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因为感情路走得既曲折又充满故事性,而被大家记住,就像今天要说的这位主角严仁美一样。
她还没到二十岁就成了别人的媳妇,但结婚后没多久,她就跟夫家闹上了法庭。她下定决心,哪怕得背上被离婚的骂名,也得摆脱这段让人难受的包办婚姻。
她长得特别漂亮,被人叫做“上海滩头号美女”。听说有日本军官想娶她,还特地找人来提亲。为了拒绝这军官,她只能想出“已经结婚”这个办法。
她的婚礼真是别具一格,现场围在新人边上的,不是传统的伴郎伴娘,而是十个身材壮硕的安保人员。
严仁美的人生为何充满那么多波折?现在的她过得如何呢?
严仁美这名字里头有个“美”字,不少人可能第一反应就是,她打小就长得漂亮可爱,特别讨喜。
但实际上,这位被誉为“上海滩头号美人”的女子,小时候却是个连自己亲妈都瞧不上眼的“小土妞”。
严家在上海那可是大名鼎鼎的富贵人家。
严仁美的老爷爷以前给李鸿章当过助手,还在天津长芦盐务那里帮过忙,他参与了创立中国第一个银行——中国通商银行,并且是这个银行的第一把手。
严仁美的祖父接过了他老爸的生意,特别会打理钱庄,在金融圈子里面那可是大名鼎鼎。
那时候,严家手下有不少大生意,像源丰润、源吉、德源这些大银号,还有天津响当当的物华楼金子店、老九章绸缎庄,全都是他们家的。
严仁美的老爸是严家大房的头号孙子,老妈则是来自湖州南浔,那个有名的“四象”之首家族里的一员,具体是刘墉老先生的外孙女刘承毅。
那会儿,能称得上“象”的,都是家里钱财过百万的大户。刘家能坐上“四象”的头把交椅,那财力估计跟严家不相上下。
严家之所以点头答应了与刘家的婚事,主要还是因为瞧上了刘家的强硬实力。
两个大家族都是商界大佬,他们携手合作,以后家族生意肯定会更上一层楼,越来越旺。
因此,大家都盼着长孙夫人能给严家添个男丁,以后好接班管家,把家族事业发扬光大。
俗话说得好,“心里盼得越高,摔下来可就越疼”。
长孙夫人在怀孕八个月那会儿,突然间就生了大病,具体原因也不清楚。她一直高烧不退,结果孩子就早产了,是个女娃娃。
瞧着闺女那纤细的身材,头顶还光秃秃的没几根头发,刚当上妈妈的刘承毅忍不住放声大哭起来。
她真没想到,自己受了这么多苦,最后不但没盼来个儿子,反而生了个“瘦弱又不起眼”的早产孩子。
跟亲生爸妈的期望落空不同,严家老爷子对这个刚出生的小孙女,那可是打心底里疼爱得不得了。
老爷子搂着孙女,左看右看,心里头那个乐呵劲儿,越瞅越觉得高兴。他乐呵呵地跟儿子儿媳说:
别担心,别担心,小孩子刚出生那会儿,模样都不咋出众。咱们只要给这小丫头起个名字里带“美”字的,她以后肯定会越长越好看的!
因此,老爷子翻看着族谱,给这个大孙女定下了“严仁美”这个名字,盼着她以后能长成个漂亮又文雅的大家闺秀。
慢慢地,严仁美长到了2岁的年纪。
看到别人家2岁的孩子都长着乌黑亮丽的头发,严仁美的妈妈心里可真不是滋味,因为自家宝贝女儿头上还是光秃秃的,像个“小灯泡”。这事儿真让她犯了难。
那时候,大家都在私下里传着这样一个消息:
如果把头发全剃掉,据说新长出来的头发会更浓密。
因此在严仁美2岁前,她妈妈给闺女一连剃了7回光头,但闺女的头发还是像干旱地里的作物,又少又黄,根本长不好。
有一天,严家忽然来了位老爷爷,他穿着笔挺的西装和西裤。大人们喊来了严仁美,说让这位新来的爷爷给她瞧瞧身体怎么样。
没多久,严家就直接把严仁美交给了对方,让那人把严家的长孙女带到国外去生活。
没想到,那位穿着讲究西装的老人,其实是严仁美奶奶的亲哥哥。要是论起辈分,严仁美得尊称他为舅祖父。
这位舅姥爷早些年去了英国读书,后来还在那儿找了个英国老婆。他们俩都是干医生的,舅姥爷专门看小孩儿的病,他老婆呢,则是负责接生的妇产科大夫。
这一年,严仁美的远房舅祖父回到了他阔别已久的老家去探望亲人。
妹妹跟他说,她的大孙女眼看就要三岁了,可头发就是不怎么长,身子骨也比其他同龄孩子细小,想让他给看看,究竟是不是有啥不对劲的地方。
到了严家,一瞅见严仁美,舅爷爷的脸色立马就阴沉下来,他晃着脑袋开口说:
绝对不行!这样养孩子真不行!照这样下去,孩子可就被耽误了!
