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兵:一个德国士兵的二战回忆录(1936-1949)》与《有一类战犯叫参谋》书中的二战德日两军印象

路边小石杜辉 2024-10-17 07:42:49

文/杜辉

《士兵》一书作者最终军衔是国防军参谋中校军官,是纳粹德国军事体制培养出的典型精英军人。从青少年起就参加劳动服务军团,然后入学军校成为炮兵军官。运气绝佳,在战争中躲过了一次又一次被俘、溃败的灾难,还因在校成绩优异和服役记录优良而被选入参谋军官军校进行培训,最终成为国防军中最精英的参谋军官。在柏林战役中,作为魏德林的参谋军官战斗到了最后时刻,战败投降进入了苏军的战俘营。在战俘营中又幸运的度过了5年岁月,没有被投入死亡劳改营、被枪毙、被判刑,后被遣返回国。凭借机智和良好的人脉,本应回到东德的他,最终落脚西德,并把妻儿接到西德团聚,后移居美国。作者把自己亲身经历整理成书,详细讲述了自己从劳工团到参谋军官的经历,从个人的侧面可以窥见到德国完善、科学、严谨的军制及当时历史背景下的点点滴滴真相,信息量很大。

《战犯》一书的作者是在日华人,个人对这块历史有兴趣、有研究,文笔舒适、内容详尽。对二战时同为军中精英的日军参谋集团进行了详尽的分析与讲解。日本近代史和日军近代史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下克上”。以少壮派为主的军人参谋集团,干预政治、掌控军队、绑架国家,让国家一步一步走向战争。这些参谋集团既有少壮派出人头地的冲动,也有贫民子弟希望按自己极右激进思维去改造日本、改造社会的理想,还有打破旧有藩阀、贵族、门阀取而代之的利益诱惑。一群没有接触过社会在象牙塔内孵化的所谓精英,是一群十足的精致利己主义者,不惜牺牲国家、民族而为自身谋利。用国家、民族、天皇做幌子、喊口号来鼓动、发动战争,实则只是为自身、小集团、小圈子谋取私利,最终让日本走向毁灭。

两书对较,风格各有不同,但都能从侧面看到历史真实的一面,及两军的建军、军制、战略战术、管理体系、人才体系、气质等众多得差异,可以让读者对二战时期的两国军队及历史有更多深刻的认识。

1.纳粹德国在战争中主要罪行、反人类行为,主要还是纳粹党及其直属的纳粹党武装所做,是系统性的有组织的集团犯罪,而在基层的国防军士兵则相对军纪较严,只是参战尽到军人的职责,而非放纵成为野兽和屠杀工具。许多国防军人对所发生的暴行事情并不知晓,更不要说参与。而日军的各种罪行、暴行则是中下层军官纵容、指挥、鼓励的结果,以小集团为单位具有普遍性参与性,更多的是个人的丑恶本性借助军队和战争放大、放纵。

2.德军是当之无愧的现代化军队,从人员训练、军官培养、组织管理、后勤保障,都有严谨、科学、系统的流程和体系。反观日本军队,则是一支近代与现代相互混合的军队。陆军的绝大部分武器装备只具有一战的技术水平,但海军及飞机的制造、机械技术则基本现代化。但日军在人员训练、军官培养、组织、后勤、战略战术理论则仍是近代军队的思维。所以两军只是战场不同、对敌不同,所以表现不同,但整体战力水平相差巨大。

3.德军从高级军官到基层士兵中有大量贵族,从祖上就是职业军人,世世代代从军,军事素养和战力极高。而其他人也以贵族军人为楷模,处处学习、看齐。反观日军,虽也有所谓的贵族子弟,但都是旧贵族保守传统传承下的子孙,并非职业军人,非但能力不高且许多还算低能。这些旧贵族在军中担任中高级军官尸位素餐。而另一些军中骨干则大都是贫民子弟通过军校得以鲤鱼跳龙门翻身,缺乏底蕴、偏狭极端,更有暴发户的轻浮与莽撞。这种人员构成对军队战力负面影响极大。

4.德军中虽没人敢公开反对希特勒、质疑纳粹党,但骨子里是看不起希特勒和其纳粹党这些跳梁小丑的。只因忠于国家、服从命令而参战。对于前期收回德国一战中失去的领土和利益是支持的,而对于后期四处树敌、侵略则多有反感。虽然执行命令,但脑中还是一定的独立思考空间,这也就是军人集团暗杀希特勒的背景。反观日军,扯着天皇大旗,每个人、每个利益集团、每个单位鼓吹、发动战争不过是为自己的私利而忙。有利益时候冲锋在前,需要承担责任时候则缩头避祸。

5.德军组织严谨,从后勤交通,人员培训、医疗都精确到点线面,穿透到个人,所有的事情都有着周密的计划和程序。一个参谋军官,需要经过基础训练、兵种专业知识学习、多兵种综合知识培训,并有丰富的实战经验才可以胜任。除自己所擅长的领域,还可协调其他兵种进行现代战争的立体作战,具有一定的大局观,综合指挥能力极强。而日军在每个领域都分成了小的利益集团和小圈子。各环节建设、人员培养都是在小集团、小圈子利益下推进的。参谋在自己的封闭圈子内学习、成长、从军,从教官到同僚都是封闭小圈子,知识单一、思维局限、逻辑僵化,没有大局观,更没有协调多兵种立体作战得意识和能力。

6.德国进行战争是先设定目标,然后制作详细计划,再按计划进行周密的准备,再有条不紊的执行。而日军只有模糊的利益方向,没有目标、缺乏可执行的计划,更没有战略,走到哪一步再去想哪一步的事,甚至到了关键的十字路口还不知道方向,左右徘徊,最后投机赌博。从军队建设到人员培养都看似有迹可循实则杂乱无章。

7.德军十分注重后勤建设,物质保障能力强大。就算在最后的柏林战役,其核心守军也可得到足够食物、弹药、医疗的保障。而日军后期保障能力极弱,粮食主要靠战地筹集,但要去海岛和荒无人烟的地区上那去筹集?所以在战争中后期,伤病饿损失的人员要远远大于战死病员。

两书都是佳作,很值得喜欢二战和历史的朋友一读,会让你对二战这段历史有一个新的认知。

《士兵:一个德国士兵的二战回忆录(1936-1949)》,北京艺术与科学电子,书号978-7-8942-9142-4。

《有一类战犯叫参谋》,汉唐阳光图书公司出版,书号978-7-80241-183-8。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