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作为五代十国的终结者,结束了唐朝以后五十多年的乱世纷争,使全国百姓有了休养生息的机会,历史的车轮再次回到了正轨,在赵氏子孙的经营下,宋朝拿下了经济最发达朝代的桂冠。
赵匡胤虽然开创了宋朝这个大公司,而且还独占所有股权,但是在他干得正得心应手的时候,确离奇死亡了,更为蹊跷的是公司股权“非正常”的转到了他的弟弟赵光义手中,自己法定的继承人没人继承皇位。
赵匡胤是怎么死的大家好我是你们的朋友骏马无疆驰骋五千年,在之前的文章《赵匡胤离奇死亡,砸缸救友的史学大家司马光是怎么记载的?》和《宋太祖赵匡胤死因祥解之斧声烛影》中我们分析了赵匡胤死亡的两种历史记载,今天我们更加深入的分析一下这个奇案,再结合符合逻辑的猜测,还原出赵匡胤“真正”的死亡原因。
开宝九年,宋太祖赵匡胤于深夜离奇死亡,第二天他的弟弟赵光义顺利登基称帝。正史《宋史·太祖本纪》和《宋史·太宗本纪》分别用九个字就录了这件事:“帝崩于万岁殿,年五十”、“太祖崩,帝遂即皇帝位”,对皇帝死亡这么重大的事件竟然没有任何相关记录,这不得不让人产生怀疑,赵匡胤的死亡背后肯定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只是事后被当权者人为的删除了。
1127年,金国灭亡北宋,国家动乱、战火纷飞,很多史籍资料销毁殆尽。李焘作为南宋的史官,凭借一己之力创作了《续资治通鉴长编》这本史学巨著,恢复了从宋太祖到宋钦宗之间将近200年的历史。在《续资治通鉴长编》中,李焘将文莹和尚和司马迁记录的内容全部采纳,文莹和尚的“斧声烛影”在前,赵匡胤崩后,司马迁记录的“赵光义进宫夺权”在后,这就使赵匡胤死亡事件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有开始,有过程,有结尾,一个谋朝篡位的阴谋渐渐浮出水面。
赵匡胤“被害”的嫌疑人如果说赵匡胤死亡事件是一个阴谋,他是被人杀害的,那么谁会是杀人凶手呢,谁具有最大的嫌疑呢?问题的答案当然就是刚刚登基称帝的宋太宗赵光义了。
皇帝去世,谁来继承皇位?按照已经传承了一千多年的“嫡长子继承制”来说,继位的肯定是赵匡胤的儿子赵德昭或者赵德芳,但是最终的结果却是“兄终弟及”,皇帝的弟弟夺走了皇权。赵光义既没有老皇帝的遗嘱,也不是老皇帝确立的储君,更不是老皇帝唯一的亲人,他的登基从情理和法理上来讲都是站不住脚的,赵光义实际上就是在“谋朝篡位”,所以说阴谋论的最大嫌疑人非他莫属。
从刑侦学的角度来看,赵光义也很符合嫌疑人的身份,作为赵匡胤生前唯一接触的人,同时也是赵匡胤死亡的直接受益人,他具有充足的作案动机和足够的作案时间:与赵匡胤饮酒过程中投毒;饮酒结束后回家等消息;赵匡胤驾崩后进宫夺权。
赵光义为什么要冒险“杀兄”唐朝末年,朱温在各路藩镇割据的节度使中杀出重围,统一了中原地区,建立了后梁,在此后的五十多年的时间里又经历了五次改朝换代,梁、唐、晋、汉、周悉数登场。这些朝代为什么都是短命鬼呢?主要原因还是末代皇帝年龄小难以控制政局,朝中重臣功高盖主一呼百应,赵匡胤的逆袭就是按照这个套路,抢了后周柴氏孤儿寡母的天下。如果按因果报应论来说,赵匡胤被杀也在情理之中,是老天爷要惩罚他。
赵匡胤建立宋朝是在公元960年,那时候他的年纪是33岁,他死的时候是公元976年,按古人虚岁来说,他当时是50岁。
公元976年,赵匡胤长子赵德昭26岁,四子赵德芳18岁,也就是说在赵宋刚刚成立的时候,有资格成为帝国接班人的人一个10岁,一个2岁,都是未成年人,难堪重任。
赵匡胤根据前朝经验,通过“杯酒释兵权”解除了朝中功臣们的兵权,防止了再一次“黄袍加身”的出现。但是孩子们年纪尚小,如果自己战死沙场或者意外死亡,再次出现“幼主登基”,很难保证大宋的江山不被别人窃取,所以当时赵匡胤是有将二弟赵光义立为接班人的想法的。
史书记载,赵匡胤与当时的丞相赵普有过相关的讨论,赵普反对才没有明确赵光义的储君身份。虽然赵匡胤没有立赵光义为法定的继承人,但是他还是任命赵光义担任开封府尹,也就是首都市长,按照五代十国的惯例,担任首都市长的人就有可能成为帝国的接班人。后来赵光义登称帝,狠狠的整了赵普一顿,差点将他杀死,估计是在发泄对赵普的怨气呢。
我们应该相信,从宋朝建国伊始,赵光义就认为自己会是国家未来的接班人,朝中大部分的大臣也持有相同的观点,再加上赵匡胤迟迟不立太子,又不断提高赵光义的身份地位,这就更加坚定了赵光义的信心。
随着大宋王朝的茁壮成长,王朝的法定继承人也在成长,眼看着赵德昭和赵德芳都成年了,赵匡胤身体依然健壮,依然驰骋沙场,依然没有立储君。这个时候,赵光义成为帝国接班人的认可度越来越低了,有成年的儿子,而且非呆非残,谁会将皇位传给弟弟呢?
