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万红军被10万敌军追击,19岁战士献一计,毛主席:军中有神人!
1935年初春,乌江河畔风雪弥漫。中央红军经历湘江战役后,兵力锐减至3万人,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前有乌江天险,后有追兵紧逼,两侧是敌军的重兵把守,这支疲惫的队伍似乎已经走投无路。就在此时,一位19岁的年轻战士站了出来,他说自己有办法帮助部队渡过乌江。当时没人相信这个年轻人能想出什么好主意,可他却用自己的智慧和生命,为红军的长征书写了最动人的一页。这个年轻人究竟是如何在万分危急之时想出这个妙计?他又是用什么方法帮助红军突破重围?而毛主席为何在事后感叹"军中有神人"?
一、红军遭遇空前危机
1934年11月底,湘江战役的枪声刚刚落下。这场惨烈的战斗让中央红军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从当年10月出发时的8.6万余人,到如今仅剩下3万人马。伤亡数字的背后,是无数红军将士用生命换来的血的教训。
战役结束后的第三天,红军便收到了敌军调动的最新情报。薛岳指挥的10余万追兵正从三个方向快速逼近,其中湘西方向的部队已抵达距红军不到80公里的位置。更令人担忧的是,黔军早已在乌江沿岸布下了重兵把守。敌军在上游的息烽、下游的遵义、中游的湄潭等重要渡口都部署了精锐部队。
乌江两岸的敌军还在不断增兵。据红军侦察部队报告,敌军在各个渡口都安置了大量机枪阵地,有的地方甚至布置了火炮。更糟糕的是,敌军还派出小股部队在江面上来回巡逻,严密监视着红军的一举一动。
这时的红军,已经连续作战近两个月。由于长期行军,许多战士的鞋子都已破烂不堪。加上天气寒冷,不少战士的双脚都已冻伤。粮食补给也十分紧张,有的部队已经连续三天没有吃上一顿热饭。
但最令指挥部头疼的,还是渡江问题。乌江不同于一般的河流,它是贵州境内最大的河流,江面宽阔,水流湍急。江水在冬季更是异常凶猛,且江中暗礁众多。没有船只和桥梁的情况下,要让3万人顺利渡过这条大江,难度可想而知。
就在这危急时刻,敌军的飞机开始在红军驻地上空盘旋侦查。与此同时,大量敌军骑兵也出现在红军后方约40公里处。这意味着敌人已经摸清了红军的行踪,全面围剿即将展开。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形势愈发危急。如果不能尽快找到渡江的办法,一旦让追兵追上,或是被敌军前后夹击,后果将不堪设想。而此时,距离敌军主力预计到达的时间,已经不足48小时。
二、猴场会议的重大抉择
1935年1月1日,贵州瓮安县猴场镇一间普通的农家小院内,中央红军的高层领导正在召开一场关系到全军生死存亡的紧急会议。这次会议的焦点,就是讨论红军接下来的行军路线。
会议一开始,以博古、李德为首的一派坚持原定计划,主张红军应该沿湘桂边境北上,与红二、红六军团会合。他们提出了三点理由:第一,这条路线已经过详细勘察,地形相对熟悉;第二,北上后可以与其他红军部队形成合力;第三,避开乌江这个难以逾越的天险。
然而,毛泽东却提出了完全不同的意见。他指出,继续沿原定路线北上存在重大风险:敌军早已在这条路线上布下重兵,若按原计划行进,红军将陷入更大的包围圈。相反,他建议立即改变方向,果断强渡乌江。虽然渡江困难重重,但这反而可能出其不意,打破敌人的预期。
争论很快在会场上展开。支持北上的一方认为,乌江水势汹涌,渡江装备严重不足,且对岸敌军防守严密,强渡必然伤亡惨重。但毛泽东等人则认为,正是因为敌人认定红军不可能从乌江渡过,所以这里的防守力量反而相对薄弱。
朱德在会上分析了当前的军事态势:薛岳的追兵已经分三路逼近,其中主力部队预计48小时内就能追到。如果这时还在犹豫不决,等敌军主力赶到,红军将陷入更加被动的局面。
周恩来则从后勤补给的角度进行了分析。他指出,部队的粮食储备已经不足三天,而北上路线沿途的补给难度极大。相比之下,渡过乌江后可以进入黔北地区,那里的群众基础较好,更容易解决给养问题。
