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许多老年人由于身体原因或习惯,经常长时间保持坐姿,使得很多老人拥有了“大肚腩”,这也是“久坐”最典型的临床特征——中心性肥胖。但老年人久坐只会导致“大肚腩”吗?肯定不是,“大肚腩”只是久坐危害的冰山一角,它背后隐藏着更多严重的健康问题。
“久坐伤肉”
《素问·宣明五气》曰:“久坐伤肉”,简单理解为长期不动或少动,损伤了肌肉的结构和功能。更深一步,则指久坐伤脾,脾气不足则伤肌肉。《素问·痿论》曰:“脾主身之肌肉。”脾主肌肉是指肌肉的营养从脾运化水谷精微而得,故肌肉丰满与否,与脾气盛衰有密切关系。所以“久坐伤肉”除了包含肌肉功能受损外,还应包含“伤脾”的内涵。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其虚弱不仅体现于外在的肢体倦怠、力量不济,更伴随着内在的食欲减退、腹部不适乃至畏寒肢冷等诸多不良症状,深刻揭示了久坐行为对全身健康的潜在威胁。
多系统受损风险
心血管系统风险:
久坐导致血液循环减慢,心脏负荷增大,易诱发高血压与动脉硬化,同时影响脑部血液供应,导致记忆力下降与头晕等不适。
呼吸系统功能下降:
静坐过久限制肺部扩张,呼吸肌群锻炼不足,肺活量减少,增加呼吸道感染及慢性阻塞性肺病的风险。
消化系统紊乱:
久坐导致胃肠蠕动减慢,消化液分泌减少,增加便秘、消化不良等风险。长期可能诱发胃炎、胃溃疡等消化系统疾病。
骨骼肌肉系统退化:
缺乏运动使骨骼密度降低,加速骨质疏松进程。同时,久坐还可能导致颈椎、腰椎等脊柱疾病,以及下肢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的风险。
下肢血液循环受阻:
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久坐使下肢血液循环不畅,血液淤积引发水肿,长期则可能形成静脉血栓或毛细血管阻塞,极端情况下可诱发肺栓塞等严重病症。
心理与社交障碍:
长时间独处和缺乏运动可能导致老年人情绪低落、抑郁,甚至影响语言能力和社交技能,增加孤独感和社交隔离的风险。
预防措施
定时活动:
建议每坐一小时就起身站立,进行简单的伸展运动或轻微走动几分钟,如伸懒腰、绕臂旋转等,以促进血液循环。
融入日常运动:
可以选择散步、打太极拳、练习八段锦等舒缓的运动方式,既能锻炼身体又能愉悦心情。也可利用家务活动增加身体活动量,如扫地、擦桌子等,同时与家人一起完成,增进情感交流。
保持正确坐姿:
注意调整坐姿,保持背部直立,避免长时间低头或扭曲身体。
培养兴趣爱好:
根据个人兴趣选择适合的活动,如园艺、绘画、阅读等,这些活动不仅能让身体得到适度锻炼,还能丰富精神生活,减少因久坐而产生的孤独感和抑郁情绪。
面对老年人久坐的多种危害,采取定时活动、合适运动、正确坐姿以及积极参与社交等措施,可起到预防与改善的效果。让我们共同努力,为老年人筑起一道健康的防线,让他们的晚年生活更加美好与充实。
作者介绍
王 璐
中共党员
副主任医师
北京老年医院中医科
北京医师协会老年医学专科青年医师分会常务理事
北京康复医学会呼吸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
北京医师协会老年医学专科医师协会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第四批北京健康科普专家
专业擅长
擅长中西医结合诊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肺炎等常见呼吸系统疾病及以肥胖、高血压、高血糖、血脂代谢紊乱等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
承担院内课题2项,院内人才培养项目2项,市医管中心培育计划项目1项,发表SCI及核心期刊论文多篇;北京医师协会青年医生健康科普演讲大赛三等奖;多次获评北京老年医院“优秀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