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神仙居》作者:朱丽华

黄河文化 2022-10-17 21:24:54

《…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有些地方会不由自主地,深藏在厚厚的尘封记忆里,那神秘、那壮观、那迷茫、那梦幻般的烟云……,即使过去多少年,也会偶然出现在梦境之中,比如——神仙居,那梦幻般的美,真的让人一辈子也难以忘却。

神仙居古时候不叫神仙居,被称为韦羌山或天姥山,其位于浙江省仙居县白塔镇和淡竹乡境内,北接天台山。其名神仙居的来由,缘自北宋的宋真宗。宋真宗曾游历此地,大悦道:“洞天名山屏蔽周卫,而多神仙之宅也”皇帝即使随口一说,那也是圣旨啊!之后就以神仙居之名,一直沿用至今。神仙居古典很多,唐朝诗仙李白的一首《梦游天姥山吟留别》描写的就是此山而流传千古。以至在乾隆年间县令“何树萼”亲笔题刻的《烟霞第一城》更使得神仙居名扬天下。

那年春节,我和女儿先游历雁荡“三绝”之后去了神仙居。初五哪天淅淅沥沥下了一个通宵,第二天凌晨还没住下,我担心去不了神仙居了。女儿说:“人家说神仙居最妙的景色就是在雨中,云海雾岚,迷若幻境,犹如仙境一般。”我一听自然来劲了,连催女儿马上出发。小雨霏霏,天地一色,南方的冬天犹如北方的秋天,不甚很冷。沿路也不知穿过多少个邃洞,汽车在大山中迂回穿梭,着实让人惊叹不已。透过雨帘,群山一碧如洗,远峰淡淡几点黛痕,隐隐绰绰在谜样的云层里起起伏伏,很难说是峰在动还是云动,让人迷茫不已,感觉就像进入梦境一样。

大约二个来小时,终于到了神仙居景点北大门。进门直接进入“西罨慈帆”景区。夹道锁翠萦碧,林木葱郁,沿着曲曲折折的石板道盘桓而上,一路上山溪潺潺往下奔腾。转角处一块游览图提示,危峰乱叠,崎峭怪嶂,如羞女峰、如观音、如如来、如睡美人、如将军岩、如神笔画天,等等等等,任凭您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今天烟雨濛濛,莫想看清各峰的真面目。虽然有点遗憾,但另有一番方外之韵味——云海。浓淡交融的云雾缓缓地升腾萦回,在群山间缠缠绵绵,缥缈往复,宛若天地间蒙了一层薄薄的轻沙,遮遮掩掩,一切都显得那么的神秘,令人遐想无穷。

大约个数小时到了北海索道,在缆车里只看见外面白茫茫一片,犹如混沌初始,盘古还未开辟天地。或许蒙雾的玻璃的缘故吧,更增加了一层谜幻懵懂,反正什么也看不见,幸亏很快就到了北海索道终点——下来这段路即是“佛海梵音”亦被称为“般若道”。自此开始都是在悬空栈道上步行,这一段数公里(大约一千五百多米吧)木石交错的栈道,悬空在绝壁陡峭的半山腰间,往下看有的地方深不见底,有恐高症的紧贴山壁,不敢靠近栏杆边上,可见势山有多么崎峭了,说它插云霄一点不为过也。顺着栈道依次行走在六道景点:一“菩提道.画屏烟云;二:般若道.佛海梵音。三:因缘道.千崖滴翠。四:观音道.犁冲夕照。五:无为道.天书蝌蚪。六:飞鹰道.风摇春浪。这六道景点,美是美!可正真要对号入座,那可不是容易的事,尤其是烟雨濛濛的天气,有的景点过了还不知道呢。只缘身在迷蒙中,云深不知是仙宫。

让我们回过头来说,一出北海索道口,一个小拐弯步入了悬空栈道,先步入了“般若道.佛海梵音”,着眼望去,万峰在云雾中虚谷无相,细细的风雨之声,好似梵音在空蒙的山峦间缭绕。据说,有缘者能看见佛祖端坐崖上,众佛环围。可眼前烟雨濛胧,白雾浩缈,万物似有若无,得心诚臆想,方能感受到,佛祖在浓浓的篆香(云烟)中祝福众生。我的佛缘浅薄吧,眼睛睁大到极处,也没看见佛祖宝相。雨下个不停,人犹如在云雾中穿行,慢慢沿着“北海”景区前行,到了“因缘道~千崖滴翠”。“青峰如屏高插天,千崖积翠生云烟。悬空栈道通仙境,遥看仙女云中翩。”景也!情也!层层叠叠,翠色可餐,尤其是在濛胧的雨帘中,美得人目瞪口呆,难描难叙。

栈道悬挂在参差凹凸的绝壁上,或随山势凿道,或悬空架木。湿漉漉的石阶,得小心翼翼地迈步。前面隐匿在浓雾中凸壁,濛胧中路好像已到尽头,待近一个急转弯,天路(栈道)又豁然在云层里蜿蜒。我女儿在后面拍了一张照,我的好像身在云中慢悠悠地飘逸,这张照片至今不舍得删去,太不可思议太梦幻了。

站在悬空的栈道上,周围的景色一览到底。结义峰、情侣峰、观音峰,侧看又似倚天剑……。一峰峰,一崖崖,奇峭怪嶂,千黛林立,万崖飞翠,数不清的神似而非的怪嶂,凭您天马行空去对号入座,奇也、险也、怪也!:“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又暝”真的!神仙居的奇境,一如李白神奇的妙笔,令人迷花如乱,如梦如幻。您看那云腾雾翻,浩浩荡荡,诸峰若隐若现,时而山巅雾淹,时而峰腰云吞,转眼混沌初始,少顷峰尖微露,似碧螺?似槎棹?飘啊!旋啊!绕啊!神出鬼没,莫测所以,用言辞莫能尽描。尤其到了如意桥时,整座桥罨没在云雾之中,侧面看去,游人好似在云中漂浮而行。过了一桥又一桥,转了一峰又一峰,沉迷在梦幻中的母女俩,不知不觉已来到了“南海索道”。

意犹未尽的下了南海索道出口,还有一段个数小时的下山小路,被称为“淡竹听泉”,果然景如其名,不负诗情画意。曲折蜿蜒的石径鸟道,一路溪流潺潺,小涧淙淙,壁泉涓涓,飞瀑轰隆。篁竹夹道,摇翠弄碧,宛若在向客人道别。一路雨声,风声、竹声,水声,伴随湿润润的清香,迷也!醉也!意犹未尽,“这条下山路再延长一点就好了”。女儿咯咯的笑声里,明显含有别意,怎么听着里面有“老顽童”之意?没错!我越老越贪玩,再说能怪我吗?神仙居不也得承担一份责任吗?。

抄袭必究,版权所有,图文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  者  简  介:朱丽华,79,汉,原籍上海,现住青岛市北区。

0 阅读: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