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冠心病40余年,院士:分享5个养护心脏的最佳方法,值得学习

老李守护生命 2025-04-09 04:55:36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参考来源:

·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2》(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张运等.《冠心病防治指南解读》.中国医学科学院出版社,2021

· 《中国循环杂志》2023年第3期:张运院士访谈录《“心”路历程四十年》

·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官方网站研究数据

如果人的心脏能说话,它大概会发出这种声音:“别再熬夜了!别再吃炸鸡了!我真的快顶不住了!”

这不是夸张。中国每5个成年人中就有一个患有心血管疾病,而冠心病是其中的“王牌选手”。

它不是那种来得轰轰烈烈的疾病,反而是那种在你打游戏、刷视频、加班赶稿的间隙,悄悄搞破坏的“老阴人”。

张运院士,那个研究冠心病研究了整整40年的“大佬”,早已摸清了这个“心机boy”的套路。

他不是靠喊口号治病,而是靠实打实的科研和经验积累,一点一滴摸索出一套养护心脏的“硬核操作法”。

这篇文章,我们就来跟着张运院士的步伐,深扒5个养心神技,用通俗的话告诉你,怎么让你的心脏不“emo”、不“罢工”、不“猝退”。

一个“心碎”的早晨

有一天清晨,北京某三甲医院的急诊室迎来了一个年仅35岁的IT男。

他没有抽烟,没有高血压,经常健身,看起来比大多数人都健康。但那天早上,他在洗脸的时候突然觉得胸口像被一头大象坐了一下——沉、闷、喘不过气。

一查,心肌梗死。

医生摇头:“你虽然看起来健康,但你的心脏已经‘破防’了。”

这事不是个例。

张运院士在《心血管健康报告》中提到:中国年轻人冠心病发生率近十年增长了近2倍,且大多没有明显症状。

可怕吗?可怕。

但别慌,我们不是来吓唬你,而是要给你一把“心脏护盾”。

养心法则1:让心脏“吃得起”,别让它天天上高强度班

心脏不是钢铁侠,它也会累。

张运院士指出,高脂、高盐、高糖的饮食结构,是心脏最讨厌的“黑名单”。

你以为你在喂自己,其实你在喂你的血管“垃圾”——血脂堆积、动脉硬化、血栓生成,全是靠这些“美味”撑起来的。

比如炸鸡、奶茶、甜点,这些高热高脂的食物看起来是灵魂的慰藉,但对心脏来说,每一口都是“负债”。

建议:每天食盐不超过5克、烹调用油不超过25克、糖摄入控制在50克以内。

多吃蔬菜、水果、深海鱼和全谷物。

张运院士曾在公开讲座中分享:地中海饮食模式对预防冠心病有显著效果,因为它强调橄榄油、坚果、鱼类,减少红肉和加工食品,心脏很爱。

养心法则2:别熬夜,心脏也要打卡上下班

你以为熬夜只是黑眼圈加重?不,心脏才是最早“辞职”的那个。

研究显示,每晚睡眠少于6小时的人,患冠心病的风险比正常人高出48%。

张运院士在临床中见过太多“猝死前一天还在加班”的案例。睡眠对心脏是啥?就像是给手机充电。

你天天拿心脏“满负荷运行”,不给它时间恢复,它迟早会“罢工”。

建议:成年人每天保证7到8小时的睡眠,且不要超过23点入睡。

睡前别玩手机、别喝咖啡、别带情绪上床,让心脏也能有个好梦。

养心法则3:动起来,别让心脏“坐以待毙”

别以为躺着不动就能“养生”,其实你是在“养病”。

张运院士的研究指出,每天坚持3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比如快走、骑车、游泳),可降低冠心病风险约30%。

心脏其实是个“爱动的家伙”,它就像一辆车,长期不开,零件就会锈得一塌糊涂。

有趣的是,心脏对运动反应非常诚实。

你每天坚持动它一下,它就会越跳越稳、越来越强壮;你天天葛优躺,它就会越来越懒,最后一出问题就是“致命一击”。

建议:每周至少5天运动,每次30分钟以上,心率达到最大心率的60%~80%最理想。

别担心没有健身房。

爬楼梯、快走、跳绳,哪怕是家务活,都是心脏的“能量棒”。

养心法则4:别让情绪“内卷”,心脏最怕你“想太多”

有一种人,看起来风平浪静,心里却波涛汹涌。长期情绪压抑、焦虑、愤怒,其实对心脏的杀伤力堪比抽烟。

张运院士曾援引一项国内研究指出:长期处于高压状态的人,冠心病发生率比一般人高出2.5倍。

这不是玄学,是神经和内分泌系统被情绪带偏,激素失调,直接影响血管收缩和心跳节律。

情绪对心脏,就像是“暗器”,没声没息就能要命。

建议:学会情绪排解,冥想、瑜伽、写日记、和朋友聊聊天、适当哭一场,都是心脏的“疏通术”。

张运院士在自己的生活中也会定期“停机维护”——听古典音乐、散步赏花、和学生开个笑话大会。

他说:“治疗心脏病,不能只靠药,心情是最好的辅助疗法。”

养心法则5:定期体检,别让“沉默杀手”暗中搞事

冠心病可怕的一点,是它可以“潜伏”10年甚至更久,等你发现的时候,往往已经晚了。

张运院士特别强调,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这“三高”是冠心病的三大前兆,而这三高,大多数是没有症状的。

你以为自己只是胖了点、累了点,其实血管里已经“堵”得差不多了。

建议:每年至少一次体检,40岁以上建议增加心电图、心脏彩超、血脂全项检测。

别怕“查出问题”,怕的是拖着不查,拖着不改。体检不是找病,是提前下车,避免终点站是“ICU”。

心脏是个“玻璃人”,但也能变成“钢铁侠”

张运院士说过一句很妙的话:“心脏其实很听话,你对它好一点,它就能陪你久一点。”

你不需要成为营养师、不需要做铁人三项,只要在生活里多一点心思:

· 少一点油炸,多一点蒸煮

· 少一点熬夜,多一点早睡

· 少一点焦虑,多一点放松

· 少一点懒惰,多一点运动

· 少一点侥幸,多一点体检

这些听起来像“鸡汤”,但每一口都是有科学佐证的“硬核鸡汤”。

后记:你还年轻,但你的心脏已经不想再熬了

别等到“砰”的一声,才意识到心脏出了问题。

张运院士研究冠心病40年,看过无数年轻的面孔在病床上痛苦挣扎。

他用一生的经验告诉我们:“预防,是最有效、最便宜、最靠谱的治疗方式。”

现在就开始吧,从今晚早点睡,从明天少喝一杯奶茶开始,给你的心脏一个“重新起航”的机会。

别让心脏在孤独中“拼命打工”,它值得你的一点点用心。用心呵护你的“心”,才是真正的自我爱护。

如果你看到这里,还没关掉这篇文章,那我请你做一个小挑战:

今天晚上早点睡,明天早上快走20分钟,然后给自己煮一碗燕麦粥。

这就是你送给心脏最好的“情书”。你不说话,它也不会说话。但当你真正关注它的时候,它会用一生来回应你。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1 阅读:156
评论列表
  • 2025-04-10 16:38

    [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