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展示了“无人操作船”(NOMARS)计划中的首次海上加油测试。
两艘无人水面舰艇(Unmanned Surface Vessels,USV)“游骑兵”号(Ranger)和“航海家”号(Mariner),在现场展示了最初为该计划设计的任务:可长时间续航的无人操作船。根据DARPA的说法,该设计的优势包括“尺寸、成本、海上可靠性、海况适应力以及抵御敌方行动的能力,例如隐身考虑和抗篡改性等”。
无人操作船(NOMARS)的概念设计图/《防务报道》引用图海上无人加油
“航海者”号与“无畏者”号在进行首次海上加油测试/《防务报道》引用图美国国防部表示“该团队在航行中演示了系统所有部分的CONOP(操作概念),包括由舰上系统自主控制其加油探头转移到‘游骑兵’号上并完成对接,最终成功将代替燃油的水输送到‘游骑兵’号上”,“这是该系统的第一次水上测试,操作部分的所有演示都很成功。塞尔科公司(Serco)是建造“无畏者”号的主要承包商,旨在将其建造为一艘低成本、无人操作的船只,能够在海上停留数月或数年,且维护需求最小。这艘210吨级船只的具体任务集尚不清楚。然而,它可能会携带“在战术上有用的重要有效载荷”,DARPA进一步表示“目标是通过集成分布式混合动力发电、吊舱推进器和大容量电池来实现超可靠性目标”“无人操作船的一个关键理念是‘优雅老去’,它允许单个设备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失效,通过具有足够的系统冗余,在海上航行一年后,能够以至少15节的速度满足整个系统的要求。”各国发展水平评析
美国:在海上无人加油船领域处于领先地位。上述DARPA的无人操作船计划展示了其在该领域的先进技术和研发实力,体现了高度的自主性和系统集成能力。中国:近年来在无人船技术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已相继突破船舶感知、决策等智能航行关键核心技术,部分指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在海上无人加油船领域也有积极探索和实践,一些实验性的无人加油船已经开展了相关测试和应用,展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例如,采用三体船型的某型实验性无人加油船,具备在复杂岛礁海域为舰艇编队提供燃料补充的能力,体现了我国在无人船技术与实际应用结合方面的创新成果。欧洲:欧洲各国在海上无人加油船的发展上也较为积极,如英法等国通过合作研发,侧重于提升无人加油机的环保性与隐身性,以满足欧洲海军在特定作战需求下的补给要求。此外,欧盟也投资开展了相关的科研项目,推动无人船技术在军事和民用领域的应用,但整体发展速度相对美国而言稍慢,且在项目推进过程中需要协调多国的利益和技术标准。对未来海上作战领域的影响
提升作战效能:无人加油船能够在不依赖人工干预的情况下,为作战舰艇提供及时、高效的燃油补给,大大延长了作战平台的续航时间和作战半径,使作战部队能够在更广阔的海域展开行动,增强了海上作战的灵活性和战略威慑力。降低人员风险:在复杂危险的海上作战环境中,减少了人员直接参与加油作业的风险,避免了因恶劣天气、敌方攻击等因素对人员造成的伤亡,同时也降低了对舰艇人员编制的需求,提高了海军作战的效费比。增强作战隐蔽性:无人加油船的隐身设计和自主航行能力,使其在执行加油任务时更不容易被敌方发现,提高了作战行动的隐蔽性和突然性。推动作战理念变革:无人加油船的出现促使各国海军重新审视和调整海上作战理念与战术运用,更加注重无人装备与有人装备的协同作战,以及基于无人系统的分布式作战模式。未来的海上作战可能会更加依赖无人装备的支持,形成更加智能化、网络化的作战体系。促进装备技术发展:海上无人加油船的研发和应用涉及到众多前沿技术,如人工智能、自主导航、通信技术、能源动力等。其发展将带动相关技术领域的不断进步和创新,推动整个海军装备技术向更高水平发展,同时也为其他无人作战平台的研发和应用提供了借鉴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