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息肉看似神秘,实则根源不离“痰瘀互结”。中医认为,脾主运化水湿,若脾虚运化无力,水湿便在体内泛滥成“痰”;而肝气郁结,又会导致气血运行不畅,形成“瘀”。痰与瘀一旦相互勾结,就像黏腻的胶状物,附着在胆囊内壁,久而久之,便长成了息肉。

爱吃肥甘厚腻、长期熬夜、情绪压抑的人,更容易中招——这些不良习惯会加重脾胃负担、损伤肝气,给痰瘀创造滋生环境。
出现胆囊息肉后,不少人会感到右上腹胀闷隐痛、嗳气频繁,吃油腻食物后恶心难受,部分人还会伴随口苦、大便黏腻等症状。这都是痰瘀阻碍气机、肝胆疏泄失常的表现。放任不管,息肉不断长大,不仅会影响胆囊功能,还可能发生恶变。

现在就把这张化散息肉的妙方分享出来:柴胡12g、白芍15g、枳实10g、浙贝母15g、玄参12g、牡蛎30g、姜半夏10g、陈皮10g、茯苓15g、莪术10g。
方中柴胡、白芍疏肝理气;浙贝母、牡蛎、玄参软坚散结;姜半夏、陈皮、茯苓化痰祛湿;莪术活血化瘀,多方配合,直击痰瘀病根。
使用时可根据症状灵活加减:
若伴有口苦、胁痛,属肝郁化火——加龙胆草10g、黄芩10g 清肝泻火;
若腹胀明显、食欲不振,是脾虚湿盛——加炒白术15g、木香6g 健脾行气;
若息肉较大、病程久——加三棱10g、鳖甲15g 增强破血软坚之力。
不过要提醒大家,中医讲究一人一方,体质不同用药有别。建议使用前咨询专业中医师,结合自身情况调整用量。希望这张方子能帮到被胆囊息肉困扰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