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曾经是中国电商的盛宴,也是消费者的狂欢。每年的这一天,各大电商平台都会推出各种优惠活动,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和钱包。消费者也会趁着这个机会,买买买,享受购物的快感。
双十一的成交额,也成为了衡量中国电商和消费的重要指标。从2009年的5.2亿元,到2019年的2684亿元,双十一的成交额一路飙升,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世界纪录。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ab05bccf8dfc9ef400e73352d9532476.jpg)
然而,今年的双十一,却显得有些冷清。据媒体报道,今年的双十一,京东、天猫等电商平台都没有公布相关的成交数据,只是简单提及了用户规模和直播数据,没有任何实质性的交易额、GMV等数据。这与往年的热闹气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事实上,去年的双十一,天猫和京东就都没有公布各自的总交易量。这是否意味着,双十一已经失去了它的魅力和意义?双十一真的“凉了”吗?
电商平台的角度:转变战略,追求质量电商平台不再公布双十一的成交数据,有几个可能的原因。第一个原因,是电商平台已经意识到,单纯追求成交额的增长,已经不再符合市场的需求和发展。随着中国电商市场的成熟和饱和,电商平台的用户增长和市场份额都趋于稳定,再想通过打折促销来刺激消费,已经难以持续。电商平台需要转变战略,从追求数量的增长,转向追求质量的提升。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e44129404bda99026be840081ffd6ad2.jpg)
这就意味着,电商平台需要更加关注用户的体验、服务、品牌、创新等方面,而不是单纯的价格竞争。因此,电商平台不再公布双十一的成交数据,也是一种战略转变的表现,表明电商平台不再以成交额为唯一的评价指标,而是更加注重用户的价值和忠诚度。
第二个原因,是电商平台已经意识到,公布双十一的成交数据,已经不再有利于电商平台的形象和声誉。在过去的几年里,电商平台为了争夺双十一的成交额冠军,不惜采取各种手段,包括虚假宣传、刷单、炒作、恶意竞争等,导致了诸多的负面影响和社会问题。
电商平台为了吸引消费者,提前开启了双十一的预售活动,但是却设置了复杂的规则和门槛,让消费者感到困惑和不满。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4d62b202a699e44e0b924522b3b6de54.jpg)
电商平台为了提高成交额,大量使用了直播带货的方式,但是却存在着虚假宣传、价格欺诈、质量问题等问题,让消费者感到失望和上当。电商平台为了争夺市场份额,大打价格战,但是却损害了供应链的稳定和健康,让消费者感到担忧和不安。
这些问题,都给电商平台带来了巨大的舆论压力和社会责任,让电商平台的形象和声誉受到了损害。因此,电商平台不再公布双十一的成交数据,也是一种自我保护和自我调整的表现,表明电商平台不再以成交额为唯一的追求目标,而是更加注重社会的责任和影响。
消费者的角度:理性消费,追求品质消费者对双十一失去了兴趣,也有几个可能的原因。第一个原因,是消费者已经对双十一的套路和把戏感到厌倦和反感。在过去的几年里,消费者被电商平台的各种优惠活动所吸引,纷纷参与到双十一的购物狂欢中。但是,消费者很快就发现,双十一的优惠并不是看起来那么美好,而是充满了各种陷阱和隐患。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41f411e1017c0954309d72ed488bf737.jpg)
例如,消费者为了享受双十一的优惠,需要提前付定金、领券、加购、拼团等,但是这些操作都有着复杂的条件和限制,让消费者感到烦恼和无奈。消费者为了抢购双十一的商品,需要在凌晨零点准时下单,但是这样做却会影响消费者的睡眠和健康,让消费者感到累和压力。
消费者为了购买双十一的商品,需要通过直播带货的方式,但是这样做却会面临着商品的质量和售后的问题,让消费者感到后悔和不满。这些问题,都让消费者对双十一的优惠产生了怀疑和不信任,让消费者对双十一的套路和把戏感到厌倦和反感。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1b641c99d5bba7b0c58f898d374d2be6.jpg)
第二个原因,是消费者已经对双十一的购物模式感到麻木和无趣。在过去的几年里,消费者被电商平台的各种创意和玩法所吸引,纷纷参与到双十一的购物游戏中。但是,消费者很快就发现,双十一的购物模式并没有太多的变化和创新,而是重复和单调。
例如,消费者每年都要看到同样的直播带货的明星和网红,听到同样的推销和吹嘘,看到同样的商品和价格,感受到同样的氛围和情绪。
消费者每年都要经历同样的预售和抢购的过程,遇到同样的网络和物流的问题,收到同样的商品和服务。消费者每年都要面对同样的购物和消费的压力,承担同样的经济和心理的负担。这些问题,都让消费者对双十一的购物模式感到麻木和无趣。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d399b70e55e2664257cb669d98983b70.jpg)
电商平台和消费者之间的分歧和冲突,也导致了双方的互动缺乏信任和吸引力。电商平台为了吸引消费者,不断推出各种优惠活动和创意玩法,但是却忽视了消费者的真实需求和感受,让消费者感到被欺骗和利用。消费者为了享受优惠,不断参与各种购物游戏,但是却忽视了自己的经济和心理状况,让自己感到压力和负担。双方的互动,变成了一种无意义的数字游戏,而不是一种有价值的交流和体验。双方的互动,失去了信任和吸引力。
双十一,本来是一种电商平台和消费者之间的互动方式,也是一种消费文化的体现。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双十一已经变了味,失去了它的本质和意义。双十一,已经不再是一种购物的乐趣,而是一种购物的负担。双十一,已经不再是一种消费的创新,而是一种消费的惯性。双十一,已经不再是一种互动的信任,而是一种互动的冷漠。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28e22d84f80340c8cd77d078a2acb2ab.jpg)
双十一,真的“凉了”吗?这个问题,没有一个确定的答案。双十一,或许只是在经历一种转型和调整,或许只是在寻找一种新的平衡和出路。双十一,或许还有机会,也还有希望。双十一,或许还能重拾它的魅力和意义。
但是,要实现这一点,电商平台和消费者都需要做出一些改变和努力。电商平台,需要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提供更加优质和个性化的商品和服务,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建立长期的合作和信任。消费者,需要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进行更加理性和负责的消费,提高自己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建立健康的消费观和习惯。双方,需要从对方的角度出发,进行更加平等和尊重的互动,提高双方的价值和影响,建立和谐的消费生态和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