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1972年1月初,陈毅元帅躺在病床上的最后时光里,一直惦记着他的好友张伯驹。他让妻子张茜转告周总理,希望能为这位为国家文物保护做出巨大贡献的文化名人安排工作。不幸的是,陈毅很快就离世了。张茜看着丈夫的遗愿未了,心中十分难过。她知道必须要完成丈夫的这个心愿,于是在陈毅去世后不久,她冒着巨大压力求见了毛主席。当她将张伯驹的情况和丈夫的遗愿告诉毛主席时,毛主席认真地听完,然后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这句话不仅改变了张伯驹的命运,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时代的人性光芒。这位曾经为保护国家文物不惜倾家荡产的文化名人,他究竟经历了什么?而毛主席又说了什么话?
一、张伯驹的生平与贡献
1900年,张伯驹出生在河南开封的一个显赫家族。他的父亲张镇芳是袁世凯的妻弟,家中藏书万卷,古玩字画无数。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年幼的张伯驹对传统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918年春,年仅18岁的张伯驹在北京琉璃厂一家古董店里,偶然发现了一幅宋代《山水十二景图》。这幅画的笔法精湛,意境深远,但店主要价极高。张伯驹毫不犹豫地变卖了自己心爱的两匹马,才将这幅画买下。这一举动在当时的北京文物收藏界引起不小的轰动,人们纷纷议论这位年轻的收藏家。
1925年的一天,张伯驹收到消息,日本收藏家准备高价收购宋代著名画家李唐的《万壑松风图》。这幅画当时在一位落魄的满清遗老手中。张伯驹连夜赶到对方家中,用自己积攒的全部积蓄外加变卖了祖传的几件玉器,才将这幅画留在国内。
1932年,张伯驹在上海的一次文物拍卖会上,遇到了另一位著名收藏家吴湖帆。两人在竞拍北宋米芾的《海月帖》时,张伯驹为了不让这件珍贵的书法作品流失海外,一口气抬高了三倍价格。当时在场的许多人都觉得他疯了,但张伯驹却说:"文物价值千金,民族气节无价。"
1935年冬天,张伯驹得知北平一位旧友家中藏有唐代怀素的《自叙帖》残卷。这位旧友因为经营不善即将破产,准备将这件珍贵文物卖给日本收藏家。张伯驹立即变卖了北京西城区的一处宅院,赶在日本人之前买下了这件国宝。
随着抗日战争爆发,张伯驹意识到文物保护的紧迫性。1937年秋,他将自己收藏的大部分珍贵文物转移到重庆,途中多次遭遇空袭,但他始终寸步不离地守护着这些文物。在重庆期间,他还组织了一个民间文物保护小组,四处搜集流散的文物,并将它们妥善保存。
1940年,张伯驹得知山西一座寺庙即将被日军占领,寺中珍藏的宋版《金刚经》有可能落入敌手。他冒着生命危险,在当地百姓的帮助下,用三天时间将这部经书秘密运出,最终交给了当时在重庆的中央图书馆保管。
二、与陈毅的深厚友谊
1957年春天,在北京钓鱼台的一场文化界聚会上,陈毅第一次见到了张伯驹。当时张伯驹正在向几位文化界人士讲解一幅宋代山水画的艺术特点。陈毅站在人群外围,静静地听着。张伯驹谈到画中"远山如黛"时引用了苏轼的诗句,陈毅突然开口接下了下半句。这一下,两人的目光相遇了。
这次偶遇之后,陈毅对这位学识渊博的文物专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派人查询了张伯驹的经历,得知这位看似温文尔雅的学者,在抗战时期曾冒着生命危险抢救文物,更是为了保护国宝而倾家荡产。
当年夏天,陈毅特意邀请张伯驹到家中做客。两人相谈甚欢,从诗词书画谈到文物保护,又从历史典故聊到治国理政。张伯驹向陈毅展示了他珍藏的一幅王维的《江山雪霁图》,陈毅当场提笔写下了一首题画诗。
1958年初,陈毅得知张伯驹生活拮据,便以个人名义邀请他参加外事活动,担任文物鉴定顾问。在一次接待外宾的活动中,张伯驹用流利的英语为来访的英国博物馆专家讲解中国书画艺术,让陈毅大为赞赏。
1959年冬,张伯驹的夫人潘素病重,需要大量医药费。陈毅得知后,立即安排了最好的医生,并指示医院特别关照。在潘素住院期间,陈毅的夫人张茜多次前往探望,还送去了补品和中药。