苦苦等了十六年的赵光义终于按耐不住了,再等下去自己当皇帝的机会更加的渺茫,一不做二不休,索性......
赵光义动起了杀机。
赵光义是怎么“毒杀”兄长的除了“斧声烛影”中赵匡胤被斧头砍杀,血溅窗棂这种杜撰的桥段外,大家普遍认为赵匡胤是被弟弟赵光义用毒药害死的,毕竟赵老二施毒害人的案例太多了,让人不得不相信他就是那个元凶。
乾德三年,蜀后主孟昶被押解到开封城,赵光义到郊外迎接孟昶并摆宴席为孟昶接风,七日后,孟昶暴毙,死因不详;
太平兴国三年,宋太宗霸占了南唐后主李煜夫人小周后,李煜写下了"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的千古绝句,宋太宗知道后,在李煜生日那天赐给李煜美酒一壶,然后李煜就安详的踏上了黄泉之路。
瑞拱元年,吴越王钱俶暴毙,他的死亡《宋史》是这么记载的:“会朝廷遣使赐生辰器币,与使者宴饮至幕,有大流星堕正寝前,光烛一庭,是夕暴卒,年六十。”
用毒是赵光义的善用手段,并且他的身边就有一位专业的施毒高手,太医院的御医程得玄。文献记载程得玄善医术,精通各种药性,对于配个毒药杀个人这种事情当然是手到擒来。事发当晚,程得玄深更半夜在晋王府门口徘徊,除非“精神错乱”,要不很难解释他的表现。赵光义带领进宫三人组前去夺权,在皇宫门口程得玄更加语出惊人:“便应直前,何待之有”,一个小小的医官,如果没有事前准备,怎敢说出这么大逆不道的话?
在赵光义蓄意已久的前提下,此刻我们可以还原出赵光义“毒杀”赵匡胤的过程:
首先,让专业的医师程得玄配制毒药,以备适当的时机投毒用;
其次,买通宫中的宦官,比如王继恩等人,有重大的消息要首先报告晋王;
然后,机会来了,皇帝哥哥让他去宫中饮酒,赵光义在饮酒过程中将毒药偷偷放进赵匡胤的酒杯中,酒会结束后回家等消息。
最后,内线王继恩来报信,赵光义带着事前准备好的人手,包括但不限于王继恩、程得玄等人强闯皇宫夺取政权,如果只有他们三人进宫,宋皇后绝对不肯束手就擒。
从赵光义一方来看,事情发展的非常顺利,一切都按计划发展,甚至比计划的还简单,就这样轻轻松松的夺取了皇权,当上了“朝思暮想”的皇帝。
赵光义“杀兄”的辅助证据赵光义“杀兄”的过程分析完了,接下来通过宋太宗登基后的一系列表现,从侧面印证一下,他是不是“阴谋夺权”的。
封赏“功臣”:
宦官王继恩被封为剑南西川节度使;
医官程得玄被封为刺史。
清除“异己”:
“义社十兄弟”帮助赵匡胤打下江山,当时李继勋和杨信手握兵权,赵光义上位后,解除了李继勋的兵权,随后李继勋离奇死亡;赵光义去杨信家里“做客”,第二天杨信身故。
“亲人”离世:
太平兴国四年,赵匡胤长子赵德昭用水果刀“自杀”了;
太平兴国六年,赵匡胤四子赵德芳一觉没有醒来,“寝疾薨”;
太平兴国七年,赵匡胤和赵光义的同母弟赵廷美“忧悸成疾而卒”。
上述就是与皇位“争夺”相关人员的下场,其中的玄机,自己脑补去吧。
结束语历史都是人记录的,都会有自己的倾向,尤其是记录当朝史,有些内容不便写明,但是后人撰写时又不明就里,所以看历史不仅要看表面,更要思考事件背后的事情,只有逻辑通了,历史才能成为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