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杜辉
说到盗版行为肯定是违背道义且法律所不允许的。盗版现象在图书、软件、文创、玩具、箱包服装鞋帽等商品类别中屡禁不止,成为侵害权利人合法利益、令人头疼的一个顽疾。一方面盗版商品侵蚀了正版商品的市场份额,减少了权利人的合法收益。另一方面盗版商品也让市场价格体系混乱,正版商品难以维持合理的价格。再者,很多盗版产品以假乱真,以假当真,或让一些不明真相的消费者对正品品牌的品质与信誉产生误解,或引起了其他的纠纷。总之,盗版行为即违法又不道德,实质上是对权利所有者的一种盗窃行为。
一个事物的存在,必然有其背后的原因和动机。盗版商品的存在必然是因存在着巨大的需求空间所以才会屡禁不止。每当看到既是盗版商品的消费者又是权利所有者的众多出版从业者,站在道德的高点上谴责、咒骂盗版行为并用法律武器打击、遏制盗版行为的时候,让人不禁感觉到十分的滑稽与讽刺。
虽然很多盗版书是以正版的名义销售的,而消费者也好似上当,本想着买正版,结果“受骗花了冤枉钱”买了盗版。但一分钱一分货,大部分“误买到盗版”图书的消费者都是选择低折扣渠道、低折扣商家所销售的低折扣图书。贵不一定有好货,但便宜肯定没好货。当你低价买一本书的时候,这书是什么情况,您难道心里真的没点数嘛?真说自己是被迫买盗版的,这就矫情了吧。
图书盗版行为肯定严重的侵害了出版业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和经济利益,但作为出版从业者购买、阅读过盗版图书的人又不在少数。而在出版业机构和出版从业者所使用的各类各类软件中,使用非正版的机构和个人更不在少数。人是一种很矛盾的存在,当自身能得到好处和利益的时候,那这种行为很容易被自我认可,得到自己在道德层面的原谅。但当自身的利益受损或受到威胁时,则又会本能的反抗、排斥与抵触。
我观察到很多出版从业者,一说盗版图书就恨得咬牙切齿、义愤填膺得。我相信这是它们态度、立场和情感的真实表达。但据我所知,其中几乎全部的人都主动、有意识的购买、使用、消费过盗版产品(不限于盗版图书、软件,还有广泛的文创、玩具、服装鞋帽、箱包等商品)。当然,一些人对盗版产品的消费和使用是曾经的行为,是过去式。但不能因为你昨天偷了东西,今天不偷了,你就有道德的优越感,就能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去指责其他人。从性质来说,你十年前偷了东西和现在偷了东西有区别嘛?难道你曾经因为贫穷的偷就不叫偷,而别人现在的偷就叫偷嘛?
大部分人购买、使用、阅读、消费盗版图书和软件最大的原因就是穷。另一部分群体去购买盗版图书、软件则是因为在正常途径难以买到所需得正版产品,但这个问题不作为讨论的内容,DDDD。如果有几亿的身家,我相信没有人会为了省几十几百元就去消费盗版。但如果你收入微薄,糊口都难,而你又需要、又想看书、用软件,那自然就会选择极为低廉的盗版产品。这是迫于现实的无奈,更是一种悲哀。在你穷时购买、使用盗版的行为,自身是不会感觉到负罪感和不道德感的,你只会为用十分廉价的价格享受到了商品和服务而开心。
其实许多人购买、阅读盗版图书,主要是集中在学生时代,终究那时候穷、没钱。随着个人成长步入社会开始工作,自身有了收入来源,甚至经济状况还尚可,那很多人就不再会为了贪图便宜而购买盗版图书了。盗版猖獗,穷是本源。2004年我曾开过一家实体书店,有很多农民工来店里翻书,但只白看不买。当问他们买不买的时候,他们会指定就要五元一本的盗版书,正版书直接拒绝购买。他们不是不看书,也不是对图书没有消费需求,而是买不起正版书。对于这类群体来说,他们只要廉价的图书,至于盗版行为会让谁受到损失他们从来就不会关心和考虑,他们对盗版书的消费不会有任何负面情感、情绪。偷书都不叫偷,何况还是花钱买的书。对一个没饭吃的人来说,你要求他遵守社会规则、道德,是无意义的痴人说梦。对一个很穷的人来说,以一种不承担任何责任的形式去偷窃无形的知识产权,根本就是天经地义的事。
当曾经的盗版图书消费者——学生,步入社会,开始工作了,有了收入,自然就会减少甚至拒绝消费盗版图书了。但对于盗版软件的消费,不但不会消失反而会增加。学生时代所需使用的软件相对还少一些,但工作后还需要使用大量的与工作、技能相关的专业软件。这个时候虽然对盗版图书的消费减少了,但对盗版软件的消费则会增加。这种对盗版图书消费的减少不是因为道德水准的提高,而是因为消费力有了提高。而对盗版图书消费减少的同时增加了对盗版软件的消费,其背后仍然是一个穷的问题。