1960年,陈毅在一次文化工作会议上,特意提到了张伯驹在文物保护方面的贡献。他说:"像张伯驹这样的文化专家,是我们国家的宝贵财富。"会后,他还专门找人整理了一份张伯驹的文物保护事迹报告。
1961年春节前夕,陈毅邀请张伯驹夫妇到家中过年。席间,陈毅即兴吟诗:"江山多难识人心,国宝沧桑几度沉。不为利禄甘清贫,只因风骨重千金。"这首诗充分表达了他对张伯驹品格的敬重。
1962年,陈毅出访欧洲期间,特意为张伯驹带回了一些珍贵的文物图录和研究资料。这些资料对张伯驹后来的文物研究工作帮助很大。张伯驹为此写了一封长信表示感谢,陈毅回信说:"文物保护是利国利民的大事,你我都是这项事业的推动者。"
1965年秋天,陈毅在北京召开的一次文物工作座谈会上,再次强调了民间收藏家在文物保护中的重要作用。会后,他专门找张伯驹长谈,详细了解了当时文物收藏界的情况,并将这些情况向上级作了专门汇报。
三、困境中的暗中援手
1966年初,张伯驹失去了在文物研究所的工作。他和夫人潘素搬到了北京西城区的一间小屋里居住。这间屋子破旧不堪,冬天漏风,夏天漏雨。他们的生活来源仅靠变卖一些旧物度日。
陈毅通过张茜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派人暗中打探。当时张伯驹每天仍在坚持整理古籍文献,但因为没有稳定收入,连基本的纸笔都很难购买。陈毅得知后,让秘书以私人名义送去了一批文具用品。
1967年夏天,张伯驹的夫人潘素因病需要住院,但他们拿不出住院费用。陈毅得知后,立即联系了北京协和医院的老院长,以自己的名义为潘素安排了病房。不仅如此,他还让张茜暗中送去了一笔医药费,并叮嘱医院一定要把潘素的病治好。
1968年初,陈毅得知张伯驹在吉林有一位故交。这位故交在当地文化单位工作,对文物颇有研究。陈毅便托人给吉林方面写了一封信,希望能为张伯驹安排一个合适的工作。很快,吉林省博物馆就向张伯驹发出了聘请函。
张伯驹到吉林后,虽然工作环境艰苦,但总算有了一份稳定的收入。陈毅还特意嘱咐张茜,要经常打电话询问他们在吉林的生活情况。每逢节假日,张茜都会托人给他们捎去一些生活用品和南方的特产。
1969年冬天,吉林天寒地冻,张伯驹和潘素的住处又一次漏风。陈毅知道后,立即让人从北京送去了取暖设备和御寒衣物。同时,他还托当地的文化部门负责人多多关照这对老人家。
1970年春节前,张伯驹收到了一封来自北京的信。信是用普通信封装的,落款是"老朋友"。信中除了问候的话语,还夹着一张汇票。这正是陈毅暗中派人寄来的。当时陈毅已经身患重病,但仍惦记着远在吉林的老友。
1971年秋天,张伯驹在吉林省博物馆发现了一批珍贵的古籍。他立即着手整理,并写了详细的研究报告。这份报告经人转交给陈毅过目,陈毅看后非常欣慰,立即让人转告张伯驹:"继续做下去,这是很有价值的工作。"
就在这一年的年底,陈毅的病情开始恶化。但他仍然通过张茜关注着张伯驹夫妇的近况。他让张茜转告周总理,希望能为张伯驹安排一个更适合的工作岗位。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这个愿望一直未能实现。直到陈毅离世前的最后时刻,他还在为这件事情牵挂。
四、张茜求见毛主席
1972年1月6日,陈毅元帅在北京逝世。张茜在料理完丈夫的后事后,立即开始着手完成陈毅的遗愿。她通过多方联系,终于在1月15日获得了觐见毛主席的机会。
那天早上,张茜带着陈毅生前整理的关于张伯驹事迹的材料,来到了中南海。当时正值寒冬,毛主席正在书房批阅文件。秘书将张茜引进去后,毛主席放下手中的文件,示意她坐下。
张茜先将陈毅生前对张伯驹的评价和遗愿向毛主席作了汇报。她详细讲述了张伯驹在抗战时期如何冒着生命危险保护文物的事迹。从1937年日军进攻北平时,张伯驹如何将大量珍贵文物转移到重庆;到1940年他在敌占区抢救流散文物的经过;再到他变卖家产收购国宝的壮举。
接着,张茜拿出了一份清单,上面记录着张伯驹捐献给国家的文物清单。这份清单是陈毅生前让人整理的,上面详细列举了张伯驹历年来捐赠的珍贵文物,包括宋元书画、唐宋字帖、古籍善本等。每一件文物后面都标注着它们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
