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12月,在我国历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闭幕2天后,中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一场隆重的追悼会,纪念2位对党和国家做出了卓越贡献的老同志,他们就是彭老总和陶铸。
01对于他们来说,这场追悼会是“迟来已久”的,彭老总去世是在1974年,陶铸则更早是在1969年,他们都是在11月份去世的,日期也非常接近,因为当时正处于特殊时期,他们也都受到了打压,所以才没能及时举行追悼会,等到1978年时才得以补上。
追悼会的举行证明了他们的清白,党中央不但为二人恢复了名誉,对他们的一生也给予了肯定。
追悼会是由叶帅亲自主持的,邓小平和陈云分别为彭老总和陶铸致悼词,这在当时已经是最高规格了。悼词中记录二人毕生对于革命所做的卓越贡献,同时对他们的思想、能力以及对党的忠诚度进行了高度评价。
相对大名鼎鼎的彭老总来说,陶铸的名气并不大,又因为在1969年时就已经去世,所以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对他印象不深,其实他对于党和军队的贡献也是居功至伟的,是完全有资格和彭老总比肩的。
陶铸是湖南人,1908年出生,因为生活在底层,所以非常了解劳动人民的辛苦,正是因为看了太多受苦受难的穷人,所以他从小就在心中埋下了革命的火种,同时也受到了父亲的影响。
陶铸的父亲名叫陶铁铮,早年曾经参加过辛亥革命,还在湖北政府里做过官,在民间有一定的影响力,后成立了一支武装牵制军阀吴佩孚,结果陶铸10岁那年,陶铁铮被吴佩孚的手下设计杀害。
父亲去世后,陶铸用功念书,想着将来一定要有所成就,好为父亲报仇,1925年时,他得到了黄埔要招第5批学员的消息,就打算前去报名,因为四叔的朋友是一期的毕业生,他给陶铸写了封介绍信,之后陶铸就带着信来到了广州,考入黄埔成为一名军校学员。
陶铸1926年入党,他先后参加了南昌起义与广州起义,之后在湖南、福建等地开展工作,1933年被国民党抓捕关入监狱,直到1937年抗战爆发后才被营救出来。出狱后他被组织安排到湖北等地组织游击战,1940年调回延安任职。
021945年陶铸随八路军南下,之后奉命前往东北,在当地组建地方部队,组织土改等工作。辽沈后,他被任命为沈阳市委书记,之后还作为代表来到北平与傅作义谈判,傅起义后,他负责整编傅治下的部队,之后被任命为四野的政治部副主任。
他虽然是四野的干部,但由于他当年创建的几支队伍,均为二野、三野的主力,因此陈毅称陶铸为这两支野战军的始祖。所以他虽然亲自指挥过的战役不多,但是对我军的贡献却是无可比拟的。
1950年,他调任广西省委工作,因为转到地方脱离了部队,所以在1955年时才没有被授予军衔。建国后的陶铸一直在广西、广东等地工作,1965年时,57岁的他调任北京,担任国家副总理,转年被选为政治局常委,成为正国级干部。
特殊时期,陶铸遭到了敌对势力的陷害,他和家人吃了很多的苦头,但对他打击最大的还是来自于亲哥哥的指责。他的哥哥名叫陶自强,当年也考入了黄埔,还和弟弟陶铸一样入了党,并且参加过秋收起义。
1934年时,陶自强被捕,因为承受不住拷打而叛变,之后做了国民党的县长。陶自强虽然意志不坚,但好在没有出卖过同志,在解放战争时,他率领县大队起义,算是将功抵过,因此组织上没有追究他当年的罪过,建国后,他一直在家乡从事教育工作。
但在特殊时期时,不知什么原因,1967年8月,陶自强站出来指证弟弟陶铸是叛徒。后来陶铸的妻子曾经回忆过,来自哥哥的诬陷让陶铸非常难过,连续几天躺在床上不吃不动,眼神发直。
巨大的精神打击再加上残酷的折磨,陶铸的身体开始出现问题,最终在1969年时因病离世。可惜他在火化时连真名都不能使用,而是用化名“王河”办理的手续。
陶铸一生都信仰坚定,忠于革命,他将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党和人民,他的精神也会永远被历史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