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初,国际局势的风云变幻让世界目不暇接,而美国拜登政府的一系列动作,更是搅得全球局势愈发复杂。谁也未曾料到,一场由美国发起的人工智能芯片出口管制风暴,会引发如此强烈的连锁反应,让美国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白宫(资料图)
据国际在线2025年1月17日报道,1月13日,拜登政府以所谓“国家安全”为由,将全球上百个国家和地区按照政治关系的“亲疏远近”分成不同等级,实施人工智能芯片等产品的出口管制措施。这一举措犹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瞬间激起千层浪。在过去,美国也曾出台过各类贸易限制政策,但此次对人工智能芯片的管制,涉及范围之广、力度之大,堪称历史罕见。拜登政府试图通过这种方式,在人工智能这一未来科技的制高点上,牢牢掌控主导权,遏制其他国家的发展。
一直以来,美国都将人工智能视为维护自身全球霸权的关键领域。随着其他国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快速崛起,尤其是中国在该领域取得的显著进步,美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美国认为,先进芯片是驱动人工智能发展的核心,若其他国家在这方面实现突破,将对美国的军事、经济等诸多领域构成挑战。于是,拜登政府试图通过出口管制这一手段,筑起一道“高墙”,阻挡其他国家获取先进的人工智能芯片技术。
然而,拜登政府万万没有想到,这一自认为“高明”的举措,却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强烈反对,首当其冲的便是美国的盟友们。据环球时报2025年1月14日消息,欧盟委员会于1月13日发表声明,对美国发布的新的人工智能相关出口管制措施表达担忧。欧盟表示,这一措施限制了部分欧盟成员国及公司对先进人工智能芯片的获取,进而对双方的技术合作产生负面影响。要知道,欧盟与美国在科技领域一直有着紧密的合作,许多欧盟国家的企业依赖美国的先进芯片来推动自身的技术研发和产业升级。此次美国的管制措施,无疑是给双方的合作泼了一盆冷水。
拜登(资料图)
不仅如此,欧盟委员会负责技术主权等事务的执行副主席汉娜·维尔库宁和负责贸易和经济安全等事务的委员马罗什·谢夫乔维奇发表联合声明称,欧盟从美国购买先进的人工智能芯片符合美国经济和安全利益,双方在多方面合作紧密,尤其在安全领域,“这对美国来说是经济机遇,而非安全风险”。欧盟已向现任美国政府表达关切,并期待与下一届美国政府进行建设性接触。这表明欧盟对美国的这一做法极为不满,希望美国能够重新审视这一政策。
除了欧盟官方的反对,欧盟内部各国也纷纷表达了自己的态度。1月15日,波兰副总理兼数字化部部长克日什托夫·加夫科夫斯基在社交媒体发文,批评白宫的决定“令人难以理解,且没有任何实质性的理由”。波兰作为欧盟的重要成员国,其副总理的发声代表了部分欧盟国家的心声。在欧盟内部,还有许多国家的企业担心,美国的这一管制措施会影响他们在中国市场的开拓。因为欧盟相关国家从美国购买先进的人工智能芯片和技术,一方面用于自身研发,另一方面其未来的市场化、产业化都与中国企业有着紧密的合作。美国的限制措施无疑是在破坏这种合作关系,让欧盟企业在中国市场的发展面临诸多不确定性。
美国的这一管制措施,不仅引发了盟友的不满,在美国国内也遭到了强烈反对。美国的产业界,特别是芯片巨头们,对拜登政府的这一做法深感忧虑。当地时间1月13日晚,美国芯片巨头英伟达的副总裁内德·芬克尔在公司官网发表文章,批评拜登政府出台的史无前例、具有误导性的管控新规将破坏全球创新和经济增长,并削弱美国的领导地位。英伟达作为全球知名的芯片企业,在人工智能芯片领域占据重要地位。其副总裁的发声,代表了美国芯片产业界的担忧。因为这一管制措施,不仅会影响英伟达等企业的全球市场布局,还可能导致其失去中国这一重要的消费市场。
欧盟(资料图)
美国甲骨文公司同样对拜登政府的人工智能芯片出口管制新规表示强烈反对。甲骨文执行副总裁肯·格鲁克批评这一做法将扼杀创新和新兴商业模式,将损害美国的利益,可能成为美国科技行业历史上最具破坏性的政策之一。在这一规则的影响下,美国会将全球大部分人工智能芯片市场拱手让给竞争对手。甲骨文公司在软件和数据库领域有着深厚的技术积累,其对人工智能芯片的需求也十分巨大。拜登政府的管制措施,无疑会对甲骨文公司的业务发展造成严重阻碍。
早在管制新规出台前,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就曾表达强烈担忧。该协会表示,这项法规是在没有征询行业意见的情况下制定的,将显著削弱美国在半导体技术和先进人工智能系统方面的领导地位和竞争力。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代表了美国众多半导体企业的利益,其反对声音充分反映出美国国内产业界对这一政策的不满。美国政府在制定政策时,忽视了产业界的需求和利益,这无疑是一种短视的行为。
面对美国的这一管制措施,中国自然也不会坐以待毙。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表示,该措施进一步加严对人工智能芯片、模型参数等出口管制,还拓展了长臂管辖,对第三方与中国开展正常贸易设置障碍、横加干涉。中国坚决反对美国滥用出口管制,称此举是对中国的“恶意封锁和打压”。一直以来,中国在人工智能和芯片领域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努力突破技术瓶颈。尽管面临美国的重重封锁,但中国凭借自身的努力,在一些关键技术上取得了突破。美国的管制措施,不仅无法阻挡中国前进的步伐,反而会激发中国自主创新的决心和动力。
在国际社会的一片反对声中,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无奈宣布,此次人工智能芯片出口管制措施失败。这一宣告,标志着拜登政府试图通过管制手段维护美国科技霸权的计划落空。沙利文的宣告,也反映出美国政府内部对这一政策的反思。曾经,美国凭借强大的科技实力和经济影响力,在全球范围内推行自己的政策。但此次事件表明,美国的单边主义和霸权行径已经不再可行。在全球化的今天,各国之间的经济和科技联系日益紧密,任何试图破坏这种联系的行为,最终都将自食恶果。
沙利文(资料图)
拜登政府的这一管制措施,看似是为了维护美国的科技霸权和国家安全,实则是一种短视的行为。它不仅破坏了全球产业链的稳定,也损害了美国自身的利益。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科技的发展需要各国之间的合作与交流。美国若继续坚持这种单边主义的政策,将逐渐失去在全球科技领域的领导地位。而其他国家则应从中吸取教训,加强自主创新,推动科技的发展,共同构建一个公平、开放、合作的全球科技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