经过数小时的激烈讨论,会议最终作出了强渡乌江的战略决策。毛泽东随即任命刘伯承为渡江总指挥,要求他立即组织渡江作战。时间紧迫,刘伯承当即召集各部队负责人,布置具体任务。
红一军团担任先头部队,负责探路和抢占滩头阵地。工兵营则肩负起架设浮桥的重任,必须在三天之内完成渡江准备工作。同时,为了分散敌人注意力,决定派出小股部队在上下游佯攻,迷惑敌军。
当天深夜,各项准备工作就已经开始进行。工兵营连夜搜集渡江物资,侦察部队则在江岸边寻找最适合渡江的位置。而此时,敌军的炮火仍在江面上空呼啸,似乎在警告着这支即将渡江的队伍。
三、工兵营的智慧突破
就在全军上下为渡江问题一筹莫展之际,工兵营年仅19岁的战士石长阶站了出来。这个来自四川农村的年轻人,在入伍前就是一名经验丰富的竹匠。他向指挥部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利用当地丰富的竹资源,制作大型竹排,再将竹排连接成浮桥。
石长阶的提议立即引起了指挥部的重视。他详细解释了自己的方案:首先砍伐大量毛竹,将竹子截成相同长度,用藤条和绳索将竹子捆扎成大小均匀的竹排。然后在竹排两端安装特制的铁钩,这样就能将多个竹排连接成一座临时浮桥。
这个方案的关键在于竹排的设计。石长阶根据多年制作竹器的经验,提出了"三纵两横一斜"的捆扎方法。这种结构不仅能够承受较大重量,还能在湍急的水流中保持稳定。更重要的是,单个竹排即便在敌人炮火下受损,也不会影响整座浮桥的稳定性。
工兵营立即行动起来。在石长阶的带领下,战士们分成多个小组,有的负责砍伐竹子,有的负责搬运,有的专门制作铁钩。当地群众得知红军要渡江的消息后,也纷纷前来帮忙。他们不仅提供了大量竹子和绳索,还带来了制作竹排的工具。
为了避免被敌军发现,制作竹排的工作都在夜间进行。战士们借着微弱的火光,按照石长阶的指导仔细捆扎每一根竹子。当地的老竹匠们也加入进来,教导年轻战士们一些捆扎的技巧。
同时,石长阶还想出了一个巧妙的办法来解决江面上敌军巡逻艇的问题。他建议在竹排下方安装铁丝网,这样不仅能增加竹排的稳定性,还能阻挡敌军投放的水雷。这个建议得到了指挥部的高度认可。
然而,仅仅制作竹排还不够。石长阶提出,必须先在岸边进行组装测试,确保竹排连接稳固。他带领一队战士在江边的隐蔽处搭建了一个简易工棚,专门用来测试竹排的承重能力和连接方式。
经过两天两夜的紧张劳动,第一批竹排终于完成。测试结果显示,每个竹排能够承载十余人的重量,完全符合渡江要求。更令人欣慰的是,这些竹排拆解方便,便于运输和隐藏。
就在竹排即将投入使用时,石长阶又提出了最后一个建议:在竹排表面铺设一层湿稻草。这不仅能防止战士们滑倒,还能在敌人照明弹的照射下降低竹排的反光,减少被发现的可能性。
此时的乌江岸边,数百个大小相同的竹排已经整齐地排列在隐蔽处,等待着夜幕降临后的渡江行动。而这支仅有3万人的队伍,也即将用这些简陋却巧妙的工具,完成一次惊人的军事行动。
四、夜渡乌江的惊险一战
1935年1月4日傍晚,乌江岸边的天空阴云密布。红军选择在这个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展开渡江行动。为了确保成功,指挥部制定了周密的作战计划,将整个渡江过程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从晚上八点开始。红一军团的两个连队担任先遣队,他们携带轻便武器,利用单个竹排分批渡江。这些战士必须在最短时间内抢占对岸滩头阵地,为后续部队渡江提供掩护。当时江面上敌军的巡逻艇仍在来回巡弋,先遣队必须在避开敌军探照灯的间隙中悄悄渡江。
同一时间,红军在上游的息烽和下游的遵义方向分别派出小股部队佯攻,制造声势。这些部队不断开枪射击,投掷照明弹,成功吸引了敌军的注意力。敌军误以为红军要在这两处渡江,立即调动大量兵力前往增援。
