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奔一生终成想要的样子,却因致命一点而丧失所有!(上)

兰台说 2019-06-11 23:06:11

中国历史悠长,分分合合,战争频多,将星云集。但是有一人,以战绩扬名于世,兵法与孙子齐名。史书中有明确记载的一生无败绩的将帅,也只有他一人!

但他不是杀人机器。

他左手执书,右手持剑,变法改革,著书立说,堪称千古奇才。

他,凭借强健的体魄和坚韧的意志,从北方到中原、南方,跨越不同的气候区和文化区,游历多国为仕;

他,从布衣到将军、国相,从儒家到兵家、法家,不断地迭代,最终化茧成蝶,进化成为更加高阶的生物。

他的人生轨迹,如一道灿烂的流星,划破了半个战国时代的天空。

然而,他人生坎坷,几番起落,在人生最巅峰时却狼狈而死。甚至被非议、鄙薄至今。

这个人就是--吴起,战国时期的军事家、政治家。

1

从祖国狼狈流亡

吴起是卫国人,生于左氏(今山东定陶)。当时此地号称“百金之邑”,当地人多以经商为业。吴起的父亲经商有道,“家累千金”,但却早逝,也给母子二人留下了一份殷实的家业。

虽然衣食无忧,可是吴起的童年并不快乐。孤儿寡母相依为命,常常遭受乡邻的欺凌。这给吴起幼小的心灵世界里留下了阴影。

这种对安全感的强烈心理需求,也成为吴起寻找护身符、自强不息的重要驱动力,伴随一生。

打铁首先要本身硬,免受欺负的首要条件就是自身要身体强壮,这也是最基本的生存法则。加之,当时社会动荡,天下纷争,战争频繁,尚武精神和游侠文化流行。

这些因素,促使吴起从小就埋下了尚武的种子,自觉练就了良好的体格和发奋自强的心志。

吴起本可以子承父业,投身商贾,安安稳稳终此一生。可是商人虽富有财物,却和贵族的社会地位差很多。

商人并非吴起最理想的职业。而且,吴起不想与乡邻们为伍,做追逐蝇头小利的商人。

吴起渴望象雄鹰一样,遨游天空。

因而,出生在殷实人家的吴起,不象普通的纨绔子弟一样贪图享乐。

在身边的社会负面能量不断侵蚀之下,吴起急切渴望出人头地,以向乡邻们展示自己的能力,并以此庇护母亲,光耀门庭。

而入仕为宦则是最好的出路。

当时入仕的主要途径是世袭、战功、学术、名家举荐、做门客、自荐。

这些条件,对于家庭背景简单、刚踏入社会的吴起来说,都是镜花水月,可望不可及,只能幻想一下。

那么只剩下唯一的途径:自力更生,外出游历求宦。

于是吴起到处交游、游说、自荐,以图被权贵重用。

然而他尚是初出茅庐的毛头小子,没文凭学历,没社会经验、没权贵亲友荐举。

于是,他只能象个无头苍蝇一样乱窜。也难免结交了一些只想收礼却不办事的酒肉朋友,也难免被骗。

结果,吴起四处碰壁,找不到出口,自然是一无所成。

而且多年折腾下来,也花了很多钱财,使得家财荡尽。

本渴望锦衣怒马还乡,却失望而归。

当初出走时的年少轻狂,经过几年在外游历的雨雪风霜,变成归来时的失意愤懑、落魄彷徨。

同乡的人们看到他败落的样子,更加得意,从背后议论到当面讽刺挖苦。

这无异于往伤口上撒盐,吴起的自尊心受到万点打击。

血气方刚的他怒不可遏,与乡邻们从口角纷争发展到肢体冲突。

最终,他咬牙切齿,新账旧账一起算,列了个死亡名单。

随之,将多年来欺凌、戏谑和嘲骂过他的三十多个同乡竟然都杀死,以彻底了断多年来的积怨!

吴起此举,不仅体现了当时人视荣耀为生命的血气,更体现了吴起极端的自尊心。

犯下如此大罪,显然家乡待不下去了。吴起被迫决定---仗剑闯荡天涯。

临走前,吴起和母亲诀别,刺臂发誓说:“儿子我如果不能成为卿相,就绝对不再回来。”

当时礼崩乐坏,社会动荡,也没什么国际刑警组织联网追缉,因而背负三十多条人命的吴起顺利外逃。

从此,他也在家乡留下了破家求仕、诛邻止谤的口碑。

2

到鲁国初露锋芒却被逼走

当时社会处于大变革大动荡时期,代表各阶级(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学者或思想家,都根据自身的利益和要求提出主张,著书立说,广收门徒。

社会结构急遽变化,将原本属于贵族最底层的知识分子—“士”阶层从沉重的宗法制羁绊中解放出来,在社会身份上取得了独立地位;而汲汲于争霸事业的诸侯对人才的渴求,更助长了士阶层的声势。

