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一场《大骚乱》,拒绝「躺平」的周一良品

狗叔影视 2021-06-07 15:50:26

现代生活快如闪电,即便不是身处于北上广深的一线城市,工作、生活的双重压力也让每个人苦不堪言,尤其是小白领们在每一个周天的晚上,躺在床上边玩手机,边诅咒着可怕的周一再度到来,最后还要无奈地在电话上设定5个闹钟。

「内卷」,卷到人生白活。

于是,大家选择「躺平」。

可一旦真的躺下,焦躁与不安开始疯狂输出… MMP

这个时候,最需要什么?

红牛?那玩意儿是给要通宵加班的程序员准备的。

最美女优桥本有菜的新番?那玩意儿是给没有女盆友的死宅们准备的催情剂而已。

这个时候需要什么?

需要心理舒缓的解压器,来面对可怕的周一,《大骚乱》可谓一剂良药。

2017年,导演乔.林奇将《恶老板》做了新鲜的血腥暴力升级,降低了喜剧效果,提高了肾上腺素的分泌,把职场中无数次愤怒的冲动最直接地视觉化呈现出来,同时具备了闯关打怪的无脑流程,全程不需要带脑子只要跟着爽就好。

怎么样?

就这么简单粗暴——办公楼内红眼病毒爆发,人体内的原始暴力被史无前例地激发出来,8小时候解毒剂释放,如何度过这8小时?可以绝地求生,可以过关斩将,还可以和你暗恋许久的OL女同事(不可描述的表情).....没错,你所能YY的都会在本片出现。

话说,杨德昌的《一一》中有句台词——电影发明以后,人类的生命比起以前延长了至少三倍。电影的确延伸、施展了人类的想象力。身处职场中的你我,也总会遇到各种坑X队友、傻X老板、猥琐代理商、装X供应商等等。那么,当你在通过正常的渠道进行沟通,满脸堆笑地妄图解决问题的时候,谁也不能保证你的脑子里是不是正在幻想该怎么用新买的键盘敲碎对面这家伙那副看起来就想给一拳的脸。

然而,我们都是文(zhuang)明(bi)人,这种又黄又暴力的事情,宝宝们怎能轻易染指?所以,《大骚乱》就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而生——舒缓你的神经。

四大亮点

1、相对于干瘪的国内职场剧,没错比如目前大热的某某。本片开场1分半就将一个职场人从新人到老鸟的经历、心理快速地呈现出来,这种细节设计既讨巧,又凌厉,无论是塑造角色还是挖掘人物精神内核都有着强力的推动作用。

2、血腥暴力色情。相对于更为血腥暴力色情的影片,本片并没那么恐怖,当然,这个因人而异,人的接受能力不同,但胡子可以负责任地说这里没有什么肠穿肚烂你所谓的美片恶心元素,血腥倒是不少。办公室内常见的器材也纷纷作为杀人武器,令人直呼爽快。色情?果断有。然而很写意,完全不似你想象的生猛模样,可以作为暴力的调和。因此,后面那位眼睛放光的男同学,请你坐下,不要这么激动。

3、迷之BGM。作为一部贩卖血腥暴力的爽片,似乎用摇滚乐的搭配才能彰显喧闹?其实不然,别忘了本片的起源——病毒。于是本片充分配搭电子乐,与情节相得益彰,充满了病毒支配下的迷幻,拉远了这场幻梦和现实的距离,又让人欲罢不能地爱上了这场梦境。

4、黄白搭配。本片男主角选择了亚裔的史蒂文.元,追美剧《行尸走肉》的一定认识他。配搭他的选择了90后美女萨玛拉。别小瞧了选角。想一想亚裔在老美心目中的职场特征,将这样一位角色置身于随时丢命还要自证清白、永保工作的矛盾下,小小的身躯会爆发出怎样大大的能量?

一个对策

世界上有些影片就是为了刷新你的三观,有些是让人类正视自我,有些谈情,有些说爱,有些挣扎,有些梦想。电影自1895年诞生以来,承担了各种各样的角色和功效,唯独有一个是跨越了任何年代都会得以保留的,那便是娱乐性。

因此,类似于《大骚乱》这样的影片就不是拿来洗涤心灵,重塑自我的,而是在娱乐的支配下舒缓压力,放空自我。

因此,观看本片,请站立,然后燥起来!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