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你的阅读,友情提醒:本文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适请线下就医问诊。
下午2点,省人民医院的急诊科一如既往地忙碌。正在外科门诊带教学生的肝胆外科王主任,接到了一位急诊床边会诊的邀请。他迅速走进诊室,看到一名中年男子正捂着肚子坐在病床上,脸上写满难忍的痛苦。
患者刘刚(化名),52岁,是一家工厂的技术监督员,家住郊区。他面色蜡黄,身体瘦削,虽然用力捂着肋下,却难掩冷汗直流。旁边的妻子紧张地向医生诉说:“医生,他今天凌晨肚子痛得厉害,后来又开始发烧。早上再拖下去就受不了了,我才把他拉到医院……我们以为是胆囊炎,谁知道他体检一直挺健康的呀。”

“疼痛主要集中在哪个部位?什么时候开始的?有没有反胃、恶心,最近是否吃了什么特殊的东西?”王主任列出了一系列关键问题。
“疼主要在右肋下面,有点向后背放射,也有点恶心。”刘刚虚弱地回答,“最近没有吃什么特别的东西……不过我们家爱吃凉拌生菜,这几天吃了不少。”
“凉拌生菜?”王主任的眉头微微皱起。他听出了关键线索。他向病例中补充——疑似胆管炎或肝脏病变,需排查寄生虫感染相关可能。
影像检查揭示“破坏者”的踪迹紧急检查:超声中发现异样为了进一步了解刘刚的病情,王主任安排了彩超检查。当探头移到刘刚右上腹肝脏位置时,超声医师深吸了一口气:“这里不对劲!患者右叶肝实质内存在一个约6厘米的囊性病灶,形态不规则,像‘蜂窝’一样,内部可见混杂回声,疑似寄生虫感染或其他脓肿性病变。”
这时,家属焦急地问:“严重吗?他这是得了什么病?”
王主任凝重地看着影像:“初步怀疑寄生虫感染引起的犬复殖吸虫病,俗称肝吸虫感染。这个病在我国的南方沿海地区较为常见,尤其喜欢吃生鱼片、生菜或喝未经干净处理的生水的人,要马上确诊再治疗。”

为了进一步明确,他随即为刘刚安排了血液检查和肝功能化验,以及更高精准度的寄生虫抗体特异性检测。实验室结果很快传来——刘刚的肝吸虫抗体呈阳性,结合影像表现,确诊为肝吸虫病,导致肝实质局部寄生虫性坏死和异物肉芽反应。
“王主任,这种虫子能让肝脏变成这样?它到底是什么怪物?”妻子一边担忧,一边质问。
王主任拿起手机,翻出一张显微镜下寄生虫的图片,递了过去,“这就是惹祸的‘肝吸虫’,一头头麦粒大小的扁虫,看似微不足道,却可以在人的胆管和肝脏中扎根,严重时引发炎症、坏死,甚至有癌变的风险。”
什么是肝吸虫?你可能没听过,但它或许已经找上你1. 肝吸虫是什么?肝吸虫(Clonorchis sinensis),又名“华支睾吸虫”,是一种寄生虫,常见于淡水鱼、螺类甚至生长在淡水中的某些植物(如生菜)中。其幼虫阶段进入人体后,会顺着胆道爬入肝脏胆管,引发肝胆系统的损害。
王主任特别提到:“肝吸虫病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十分普遍,比如中国长江以南的广东、广西、福建地区,饮食习惯不良的人尤其容易中招。”
根据WHO(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全世界至少有3500万人感染肝吸虫,其中每年约有1500万人因肝吸虫引发并发症而出现严重健康问题。
2. 它对人体的危害有多大?肝吸虫并不只是一条“偷肝油水”的虫子,它能引发一系列疾病,甚至严重威胁生命:
急性阶段:寄生虫侵入早期可能引起胆管黏膜脱落、胆汁排泄受阻,诱发胆管炎或急性疼痛;慢性阶段:寄生虫长期存在会导致肝纤维化、局部坏死,甚至诱发胆道癌(如胆管癌);全身反应:虫卵和死虫体的代谢产物可能诱发发热、嗜酸性增高等过敏反应。
研究显示,长期慢性肝吸虫感染患者,患胆管癌的风险是普通人群的10-15倍。
3. 它是怎么进到人体的?肝吸虫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
进食生鱼片、生肉:携带寄生虫囊卵的生鲜食品(如未彻底煮熟的淡水鱼、虾蟹)是感染的主要来源;食用生菜或生饮水:受到寄生虫幼虫污染的淡水、蔬菜(如生菜、菠菜)也常常成为传播媒介;不良卫生习惯:如吃饭前不洗手、喝未经过滤或烧开的水。刘刚的问题显然出在长期食用未经消毒的生菜上。
治疗过程,“大洞”能补好吗?1. 治疗肝吸虫,药物是关键王主任迅速通过院内药品绿色通道,为刘刚开始了一线治疗药物——吡喹酮(Praziquantel)。这种广谱抗寄生虫药物可以有效杀灭成虫,阻止其在胆管中的繁殖。
“吃药痛苦吗?有没有副作用?”刘刚担忧地问。
“吡喹酮是一种口服药,对于寄生虫杀灭周期较短,但一些患者在服药过程中可能会有轻微恶心、头晕等反应。重点在于密切观察治疗后的肝功恢复情况。”王主任耐心解释。
2. 对症处理及支持疗法为了缓解他的疼痛和控制炎症,专家团队还为刘刚开出了其他辅助药物,包括:
消炎药物:预防更深层次胆道感染;肝脏保护药物:如多烯磷脂酰胆碱,支持肝细胞修复;止痛药:缓解疼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此外,刘刚的营养状况欠佳,为改善术后恢复,医生安排他进行低脂肪、高蛋白饮食调节。

通过一周的规范抗寄生虫治疗,刘刚的腹痛明显缓解,肝脏功能也逐渐恢复。但为了避免复发,他每3个月需定期到医院随访一次,包括肝功能检查和寄生虫抗体监测。
“医生,我以后一定再也不碰生菜了!可家人和朋友也爱吃这些,有什么防护方法吗?”刘刚感慨地问。
如何正确预防肝吸虫感染?王主任为刘刚和家属们总结了三条预防黄金法则:
不生吃,勤洗净生鱼片、凉拌菜、淡水螺类等高风险食材必须彻底煮熟;
食用蔬菜前,要用流水清洗干净,最好用淡盐水或高锰酸钾溶液浸泡彻底杀菌。
喝干净的水拒绝生水,尽量饮用烧开或过滤后的水源。
注意公共卫生尊重食品加工卫生标准,避免叠加交叉污染,尤其在涉及大型集体聚餐时更需谨慎。

刘刚出院后回顾自己的经历,对亲友反复告诫:“生吃无害的蔬菜,其实暗藏病菌。如果多一点健康意识,我根本不用承受这些皮肉之苦。”也深刻提醒我们,许多看似健康的饮食习惯可能暗藏健康隐患。
小病不小,“小”心为妙。这是关于生命的态度,也是健康科普的使命。
参考文献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21). Foodborne diseases and parasitic infections – Clonorchiasis.Keiser, J., & Utzinger, J. (2021). Advances in the chemotherapeutic treatment of food-borne trematodes. Trends in Parasitology.刘俊峰等。《中国肝吸虫病流行区疾控建议》—中华疾病预防医学杂志(2020)。Eddleston, M., et al. (2008). Common infections of the hepatobiliary tract. Lancet Infect D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