他向妹妹建议,把严仁美接到英国,由他亲自来照看一阵子。
那时候严家正好有件大喜事,严仁美的妈妈不久前刚生了个小男孩,全家人的心思几乎都放在小家伙身上了。因此,严家的长辈们很爽快地就答应了。
没想到,小仁美跟舅爷舅奶待一块儿没多久,体重就嗖嗖往上涨。不单是胳膊、小腿胖了一圈,就连小脸蛋也变得肉嘟嘟的。
一到英国,严仁美的变化真让人高兴,她不但个子窜了上去,就连之前那“光秃秃”的头顶,也渐渐冒出了乌亮的秀发。
她舅姥爷瞧见这场景,立马就给上海的严家拍了封电报过去。
严家一听到消息,乐得不行,根本不想浪费时间写信,立马就用电报给英国那边回了话。
于是,双方开始频繁地互发电报进行沟通。
以前发电报都是按字算钱的,从严仁美到了英国开始,到她跟着姑姑回到上海,这期间两边不知道发了多少封电报来回沟通。
严仁美渐渐长大后,家里的老人们总爱在她旁边反复提醒:
那时候,为了解决你的问题,可真是下了血本,电报费都不知道花了多少。
尽管发电报的费用挺高,但最后严家人对结果感到非常满意。
严仁美跟着从国外回来的姑姑回到上海,奶奶看着她一头乌黑的秀发,眼里满是疼爱,对她说:
行!行!这次咱们大丫,总算有点人样了!
六岁那年,严仁美碰到了她这辈子最难过的一关。
先是妈妈生完五弟还没满一个月,就突然离世了。紧接着,那个一直特别疼爱她的祖母,也离我们而去了。
很短的时间里,严仁美接连失去了两位至亲,这让她心里难过到了底,几乎每天都在不停地流泪。
幸运的是,太奶奶王氏这时候给了她温暖的关怀和安慰。
严仁美的曾祖父有三房妻子,大太太是童氏,也是严仁美真正的亲曾祖母,只不过她很早就离开了人世。
那两位小妾那时候还活着,一个住在宅子的二楼,一个住在一楼。因此,严家的人就直接管她们叫“楼上的老太太”和“楼下的老太太”。
而王奶奶,就是大家口中的那位“楼下老奶奶”。
王老太太这辈子没生下儿子,就只有俩闺女。俩闺女都嫁出去后,她觉得孤单,就把在天津的外孙女吴靖接到上海来,跟自己一起生活。
王家人瞧着小仁美先是失去了亲妈,后来又没了奶奶,真心觉得这孩子挺惨的。所以,他们就把小仁美接到了家里,打算让她和外孙女做个伴儿。
吴靖比严仁美大三岁,平时对严仁美特别关照,她俩姐妹情深,关系特别好。
一年后,吴靖就要踏入启秀女校的大门,开始她的学习生活。
这个学校规矩挺多的,得住在学校里。严仁美因为舍不得离开吴靖,就大哭大闹,铁了心要一起去上学。
就这样,7岁的小严仁美,跟着奶妈,还带了满满半车厢的生活用品,一块儿踏进了启秀女校的大门。
她特别钟爱阅读,特别是新知识,尽管严家已经请了私塾老师,但严仁美心里还是十分渴望校园的那种学习氛围。
上初二那会儿,我从小到大的好朋友吴靖,整出了一件“不嫁人的大事儿”。
严家上下对这事感到非常震惊,严仁美的老爸把吴靖那些不尊重长辈、不忠不孝的行为,一股脑儿地怪罪到“书读太多”上。
后来,严仁美的老爸让她别上学了,说“在家里学习也是一样的效果”,还直接告诉她,以后不许再给吴靖写信。
严仁美心里不服气,坚持要为自己辩解,她老爸看她这么倔,就提出了一个要求——
要是严仁美每门课都能考到90分以上,那就让她继续念下去。
科科要考90分,对那时候的严仁美来说,确实是个不小的挑战。
她那时候上的是中西女校,这是个有钱人家孩子上的地方,里面的老师大多是外国人,平时上课主要也是说英语。
严仁美从小就在家中接受启蒙教育,但她发现,仅仅是努力跟上老师的讲课节奏,就已经让她感到相当费劲了。
不过,为了能继续学业,严仁美真是豁出去了!
她每天晚上都会看书看到很晚,碰到不懂的地方就去问好朋友。结果到了期末考试,她真的每门课都考了90分以上。
看到女儿有了长进,严仁美的老爸却没有打算实现他之前的承诺,他一脸认真地跟女儿说:
别上学了!你都已经订婚了!
