐两千余年间的历史发展,是以黄河中下游为核心区的,特别是关中平原,更被称得关中者得天下。而所谓“关中”便是由东函谷关、南武关、西大散关和北萧关所拱卫起来的渭河平原地区,自古以来坐拥关中而成霸业的王朝有不少:秦、汉、晋、隋、唐。这些守卫京畿的雄关险隘,必然都成了兵家必争之地,这其中的萧关,便是直面北方游牧民族,护佑中原王朝政权的最大命门。
六盘山山口,泾水相伴的西北雄关
萧关在宁夏固原东南的三关口至瓦亭峡这一险要的地带,与泾水相伴,之所以没有具体地址,那是因为历代王朝的萧关位置都略有不同,秦朝时的萧关遗址在甘肃庆阳环县城北,而汉代的萧关,则在宁夏固原市泾源县大湾乡瓦亭村,也称“驿藏关”,是汉唐以来雄踞西北的重要关隘,有险隘“铁瓦亭”之称。
但不管是秦还是汉,萧关都是依险而立在六盘山山口,扼守着自泾河方向进入关中的通道。这里虽非绝壁,却险峻雄奇,是六盘山东麓的边缘,所以这里不但雄峰环拱,深谷险阻,易守难攻,既有独特的地形优势,而且有泾水南出弹筝峡的三关口,于是萧关在这里形成了一个由南向北的防御体系,屏护关中西北的安全。
但这还不是萧关的全部,萧关作为一个关键的雄关要隘,并非是一个独立的关塞,它与秦汉长城的战略地位是密切相关的。比如秦时的萧关与秦长城就在环县境内沿长城修筑的城镇堡寨,形成一个完整的防御体系。
夯土而成的战国秦长城,今日唯余部分略高于农田的土遗址诉说着往昔的硝烟。另外周围的果儿山、玉皇山、城东塬三大烽燧都筑在萧关的制高点上,既可遥相呼应,又能俯瞰环江、城西川,城东沟三水交汇的所有地域,关内、外5平方公里的河谷、山川、道路、村舍等尽收眼底,高下纵横形成立体防御体系。
再比如汉唐之后的萧关,其附近的固原古城就是边防重镇,明朝时为了配合萧关防御,在明长城沿线重修、加设了一系列军事城堡,供戍边将士长期居住,专门打击蒙元残余势力,所以当我们重看修复后的固原古城时,会发现其夸张的双层高墙,简直固若金汤。
关中成就陇西,陇西造就萧关
作为拱卫关中的门户,控扼着关中通往塞北乃至西域通道,萧关修筑在六盘山东麓山口与陇西、陇东高原对关中的地缘影响密切相关。而分割陇东与陇西的便是陇山,当然陇山在广义上便是六盘山,这座跨陕西、甘肃、宁夏三省的山脉横亘于关中西北,为其西北屏障,也将陇西高原与陇东高原一分为二,后者原本都属于黄土高原的一部分,也因此隔开了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生活界限。
所以这里自古便羌戎之地,华夏边陲,是历史上民族大迁徙大融合的舞台,也是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冲突的前沿,如秦汉与匈奴,隋唐与突厥、吐蕃,北宋与西夏党项。而这一点从地形图上俯瞰更为明显,陇山以西的陇西(古人以西为右,故也称陇右)高原是一处海拔在1500-2000米的高地,中间隔着海拔在2500米以上的六盘山,而关中平原的平均海拔只有500米。我们知道在冷兵器时代,高地对于低地是有着天然的战略优势。
再加上陇西是在农牧交汇地带,水草丰美,民风彪悍,是游牧民族的绝好的水草地,犹如悬在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时刻能威胁关中平原的安全。所以《读史方舆纪要》评价说:天水、陇西多林木,及安定、北地、上郡,皆迫近戎狄,修习战备,高尚气力,以射猎为先,故秦诗多车马田猎之事,而游牧民族骑兵越过六盘山只需三天便能兵临长安城下,唐初时,突厥军队就曾经这里逼近大唐的首都长安城,甚至差点迫使大唐帝国迁都。
所以在古代,军事家们有一个共识:欲保关中,先固陇右;欲保陇右,先固河西;欲固河西,必斥西域。陇右一直是历代中原王朝军事防御的核心区域,而陇西进入关中的主要通道便是渭河、泾河等河流穿切成的河谷低地,但渭河方向由于陇山与秦岭相交,山势较险峻,难以通行,而泾河方向则较为平易,于是便成了统御西北边防的前沿地带,而萧关凭借扼控六盘山山口的优势,就成了关中抗击西北游牧民族进犯的前哨。
这就是六盘山,作为中国最年轻的山脉之一,虽然海拔既算不上高大,名头也不及祁连山、秦岭响亮,与黄山、贡嘎山更称不上绝美,但却在两千年的岁月里,犹如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着历代王朝的目光,秦始皇在这里修筑长城,汉武帝从这里打通西域,成吉思汗在这里攻灭西夏…,其根源便在于此。而据守于此的萧关,便成了顾祖禹口中的“据八郡之肩背,绾三镇之要膂”。
从最大命门到没落荒草,谁之过?
从秦汉到隋唐,历代在关中建都的王朝无不以驻军萧关作为巩固西陲的既定国策,这里是直接关乎王朝命运的防线。秦灭六国前就在这里修筑了最早的秦长城,秦始皇一统天下后首次出巡的地方也没有选择刚征服的山东六国,而是出巡萧关并祭祀朝那湫渊。汉武帝一生7次北巡,6次来到萧关视察防务,其中两次出萧关,巡视西北边境,耀兵塞上,威慑匈奴。还曾因驻军防备松懈,将固原太守以下各级军事长官全部斩首的事例。
当然,随着汉唐王朝的大力开发和“丝绸之路”的畅通,这里还成了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乃至西方文明交流融合最活跃的地区,这点从固原博物馆两件镇馆国宝中的北周鎏金银壶、凸钉玻璃碗可窥见一斑,而前者魏鎏金银壶来自波斯,画面描述的就是希腊神话中赫拉、雅典娜、阿佛洛希忒争夺“谁是最美女神”的场景。
鎏金银壶是波斯萨珊王朝的一件金属器物,但主题图案描绘的是古希腊神话故事。鎏金银壶现藏于宁夏固原博物馆北宋时,党项人建立的西夏称雄西北,宋夏之间又对抗了近百年,萧关一带就是双方对峙前沿。南宋后,随着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和首都的东移,萧关在中原王朝防御体系中的地位逐步下降,但即便如此,元初时忽必烈还是将爱子忙哥剌分封于萧关所在的固原,设安西王府统领陕西、甘肃、四川,让固原一时之间成为统领西部中国的陪都。
如今时过境迁,猎猎西风吹度长城内外,曾经千军万马守护的宏伟高墙,逐渐归于荒野,当年金戈铁马的英雄豪气,也消散于风沙之中,尽管山头上仍然留存着报信用的烽堠,秦长城的痕迹依稀可见,但那已经成为历史的见证。中宝铁路、银武高速、312国道横贯萧关南北,使昔日万夫莫开的关隘变成通途。
于是萧关这个随着朝代变化和防御对象的变化而变化的战争防御带,成为了一种情结和符号,告诉我们苦难和光辉的过去。
上期回顾:子午道:因一个女人达到鼎盛的秦岭古道,却因一场战争走向没落
备注:本文是《关中平原四大关隘八大通道》系列连载的第11章节,仅为一家之言,欢迎指正转发。另文中配图部分引自星球研究所,如有版权私联请删。
现在只有回忆以前的金戈铁马
维达出品,必属精品,品读后,大受裨益。收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