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在两汉之际,佛教传入中国,自此以后在中国生根发芽,茁壮成长,甚至还逐步的中国化,“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生动地展现了佛教在我国普及的盛况,在中国还诞生了佛教四大名山。
宗教之事本该是神圣的,所谓“佛门清静”,僧人也该是慈悲为怀,清心寡欲,但是在中国的许多文学作品中都不乏看到和尚、尼姑骗财骗色、偷情,将寺庙当作风月场所描写,在《红楼梦》中就曾描写智能儿与秦钟行苟且之事。
和尚、尼姑等群体饱受非议,她们不能说完全无辜也是因为有坏人、坏事混迹其中,例如在民国时期,广州的尼姑庵表面上是修行之地,暗地里却大肆敛财,还一度成为达官贵人的“猎艳场”。
四大皆空,六根清净出家人男性称“和尚”,女性称“尼姑”。尼姑在传统印度佛教中成为“比丘尼”,而尼姑一词也是佛教中国化产物,在《比丘尼》传中记述了西晋时期彭城人静检剃发、受十诫,净检法师是我国有史记载的第一位女出家人,也被称为“中国第一比丘尼”。
尼姑们的处境伴随着中国历史中封建王朝对佛教的态度发生过很多的变化,但是终归对尼姑的大体要求没有改变,虽为女出家人依然要求要六根清净、四大皆空,即使是在女子地位低下的封建王朝,尼姑们也会受到尊重。
而尼姑们聚集修行和居住生活的地方就是尼姑庵,尼姑们的吃、住都十分简单,花销的金钱主要来源一则是香客们捐赠的香油钱,二来是尼姑们出门化缘所得来的钱财,再者就是尼姑们自己种植一些蔬菜,多半用来自己吃,剩下的或是会赠与香客或是贩卖。
尼姑们平常的生活更多的是打扫寺庙、打坐诵经,连出门化缘的时候都很少,这样的生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虽然生活单调、无趣,但确实也是出家人四大皆空、六根清净应该有的状态。
但是民国时期的那一桩桩丑闻就发生在本该圣洁的尼姑庵中,在这故事中的尼姑们没有什么看破红尘、六根清净,甚至比普通人的私欲还要大,她们在佛门清净之地变成风月场所,尼姑的身份成为了她们敛财的工具。
名妓变尼姑所谓“寡妇门前是非多”,尼姑庵毕竟是女子聚集的地方,她们的生活就格外的引人关注,很多心怀不轨的人就心生歹念,许多的达官贵人常常流连花街柳巷,腻了那些歌女、娼妓的刻意逢迎,想着追求新奇、刺激,便将目光锁定在了尼姑庵中。
民国时,广州有“七大名庵”其中小北的药师庵庵主名叫全赖,曾经是苏州名妓,后来被广州的一户富商看上,便嫁给了那人为妾,但是不久以后那人家中遭逢变故,全赖眼见形势不好,卷了钱财逃到了药师庵中。
那时的药师庵还是传统的尼姑庵,民国战乱,百姓们的生活都苦不堪言,尼姑庵中的尼姑们自然生活得十分拮据,纵然四大皆空,人的本性也总归是趋利避害,出手阔绰的全赖很受尼姑们的欢迎。
不久以后全赖就削发为尼,法号觉持,因为庵里的尼姑们仰仗着全赖带出来的钱财,全赖的地位很快地上升,甚至一跃成为了药师庵的庵主,全赖唤醒了那些本一心修行的尼姑们的私欲,这私欲一旦唤醒就如洪水猛兽,一发不可收拾。
在风月场所待了那么多年,全赖自然忍受不了清心寡欲的生活,况且她的老本行就善于揣摩男人的心思,来庵里上香的男人们不正常的眼神很快被她捕捉到了,她也产生了坏心思,并且付出了实践。
尼姑庵变“猎艳场”庵中很多尼姑都是被遗弃的女婴,被尼姑们捡来的,又或者是死了丈夫的寡妇被赶出家门,没有去的地方来到了尼姑庵,真正清心寡欲看破红尘的又有几人,因此在全赖的经营下,药师庵挂羊头卖狗肉,佛门清净之地俨然变成了风月场所,全赖成为了老鸨。
与花街柳巷的女人不同,一身素衣的尼姑们表现得出淤泥而不染,更加清新脱俗,全赖挑选出容貌尚佳的尼姑,不许她们打坐诵经,却教她们诗词歌赋、歌舞声乐,甚至让她们蓄发。
房间内的布置更是别致,冉冉升起的香薰使房间内云烟雾绕,传闻药师庵不仅有菜、有酒、有肉,售卖的价格比许多的风月场的价格还贵,药师庵无疑成为了富家子弟寻欢作乐的好去处。
药师庵逐渐出了名,许多达官贵人为进入庵内豪掷千金,全赖还故弄玄虚的采用“会员制”、“私人定制”要有钱、有名、有身份、有地位、有熟人介绍才能见到最年轻貌美的尼姑。
用佛门清净之地的杯装着青楼妓院的酒,而药师庵不仅成为了达官贵人的猎艳场,全赖等尼姑也借此大肆敛财。
而广州的很多尼姑庵见到药师庵从中获利,有些竟也效仿,做起了同样的勾当,那段时间广州很多的尼姑庵中都是乌烟瘴气。
在大革命爆发之前全赖见情况不对早早就和几个尼姑密谋卷钱逃跑,革命爆发以后,药师庵得到整改,虽然没有抓到全赖,但是停止了药师庵中的这场闹剧。
只是药师庵的事情败露以后,庵中的年轻尼姑们的生活都变得艰难不说还遭人唾弃,最终戚戚惨惨的在庵中度过自己的晚年。
小结:人的私欲是无穷大的,寺庙、尼姑庵一类青灯古佛本该是人们心中最纯净、最圣洁的地方,只可惜这样的地方被有心之人利用,将这圣洁之地搞得乌烟瘴气,其心可诛。
无耻的全赖、道德败坏的富家子弟、没有守住本心的尼姑没有一方无辜,全赖消失得无影无踪,被她祸害的其他尼姑承担了这些行为的后果,凄凉的结局也是令人唏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