晚上九点半,第二阶段行动开始。工兵营的战士们开始连接竹排,搭建浮桥。由于事先的充分准备和反复演练,整个过程进行得十分顺利。石长阶带领的技术小组在最危险的江心位置工作,确保每个竹排都能稳固连接。当时江面上的风很大,水流湍急,但这些经过特殊设计的竹排展现出了极强的稳定性。
午夜时分,第三阶段计划展开。主力部队开始大规模渡江。为了避免浮桥承受过大压力,部队按照预先安排的顺序分批通过。每批大约100人,间隔5分钟。战士们背着枪支弹药,腰间还绑着救生用的竹筒,小心翼翼地在铺着湿稻草的竹排上行进。
就在这时,意外发生了。敌军的一艘巡逻艇发现了渡江的红军,立即发射信号弹示警。很快,敌军的机枪和迫击炮开始向渡江部队轰击。但令敌军没想到的是,竹排下方的铁丝网不仅挡住了水雷,还成功阻止了敌军巡逻艇的靠近。
在这种危急情况下,已经渡江的先遣部队立即展开反击。他们利用岸边的有利地形,用机枪压制敌军火力。与此同时,红军的炮兵部队也从江这岸开炮,集中打击敌军的照明设施和机枪阵地。
凌晨两点,敌军的援军开始从上下游赶来。但此时红军主力已经成功渡过乌江。工兵营的战士们按照预定计划,迅速拆除了浮桥。石长阶指挥部分战士将竹排放入江中顺流而下,不仅扰乱了敌军的追击,还成功掩护了后续部队的渡江行动。
到天亮时分,整个渡江行动已经基本完成。除少量伤员和装备外,3万红军将士全部安全渡过乌江。更令人惊讶的是,整个渡江过程中,红军的伤亡人数远低于预期。这次渡江不仅打破了敌军的围追堵截,还为红军后续的战略转移赢得了宝贵时间。
五、渡江后的战略转折
1935年1月5日清晨,渡过乌江的红军部队迅速向黔北地区挺进。这次成功的渡江行动不仅打破了敌军的追击态势,更为红军的战略转移开辟了新的方向。然而,新的挑战也随之而来。
渡江后的第一个任务是解决给养问题。由于连日行军和渡江战斗,部队的粮食储备已经消耗殆尽。为解决这个问题,红军采取了分散筹粮的策略。各团派出专门的筹粮队,分头到附近村寨收集粮食。当地苗族、土家族群众得知是红军到来,纷纷送来粮食和腊肉,有的还主动带路,为红军指引安全的行军路线。
与此同时,敌军也没有放弃追击。薛岳的部队在得知红军已渡过乌江后,立即调整部署。他命令川军和黔军在乌江沿岸设防,企图切断红军的后路,同时派出骑兵部队继续追击。面对这种情况,红军采取了"化整为零"的战术,将部队分成多个小分队,走不同的路线向前推进。
1月7日,红军进入松桃县境内。这里山高路险,地形复杂,但对红军来说反而是一个有利条件。指挥部决定利用这里的地形优势,设置多处伏击点,打击追击的敌军。在一次遭遇战中,红军以一个连的兵力,成功伏击了敌军一个营的部队,缴获了大量武器弹药,这些装备立即补充到了各部队中。
进入松桃后,红军获得了一个意外的情报:当地一支土匪武装愿意接受改编。这支约300人的武装队伍熟悉当地地形,红军立即派人与其接触。经过谈判,这支部队同意担任向导,帮助红军选择安全的行军路线。这一举措不仅扩大了红军的力量,更重要的是获得了对当地地形的准确掌握。
1月10日,红军来到了一个关键的路口。向北是通往湘西的道路,向西则是进入遵义的方向。敌军普遍认为红军会选择向北转进,因此在北路投入了大量兵力。然而,红军再次出其不意,选择了向西前进的道路,直指遵义。
这个决定的战略意义很快就显现出来。由于敌军主力被吸引到北路,红军在向遵义推进的过程中遇到的阻力明显减小。同时,遵义地区的群众基础较好,这为后续的军事行动创造了有利条件。
1月15日,先头部队已经推进到遵义城外。这座位于黔北的重要城市,不仅有充足的物资补给,还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红军决定在这里建立临时指挥部,为即将召开的重要会议做准备。
此时的红军,已经完全摆脱了敌军的追击态势。渡过乌江后的这段时间,红军不仅恢复了部队的体力和战斗力,还在行军过程中不断得到补充和壮大。更重要的是,这次成功的战略转移,为后续在遵义召开的重要会议创造了必要的条件。不久后,这次会议将在中国革命的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