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振振博士 1950年生,南京人。现任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古文献整理研究所所长,清华大学特聘教授。兼任国家留学基金委“外国学者中华文化研究奖学金”指导教授,中国韵文学会荣誉会长(原会长),全球汉诗总会副会长,中华诗词学会顾问,中央电视台“诗词大会”总顾问、《小楼听雨》诗词平台顾问、国家图书馆文津讲坛特聘教授等。曾应邀在美国耶鲁、斯坦福等海外三十多所名校讲学。
小议诗词中的“套改”与“化用”
钟振振
经常有一些诗友参加诗词大赛,获奖了,但在公示时被人举报了,说他诗或词中的某句是“套改”古人某诗某词中的某句,结果被主办单位取消了获奖资格。
有当事人不服,有旁观者打抱不平,找我评理。我很为难。有道是“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我又不是评委,评委会也没请我帮着仲裁,我能说得上话吗?说了有人听吗?说了管用吗?
虽然如此,对于这样一种现象,我还是有些个人看法,并自认为符合学理,愿意对事不对人,从宏观上、原则上说一说,供评委们、诗友们思索、参考。
〇“套改”与“化用”,就作者、作品一面来说,单从形式上看,并没有什么区别。区别在于读者的立场。读者如不认可这种作法;或虽然认可这种作法,但认为某作者、某作品做得不那么好,便称其为“套用”。说“套改”,似乎含有贬义,等于说是“变相抄袭”。而读者若认可这种作法,且对这样做的作家、作品持不置可否的中立态度,则称其为“化用”。说“化用”,是中性评价,无所褒贬。
〇中国古典文学语言的词汇量是相当大的,其丰富程度,其美学价值,非其他任何国家、任何民族的文学语言可与伦比。尽管如此,也架不住千秋百世众多诗人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取用。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新词汇刚被创造出来,不多久便由于诗人们的反复使用而变得陈旧,一如崭新的纸币,终究会因广泛流通而皱纹满面,不再光鲜。要想让语汇,包括语汇与语汇的搭配,都成为一次性使用的纸巾,是不现实的。满大街的女生,时有“撞衫”,在所难免。虽则尴尬,却不是罪过。对此,似应行恕道,予以谅解。只要五言句中与古人偶合之语不超过三字,七言句中与古人偶合之语不超过四字,原则上可放他一马,不轻易以“套改” 论处。
(未完待续)
作者/钟振振 编辑/冯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