个人对软件的消费是如此,大部分出版业机构对软件的也是如此。真正能实现软件全正版的企业也许有,但我确实不知道有谁。就从我接触过的出版机构来说则是正版盗版混搭使用为主,就这种混搭的局面还是得益于购买电脑捆绑了OEM版本软件进行销售的结果。当然减少使用盗版软件还有来自于权利方用法律武器捍卫权力,惩罚侵权的威慑。当你用盗版软件可以省1万,但很有可能被追责赔偿10万的时候,使用盗版、正版的性价比就出现了变化,从机会成本考虑,也许使用稍贵一些的正版软件更为划算。出版业当下软件正版率的不断提高,绝对不是因为自身的觉悟、道德水准提高了,而是因为一方面软件价格下降,另一方面使用盗版软件违法追责的成本大大提高,所以才会选择了使用正版软件。但如果没有这种经济赔偿风险,还是会有很大一批出版机构继续大规模使用盗版软件的。
出版业不许别人白嫖,但出版业的白嫖风气则是由来已久。比如说那些剪刀浆糊书、洗稿书,那些抄袭书名、概念、封面的书,还有每本书都会使用的字体、字库。是否去白嫖、盗窃,主要看风险和成本的性价比。风险大,违法成本高,那就规矩些。如果低风险,那不去白嫖、不去偷,还是“出版业的文化人”嘛。现在使用经过合法授权字库的出版机构已经比较多,但这个正版率是如何提高的?是在字体公司钓鱼销售模式和高额赔偿的双重手段下被迫提高的,绝对不是有多少出版业公司愿意为此支付知识产权费,都是逼不得已的。当整个行业都习惯、喜欢白嫖、偷窃的时候,我们这些从业者却敢站在道德高点去指责别人,这样好嘛?不心虚嘛?不自愧嘛?
盗版行为是不道德的,更是违法的。同样购买、使用盗版产品也是不道德的,严重的甚至也是违法的。这点不用争论,没得商量。很多人可以对这种违法、不道德的行为进行指责,但作为盗版产品消费、使用大户的出版业则真没这个资格。贼喊抓贼,只能是丑剧和闹剧。当然,也许有一些出版从业者和出版机构真的自始至终都没用过任何盗版产品,这样的一方面让人尊敬,一方面也让人对他们的财力表示羡慕。
作为消费端,使用盗版产品,购买、阅读盗版图书,确实是伤害了权利方的知识产权和经济利益,但背后的穷则有着太多的社会和经济因素,不是我们一个小小的出版业所能解决和影响的。穷的问题不解决,那盗版的现象就会一直存在。就算能配合执法部门强力打击盗版,但春风吹又生,一茬接一茬,是不会起根本作用的。如果天下遍地乞丐,不是因为大家喜欢做乞丐,而是没饭吃。当家家丰衣足食的时候,你让他去做乞丐,也没人去做。盗版现象和行为同理,背后是社会和经济问题,而不单单是一个行业,一类商品的利益分配问题。
有需求,就会有人去做。有需求还有利润,就会有人敢铤而走险去做。在电脑和互联网仍未普及的时代,图书盗版现象之所以猖獗,是因为盗版图书有利可图,且利润丰厚。当电脑、互联网、智能手机、移动互联网普及后,图书盗版行为就已明显减少。当然仍有,但比起之前和规模和占市场比重则是少了太多。
盗版图书如同寄生虫一般,寄生在出版业的身上。只要宿主还生存,身上还有养分,盗版现象就很难彻底根除。自然界的寄生虫与宿主在进化的道路上赛跑了几千万年,但结果显然还是寄生生命体获胜了。他们的生存适应力、繁衍能力更强,难以被宿主躲避、清除。宿主只能默默忍受,甚至被榨干生命,走向死亡。所以根治盗版,任重道远,绝对不是口炮就能解决的。自站高点的蔑视,除了口嗨外,只能让人感觉到浅薄与无知,对维护权利和解决问题是不会有任何得帮助的。
当想不明白为什么盗版现象屡禁不止,你可以想想你自己当初为什么看盗版书,现在为什么用盗版软件,身边的人为什么用假包、假名牌。换位思考,由己及人,事就简单了,就明了了。当然,权利人打击盗版、维护自身利益也是天经地义的事,但仅仅是维护利益,更不要说道德的拔高,谈什么正义。
当大家都有钱购买正版的时候,当大家都不需要购买盗版的时候,盗版没了需求,自然也就不会再有人去生产盗版。但只要需求端的问题不解决,那盗版现象和行为就会一直存在,只是会因为法律的严厉程度和惩罚力度而有程度差异。真想根治盗版行为就先从自身做起,拒绝购买、使用盗版产品,包括且不限于图书、软件,不要以为买个假名牌、假包就不是盗版,行为不同,但本质都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