“士”可以经人推荐而担任官职。

与卫国相邻的鲁国被誉为“风华之邦”,是儒学创始人孔子的家乡,也是当时中原文化教育中心。

孔子曾经带领弟子去卫国多次传道授徒,停留共约十年,被国君待为上宾。

虽然孔子已过世,但是门生遍天下,孔子的后人子思辅政鲁国。因而儒家学说有“当世显学”之称。这在吴起的心目中就是出人头地,风光无限。

于是,吴起背井离乡,慕名到了鲁国。

曾申、公仪休等几位大儒在招徒授学。吴起遂拜在曾子门下求学,想以此出人头地。

天资聪慧,加之极强的人生目标感,吴起就象饥饿的人见到了面包,孜孜不倦,不负韶华读书忙。

鲁国浓厚的学术气息,正宗的儒学气氛,使吴起学习了儒家学术。从而也为此后一生注入了深深的儒家基因。

有一天,吴起收到从卫国送来的一封家书,告知他母亲去世了。

吴起顿时悲痛万分,想回卫国为母亲办理丧事。

可是转念一想,当初自己可是发过誓言不成卿相就绝不回的,而现在还没混出人样,回去的话太没面子了。于是他决定不回去。

儒家很讲孝道。曾子知道此事后,觉得吴起是个不忠不孝之人,深为鄙薄,立刻将吴起赶出学馆,并断绝师生关系。

于是,吴起得到了人生中的第三个恶名:母丧不临。

约千年后,唐代白居易在《慈乌夜啼》中写道:“昔有吴起者,母殁丧不临。嗟哉斯徒辈,其心不如禽。”

刚选择了出人头地的机会,却被逐出师门。这使吴起刚构筑的梦想瞬间化为泡影。

吴起再次感到社会对他深深的恶意,再次失意愤懑、面临抉择。

如今父母双亡,无家可归,在外更为师不容。功名之路,道阻且长,茫茫大地,何去何从?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再次陷入困窘的吴起,不断反思。

他逐渐意识到,儒学主张"德治"和"仁政",重视道德伦理教育和人的自身修养,但是“迂阔而远于事情”。儒家学说治世有用,但在乱世无用,不能成为自己建功立业之首选。

当时诸侯之间战争频繁,从事军事的智谋之士则总结军事研究制胜的规律,这一类学者被称为兵家。兵法就是用兵作战的方法,可分为权谋、形势、阴阳、技巧四类。

当时兵家的先驱已有孙武、司马穰苴等。

时代需要战争,战争需要兵家。

于是,吴起审时度势,侍奉于鲁国季孙氏门下,以求生存发展。同时,修习功业之学,学习兵法。

季孙氏是鲁国的三大卿家贵族(称为“三桓”)之首,凌驾于公室之上,长期掌握着鲁国实权。孔子曾经试图改变卿大于公的局面,但是在“三桓”强大的实力面前无法成功,最终自己还被赶出祖国。

靠近季孙氏,也就意味着靠近了仕途和权力。

吴起具有非凡的胆量和勇力,这从将三十多个同乡杀死就已证明,是个勇猛凌厉的角色,属于攻击型人格。但单打独斗只是匹夫之勇,而兵法,则不用亲自动手即可杀敌千万。

能把群殴、杀人提升为系统理论和艺术,这可不是一般武夫能达到的思想高度和境界;战争是政治的延续,只有政治能把集体屠杀变为合理之举。

吴起选择学习兵法似乎是个明智的职业选择。后来的人生轨迹也证明了这一点。

吴起选择兵学,完全契合当时社会的发展趋势,暗合了一个正在蓬勃兴起的市场需求。

当时鲁国儒家人才很多,兵家人才却很稀缺。于是吴起便有了优势,最后以兵家的身份步入仕途,在鲁穆公手下任职。

吴起已届而立之年,早已不是当年卫国那个志大才疏的狂妄少年。

公元前412年,强大的齐国发兵攻打鲁国。鲁君忧心忡忡,军事实力远不如齐国,而且朝中没有合适的将领可用。

鲁君想任用精通兵法的吴起统兵出征。

可是遭到了一些大臣的质疑,最根本的是:吴起的妻子是齐国人,若立吴起为将,他会不会出卖鲁国而帮齐国呢?

一心等待机会成就功名的吴起获知后,觉得这是一个难得的良机!

吴起觉得:如果休妻,不足以表明忠心;唯有杀妻,才能显示一心为鲁国的决心!

于是,他回到家,见到妻子,不由分说挥剑把其杀死。

然后,带着妻子滴血的人头去见鲁君。

鲁君在惊异之下,便下令用吴起为将,领兵迎战齐国!

于是,吴起得到了人生中的第四个恶名:杀妻求将。

能将相濡以沫的无辜妻子杀死,做为晋身的“投名状”,足见吴起的“顶级渣男”品性!

吴起临危受命,踌躇满志。

他将所学的儒学、兵法融合于实践之中。治军严于己而宽于人,与士卒们则同衣、同食、同寝、同行,爱兵如子,同甘共苦。

因而,军士们皆愿效死从命。

吴起知道齐军的实力远胜于己方,于是率军到达前线后,没有盲目的马上开战。

他首先向齐军表示了谈判的意向,并且向对方示之以弱,以老弱之卒驻守中军,给对方造成鲁军"弱"、"怯"的感觉,以假象麻痹齐军,骄其志,懈其备。

兵不厌诈,齐军果然中计。

随后,吴起出其不意,以精壮之军突然向齐军发起猛攻。

齐军仓促应战,伤亡过半。鲁军大胜。

吴起牛刀小试,初出茅庐第一战,扫除了多年的积郁之气。

之后,吴起再次为鲁将,打败齐军。

吴起两次大破齐军,功不可没。但这却让鲁国的一些王公大臣不安。

他们认为:

✘吴起诛邻止谤、杀妻求将,是为不仁;母丧不临,是为不孝。礼仪之邦鲁国自然不能重用这种人!

✘鲁国是个弱国,现在战胜了齐国,接下来必然会引起更多国家的挑衅!

✘鲁国和卫国是兄弟之邦,我们若重用卫国人吴起,就是背弃卫国!

显然,吴起这个异类,与鲁国的政治环境格格不入,不可久留。

于是,鲁君就解除了吴起的兵权,暗示他另谋高就。

(未完待续)

0 阅读: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