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王朝第一个权倾朝野的大宦官

寒松 2020-06-15 23:36:23

说起我国历史上权倾朝野的大宦官,很多人非常自然地想起明朝的大太监“九千岁”魏忠贤。甚至有人也会联想到唐朝的大宦官李辅国。根据《旧唐书》记载,李辅国对唐代宗说:“大家但内里坐,外事听老奴处置。” 李辅国的意思翻译成现代文就是说:“皇帝您安心坐在那里当傀儡就好。国家大事由我来处理。”李辅国居然跋扈嚣张到这种程度。唐代宗却敢怒不敢言。

其实,唐朝有很多宦官把持朝政。有些权势大的宦官完全控制了神策军和朝政大权。在唐朝,第一位权倾朝野的大太监是高力士。

当李隆基还只是一个普通王爷的时候,高力士就已经跟随李隆基效力。李隆基继承皇位统治大唐的那段岁月,是高力士人生最风光的时候,每当地方有奏章上奏,必先送呈高力士看,然后再进奉给唐玄宗。朝中的大臣杨国忠等人都非常积极的巴结高力士,以求他能在唐玄宗面前为自己说好话。

然而物极必反。正当高力士春风得意的时候,突然爆发安史之乱,他的命运也因此发生改变。范阳节度使安禄山在范阳发动叛乱。唐玄宗被叛军吓得逃往四川。高力士跟随唐玄宗一起逃跑。

当时的太子李亨在灵武登基,史称唐肃宗。唐肃宗征召大将郭子仪、李光弼等人带兵讨伐叛军。很快,唐军收复长安。于是,唐肃宗将李隆基迎接回长安。

这时,唐朝内部的形势已经改变。唐肃宗掌握了朝政大权。而唐肃宗身边的亲信李辅国也跟着水涨船高,权力炙手可热。

唐玄宗失去了昔日的权力。但是,高力士却始终对唐玄宗李隆基忠心耿耿,一直留在唐玄宗身边,尽心照顾他。

李辅国为了排挤和打压唐玄宗和高力士,竟然伪造圣旨,将唐玄宗迁到太极宫。接着,李辅国又假传圣旨,将高力士流放黔中道。

唐朝宝应元年(公元762年)三月,高力士听说李隆基唐玄宗已经病逝,望着长安的方向痛哭流涕,最后吐血身亡。

消息很快传到长安。当时的皇帝唐代宗李豫是唐肃宗的嫡长子,也是唐玄宗的亲孙子。当他的父亲唐肃宗还在当太子的时候,得罪了权臣李林甫。李林甫多次诋毁或故意陷害唐肃宗。高力士总是为唐肃宗求情,帮助唐肃宗化险为夷。而且,高力士对唐玄宗忠心耿耿。唐代宗李豫对高力士的恩德非常感激,所以追封高力士为扬州大都督,把高力士安葬在唐玄宗的泰陵附近。

高力士开启了唐朝宦官干预朝政的恶例。正是由于宦官专政、牛李党争以及藩镇割据等原因,导致唐朝走向衰亡的重要原因。

0 阅读: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