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近几十年来,变应性鼻炎成为不可忽视的世界性健康问题,我国成人变应性鼻炎患病率为17.6%。因为城市化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容易暴露于各种变应原,变应性鼻炎患病率逐年上升。变应性鼻炎的患病率可受到许多条件影响,如遗传因素、精神因素、接触变应原等。
一、变应性鼻炎的症状反复无常,常被误诊漏诊,造成患者生活质量下降
1、定义及分类
变应性鼻炎又称为过敏性鼻炎,指特应性个体暴露于变应原后,由免疫球蛋白E(IgE)介导的一种鼻黏膜变态反应性疾病。此过程释放炎症介质,由多种免疫活性细胞和细胞因子共同参与。临床症状表现为鼻痒、喷嚏、鼻分泌亢进、鼻塞等,体征为鼻黏膜苍白、充血或浅蓝色,下鼻甲尤为明显,鼻腔常见水样分泌物。
可产生一系列伴随症状如,眼部症状:眼部红肿、偶发乳头样反应等;皮肤症状:皮炎、湿疹等;肺部症状:喘息、胸闷、咳嗽等。变应性鼻炎可诱发变应性鼻窦炎、支气管哮喘、分泌性中耳炎等。虽然变应性鼻炎不会影响生命安全,但是由于反复发作或者失治误治,可造成生活质量下降,甚至产生精神心理疾病。
研究表明,抑郁症在中-重度持续性变应性鼻炎患者群中发病率较正常人高。从三方面对变应性鼻炎进行分类。发病时间:季节性、常年性、偶发性;发作频率:间歇性和持续性;严重程度:轻度、中度、重度。在某些地区,由于地理环境和气候的影响,难以应用变应原进行分类,可有混合性变应性鼻炎:随着季节进行性加重,常年有症状。
变应性鼻炎分类方法是具有局限性的,我们进行优化的同时,要考虑到患者的实际情况和所处的地域环境。儿童变应性鼻炎因为主诉及症状一般为家长代述,患儿主观感觉不明确,常常被误诊或漏诊。现如今,生活条件较从前优越,饮食多肥甘厚味,导致过敏体质人群所占比例逐渐增加。对于儿童患者,我们更应该加以重视,及早地发现、诊断并加以治疗。
2、发病机制
本病发病机制属于Ⅰ型变态反应(也称为Ⅰ型超敏反应),但涉及多种细胞及细胞因子。机体受到变应原刺激后,随即产生IgE抗体与肥大细胞结合,立即进入“致敏”阶段。当变应原再次进入机体,经抗原体层细胞处理过的变应原立刻与吸附在靶细胞上的IgE抗体结合(桥连),致使肥大细胞发生“脱颗粒”。
最后由速发相脱颗粒和迟发相脱颗粒释放各种化学物质作用于鼻黏膜的神经、毛细血管、腺体,引起明显的组织反应。出血小板与变应性鼻炎速发和迟发相反应有关,并且参与呼吸道重塑。血小板可影响结构细胞和干细胞在异位组织中的生长和分化,血小板会对损伤后的鼻黏膜造成影响。
PM激活中性粒细胞和嗜酸粒细胞、诱导Th2和Th17介导的免疫应答,PM2.5导致T辅助细胞失衡和鼻黏膜的氧化应激。现代医学认为CD4+T淋巴细胞参与变应性鼻炎发病过程,此细胞可分为Th1、Th2、Th17、调节性T细胞及“Th9细胞”亚群。
3、解剖及生理特点
儿童生命开始后,始终处在生长发育中,生理与病理特点都在不断地发育完善中,具有幼儿独特的特点。儿童面部颅骨正处于发育阶段,较之成人而言相对不成熟,所以儿童时期鼻腔较为短小,就会导致呼吸时鼻腔内气流阻力增大。
而且,儿童除了鼻腔相对狭窄以外,鼻内绒毛也较为稀少,鼻内黏膜稚嫩薄弱,并且布满了丰富的血管、淋巴管,这样的鼻腔内部结构,使得儿童鼻部易感染炎症,导致鼻内黏膜充血,进一步使鼻腔阻塞。
4、危险因素
目前全世界至少有5亿变应性鼻炎的患者,且每年都在不断增长,其发病与遗传因素、社会环境、生活环境有密切的关系,若经常发病,鼻黏膜长时间水肿,可导致鼻息肉、鼻窦炎等疾病,严重者致血氧饱和度低,影响呼吸,进而出现疲倦、头晕、生长迟发育缓、记性差等症状。
更有研究显示,变应性鼻炎与哮喘有“同一个气道,同一种疾病”的说法,两病具有紧密的关系,同属呼吸系统疾病。变应性鼻炎并不是单一致病因素引起的疾病,而是内、外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内因主要指患者的特异性体质,如家族过敏性疾病史。外因主要指环境污染、饮食的偏好以及生活习惯的改变等。
随着社会发展,上述危险因素增多,各类变态反应性疾病的患者都在逐年增加。变应原是诱发本病的重要因素,环境中可见的主要有以下4种:吸入性变应原(花粉、冷气、草木、螨虫、动物皮毛等)、食用性变应原(主要是蛋白或糖蛋白)、注射性变应原、接触性变应原等。日常生活时规避接触变应原,可有效地控制和预防变应性鼻炎的发生与发展。