在介绍到张伯驹目前的处境时,张茜说明他现在寄居在吉林省博物馆,虽然还在坚持整理古籍文献,但生活十分困难。她还提到,张伯驹的夫人潘素身体欠佳,需要长期治疗,但他们已经无力负担医药费。
毛主席认真听完张茜的汇报,不时翻看着那些材料。当张茜说完后,毛主席沉默了片刻,然后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文物是我们民族的宝贵财富,保护文物的人更是珍贵的财富。"
这句话说完,毛主席立即让秘书记下几点指示:第一,为张伯驹安排合适的工作;第二,解决他的住房问题;第三,负担他夫人的医疗费用;第四,妥善保管他捐献的文物。
会见结束时,毛主席还特意叮嘱张茜,要她代表组织去看望张伯驹夫妇。他说这不仅是完成陈毅同志的遗愿,更是党和国家对文物保护工作者的关怀。
从中南海出来后,张茜立即着手落实毛主席的指示。她先是联系了文化部,为张伯驹在北京安排了新的工作岗位。接着又通过有关部门,为他们在北京西城区申请了一套住房。同时,还安排了医院对潘素进行全面治疗。
这次求见的结果,不仅改变了张伯驹夫妇的命运,也让这位为保护国家文物付出一生心血的文化名人终于获得了应有的待遇。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件事,党和国家对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视得到了进一步体现。
五、时代烙印下的友情传承
1972年春天,张伯驹夫妇从吉林返回北京。在张茜的安排下,他们住进了西城区的一套新房。这套房子虽然不大,但收拾得井井有条,书房里还特意摆放了陈毅生前用过的一张书桌。
张茜经常带着孩子们来看望张伯驹夫妇。每次来访,她都会带来一些生活用品和书籍。有时还会带来陈毅生前收藏的一些字画,请教张伯驹。在交谈中,张茜常常回忆起陈毅与张伯驹之间的点点滴滴,将这段跨越时代的友情娓娓道来。
1973年夏天,张伯驹开始在北京图书馆工作。这份工作是张茜按照毛主席的指示安排的。在这里,张伯驹主要负责整理古籍善本,编写目录。工作之余,他还为年轻的文物工作者讲解书画鉴定知识,将自己毕生所学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下一代。
1974年,张茜组织了一次特殊的座谈会。她邀请了多位文化界老人,共同回忆陈毅生前对文物保护工作的贡献。在会上,张伯驹讲述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往事,包括陈毅如何在困难时期暗中资助文物收藏家,如何为流散在民间的珍贵文物建立保护机制等。
1975年初,潘素的病情有所好转。张茜派专人送来了一些补品,还特意请来了医生为她检查身体。在张茜的关心下,潘素的身体状况逐渐恢复,重新拿起了画笔,创作了多幅山水画作品。
1976年,张伯驹开始整理陈毅当年与他往来的诗词和书信。这些珍贵的资料不仅记录了两人的友谊,更反映了那个特殊年代知识分子的生存状态。张茜多次前来帮助整理这些资料,并将其中一部分收入陈毅纪念文集。
1977年冬,张茜组织了一次文物捐赠展。展览中重点展出了张伯驹夫妇捐献给国家的珍贵文物,其中包括多件稀世珍品。这次展览不仅展示了文物本身的价值,更展现了文物收藏家的爱国情怀。
1978年,张伯驹已经年近八旬,但仍坚持在图书馆工作。张茜常带着陈毅的孙辈们来看望他,让年轻一代了解这段深厚的友谊。在张茜的建议下,有关部门开始筹备编撰张伯驹的传记,将这段历史永久保存。
1979年春,张伯驹将自己收藏的最后一批文物捐献给了国家。这次捐赠仪式上,张茜代表陈毅家属出席,并宣读了陈毅生前对张伯驹的评价信。这些文物连同之前捐献的珍品,共同构成了一份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这份始于乱世、历经风雨的友情,通过张茜的努力得到了延续和传承。她不仅完成了丈夫的遗愿,更将这段友情转化为对文物保护事业的持续关注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