不久前,苏州的小马家找人去严家提亲,意思就是想让严仁美成为他们家的儿媳。
小马家在当地挺有钱,家里有饭店、米店、当铺这些生意,说起来也是家境很好。
有人给严仁美的父亲传话:
要是你愿意点头答应这门婚事,小马家啥要求都能满足你。
严仁美的老爸心里直犯嘀咕,纳闷对方怎么就这么火烧火燎地想要把自家闺女娶进门呢?
媒人跟严家老爷说,主要还是因为严家大小姐长得漂亮,人又好,既稳重又有教养。
另外,马家夫人病得很重,家里急着办这场婚事,想以此给她带来好运,盼她能好转。
严家老爷子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后,爽快地就点了头,同意了这门婚事。
在那个年代,大家都讲究“爸妈安排,媒婆牵线”,严仁美没法跟那时候的社会规矩较劲,只好点头答应嫁人。
老爸见闺女是真心想读书,就退了一步,答应她结婚后还能继续上学。
严仁美嫁到小马家后,他们家就开始好事连连,一个接一个地来。
马太太的重病竟然出乎意料地好了起来;紧接着,严仁美为小马家添了个白白胖胖的男娃;没隔多久,快四十岁的公公也迎来了一个小女儿。
严仁美嫁到小马家头两年,那真的是小马家最风光的时候。但好景不长,没多久严仁美就跟婆家人有了不和。
一方面,婆婆家坚决不让她再去上学,说“读书会让她没法好好带孩子”。
另一边,严仁美的老公马冠良,因为社会经验不足,在生活中碰到了一些不三不四的朋友,慢慢就变得跟那些有钱却品行不好的年轻人一样了,到处乱搞男女关系,行为很不检点。
严仁美是个思想开放的女性,她学了不少新东西,没法再容忍老公出轨,于是决定要离婚。
那个年代,女的要是离婚了,那可是件挺丢人的事。
很多人觉得,“离婚协议”和古代的“休书”没啥两样,一个女人要是被“离了”,哪还容易找到愿意娶她做老婆的人家呢?
尽管如此,严仁美还是铁了心要离婚,最后,这段由父母安排的婚姻只能无奈走向破裂。
直到太平洋战事打响,她还是一个人生活,没结婚。
严仁美有个干娘,叫盛关颐,她是晚清大名鼎鼎的商人盛宣怀的第五个女儿。
太平洋战争打响之前,盛关颐打算撤离上海。
这时候,她心里惦记着干女儿还没个安稳落脚的地儿,于是决定把新康花园15号那套房子腾出来,让严仁美住进去。
这栋洋房真的挺漂亮,盛关颐走的时候,只简单收拾了几件衣服,像生活用品啊、家具电器这些,基本都留给了严仁美。因此,严仁美特别喜欢住在这个地方。
快乐的日子总是过得飞快,严仁美还没顾上把孩子们都接过来团聚,就碰上一档子让她头疼不已的事儿——有个日本军官看上她了。
日本有个军官,名叫山本,他被严仁美的长相深深迷住了。于是,他就找个租房的借口,整天围着严仁美转,不停地纠缠她。
后来,情况变了,那个日本人居然找了个中国叛徒来当“中间人”,想促成某件事。
严仁美被日本人的恐吓吓得不行,从那以后,她打死也不去新康花园15号住了。那栋才装修完、特别漂亮的洋房,就这么被日本人给霸占了。
严仁美因为不想被日本人一直烦,就决定搬家。但不管她搬到啥地方,周围总是有日本人的眼线盯着她的一举一动。
之后,严家老爹得知了闺女的经历,感觉这事再拖下去肯定要惹麻烦,赶紧把家里的亲戚们都召集起来商量,看看严仁美这事儿到底该咋解决。
大家聚在一起商量了一番,最后都点头同意说:
要想不再被日本人纠缠,结婚算是条出路!
按照这个法子,严家老爷没多久就给闺女挑中了一门好亲事,就是小港那边的李家。
那时候,小港里头的李家,六公子李祖敏还没娶媳妇呢。
这小子挺有本事,是从光华大学经济专业出来的,现在自己开着一家火柴厂,绝对是个“未来可期”的人才。
两边父母见过面,都觉得挺满意。没想到才三个多月,严仁美和李祖敏就把婚礼给办了。
婚礼那天,严家和李家都怕日本人会来捣乱,所以特地让李祖敏的兄弟找了十位护卫来保驾护航。
看那老婚纱照啊,一眼就能瞅见,新郎新娘旁边没站伴郎伴娘,倒是十个身材魁梧的保镖特别打眼。
结婚后,严仁美和李祖敏过得特别甜蜜美满。
严仁美的丈夫走后,她仍旧很乐观,日子过得很规律。如今已经108岁了,但她的精神头还是特别足。
#百家说史品书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