二、中医对变应性鼻炎有怎样的认识?其病因有寒与热的区别,还需了解
人与自然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自然界中的五运六气对人体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若其变化超出机体所能适应的最大限度,不及、太过、胜复、失治都可以产生疾病,除患者的体质因素外,季节的更替也对其有着重要影响。历代医家大多认为鼻鼽的发病原因多与寒邪致病有关,寒邪循经上扰于肺,津液遇冷则流溢为涕。
鼻塞流涕不断,病因有寒与热的区别,其中鼻流清涕不断,多属于脑冷、肺寒所致。除此之外,亦有医家认为其与肝脏感寒,复感于肾有关。许多医家亦提倡火热致病学说,认为不管外感火热或是内生痰热,都可影响肺主宣肃的功能,脏腑失职,导致水液代谢失常,进而产生清涕。
亦有医家提出鼻鼽多与肾虚失养有关,肾虚则失于摄纳,导致肺气不足。肺窍开于鼻,脾肾各为先天、后天之本。所以,鼻鼽的发病与三脏的盛衰有着重要联系。鼻鼽临床上以肺脾两虚证多见,脾为肺之母,脾病及肺,故两脏虚损往往同时存在。
脾虚湿滞,化为痰饮,上壅于肺,导致肺气失于宣降,寒湿停聚于鼻而发病,又因湿邪迁延难愈,极易反复,难以从根本上治愈。“伏风”是鼻鼽病机的关键,在临床观察中风痰束窍证变应性鼻炎患者偏多,其中风指伏风;痰分“有形之痰”,以及“无形内伏之痰”,其中风痰内着脏腑经络,发生鼻鼽。
三、中医如何治疗变应性鼻炎?了解中医外治法,帮患者摆脱疾病的困扰
1、针灸
鼻鼽的针灸治疗是在中医理论指引下,通过辨证论治、脏腑、八纲与经络辨证相结合而进行的。阳明经的经脉运行通过鼻窍,所以将督脉和阳明经穴作为临床选穴的依据,再根据不同症状辨证添加配穴。针刺治疗过敏性鼻炎安全有效,在疗效的长期性方面相对于西药有更加明显的效果。
针刺治疗鼻鼽能明显缓解症状,尤其在鼻塞、鼻痒等方面立竿见影,而疗效长久需要坚持一定的治疗周期,通常为4周或以上。对于鼻鼽的治疗应看重“调和诸脏”,选穴应调整脏腑虚实为主,同时重视调畅气血,遂选取合谷、太冲为主穴,配合多气多血之阳明经穴(迎香、禾髎、足三里等),使气血和调,邪自难生。
2、穴位贴敷
穴位贴敷治疗鼻炎其毒副作用小、疗效确切再配合中药、针灸更能够提高临床疗效。选穴多取背腰部膀胱经的背俞穴,可以起到通阳健脾、益肺补肾作用,符合鼻鼽病机,可以在治疗疾病的同时增强抗病能力。采用冬病夏治穴位贴敷诊治过敏性鼻炎效果明确。通过观察三伏天穴位贴敷来治疗过敏性鼻炎,证明了其近期疗效低于针刺效果,但长期疗效胜于针刺。
3、穴位埋线
穴位埋线为现代针具创新后出现的新型刺灸方法,经过多年临床运用及研究,证明其效果明确,作用持久。因其植入时既可获得针感,又有可吸收羊肠线的长期刺激作用,故能取得短期速效和长期续效的作用。穴位埋线可以调节气血平衡,从而增强鼻腔黏膜免疫、提高人体免疫功能,特别适合本病反复发作、慢性迁延的治疗难点。
要根据过敏性鼻炎发作期、缓解期确定不同治疗方案,发作期以治标为主,应祛风散寒、宣通鼻窍(迎香(双)、印堂、合谷(左)为主穴);缓解期宜理气健脾,化痰祛瘀(曲池(双)、足三里(双)为主穴),同时强调补肾纳气在整个治疗过程中的重要性。
4、小儿推拿
小儿推拿既可能治病,又可以保健,在通过增强小儿的自身免疫能力,促进孩子生长发育,具有疗效显著、无副作用、绿色安全等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通过对鼻炎的深入研究及小儿推拿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观察后,打破“一证一方”的思维,总结基本治疗原则为:宣肺通窍(基础方:头面四大手法、揉迎香穴、上迎香穴黄蜂入洞,扳鼻梁,擦鼻旁)临床疗效显著。
结语:中医治疗本病具有明显优势,有比较完善和独特的理论体系。临床研究表明,无论是中医内治法还是外治法均可产生明显的临床疗效,尤其在缓解患者症状、调节体质、减轻毒副作用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由于此法经济方便、安全性高,所以在临床上患者依从性较强。对患儿家长进行过敏知识的普及,让其了解过敏疾病的病因病机,配合医生治疗。
剖析的很在理,可惜缺药方[哭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