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再三提醒:宁愿在家坐着不动,这3个时间段不要随意出门锻炼

徐小康评养护 2025-01-03 00:10:48

声明:本文均是结合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为了方便大家更好的理解,部分情节存在“艺术加工”,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识。

你有没有想过,有些时间段的外出锻炼,真的可能比不运动更危险?运动虽有益于健康,然而并非任何时候都适合去运动,特定时段更是这样。

如果你还习惯每天早晨跑步,或者傍晚去散步,可能会面临不小的健康风险。为什么这么说呢?难道运动并没有固定的最佳时机吗?

我曾经在医院遇到过很多因为在不适合的时间段锻炼而导致的意外。

更有一些患者,明明知道运动对他们的身体有帮助,却总是在一些错误的时机去做,结果不但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反而带来了不小的健康问题。

为什么有些时间段不适合锻炼?

你可能会觉得,运动不就是越多越好吗?然而,现实情况并不是这样。

很多人都知道,运动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体力、提升免疫力,但如果在错误的时间段进行锻炼,反而会对身体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这些时间段,往往是人体生理状态的“高风险期”,其实,运动的好处和风险是并存的,最关键的就是选择适合的时机,尤其是你不知道的那些“不适合运动”的时段。

在我们的一生中,几乎每个人都听过无数次“运动对身体好”,而且在社会的广泛影响下,运动几乎成为了现代生活方式的一部分。

大家常常根据自己的时间和方便来选择什么时候进行运动,但你可能不知道,某些时间段进行锻炼不仅不会帮你提高身体素质,反而会给身体带来额外的负担。

其实,运动是个大课题,关于它的知识有很多,也常常被大家误解或忽视。

很多人以为,运动是“越多越好”,但事实却是,有些时间段,运动反而会对身体造成潜在的伤害。

尤其是当我们忽略了体内生物钟和生理规律,盲目地在不适合的时段进行运动,可能会导致体能透支,甚至发生意外。

清晨的低温与心脏的脆弱

你或许会觉得,早晨乃是一日之中最为清新的时段,正好适宜外出跑步或者散步。

这确实没有错,但对于一些年纪较大或者心脏本身就有问题的人来说,清晨的锻炼是非常危险的。

我接诊过一位患者,每天坚持清晨跑步,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天,他坚信清晨跑步能增强体力、提高免疫力。

直至有一天,他在跑步的时候突感胸口不适,最终被送往医院,检查结果表明,其冠状动脉已然出现堵塞状况。

这是因为清晨低温下,他的血管还没有完全扩张,就开始了剧烈运动,这种剧烈运动加上低温天气,让他的心脏负担过重,最终诱发了心绞痛。

其实,清晨运动带来的风险,远不止一个例子,很多人在寒冷的清晨外出锻炼时,血液循环不畅,体内的激素水平还没有调整到最佳状态,心脏和血管的工作负担较大。

身体经过一夜的休息,肌肉僵硬,血液黏稠度也较高,这些都会增加运动过程中的风险,尤其是有高血压、糖尿病或心脏病的人,清晨锻炼更加需要谨慎。

而且人体在清晨时段血压通常较高,心脏和血管的弹性较差,如果这个时候进行激烈的运动,心脏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来维持血液循环,增加了突发性心脏病的风险。

所以如果你习惯了早晨运动,不妨考虑将运动时间调整为早晨8点之后,或者改为在室内进行一些轻度运动,比如瑜伽、拉伸等。

中午的高温和消化负担

谈到中午锻炼,很多人都喜欢在午餐后去散步,觉得这样既能消化食物,又能放松身体。

可事实上,饭后立刻进行运动,不仅不会帮你消化食物,反而可能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

曾经有一位年轻的患者来找我看病,说自己每次吃完午饭,就喜欢在公司附近走一圈。

时间长了,他发现自己不仅没变得更健康,反而感到胃肠不适,有时候走着走着就感到胃里一阵剧烈的胀痛。

事实上,饭后立刻运动其实不太合适,因为这样会影响消化过程,吃饭时,胃需要大量血液来帮助消化和吸收食物。

而如果这时你去运动,身体的血液流量会分散到四肢,这样会导致消化系统的血流供应不足,从而影响消化功能。

特别是午餐后,身体需要一段时间来消化食物,如果这时立刻做剧烈运动,可能会导致恶心、呕吐等不舒服的感觉。

此外,中午的气温往往较高,阳光直射也让空气湿度增加,如果此时进行较为剧烈的运动,体温会快速升高,很容易导致中暑或者脱水。

尤其是中老年人或患有心血管疾病者,这种因高温而加重的锻炼负担,极有可能诱发心脑血管问题。

而且午餐后两小时内是身体消化食物的关键期,这时进行剧烈的运动,会影响消化系统的功能,为了避免这些问题,最好在午餐后等到消化了一部分食物,再开始进行运动。

如果实在想活动,可以选择一些轻松的运动,比如散步或者做一些简单的拉伸动作,不要急于进行大强度的锻炼。

傍晚的“过度兴奋”与肌肉的脆弱

很多人都喜欢在一天的工作结束后,去跑步或健身,认为这是放松身体、释放压力的好方法,然而,实际上,傍晚时间进行剧烈运动,可能比你想象的更危险。

曾经有一位患者,在一天的工作后,坚持去健身房锻炼,特别是在晚上7点到8点之间进行高强度的训练。

没想到,经过几个月的坚持,他的膝盖开始发炎,逐渐感到不适,甚至有时候走路时也会感到刺痛,医生检查后发现,他的膝盖已经出现了轻微的磨损。

傍晚时分,人体的肾上腺素水平较高,这时的肌肉和关节处于一种相对“兴奋”的状态,容易导致过度的运动负荷。

而且如果此时进行剧烈运动,肌肉和关节的保护机制往往会减弱,容易发生拉伤、扭伤等问题。

而对于那些本身就有运动损伤或关节炎的人,傍晚锻炼的风险更高,尤其是那些做高强度力量训练或有快速运动要求的运动,如跑步、跳跃等,可能加剧关节的磨损。

这个现象并不仅仅是个例子。其实在一天中的不同时间段,人体的生理状态是不同的。

傍晚时段,人体的肌肉和关节的张力较大,但如果不注意调节运动强度,极易导致运动损伤,特别是对于老年人来说,傍晚的过度运动可能加速关节的退化。

为了避免傍晚锻炼带来的伤害,可以选择一些较为温和的运动方式,如游泳、骑自行车等,避免过度剧烈的运动,同时保持良好的运动前热身和运动后的拉伸,帮助肌肉和关节恢复。

所以说虽然运动对健康有益,但选择合适的运动时机同样至关重要,清晨、中午和傍晚这三个时间段,对于一些特殊人群来说,可能并不是最好的锻炼时机。

无论是心脏病患者、高血压患者,还是老年人、孕妇,甚至是某些日常压力过大的人,都需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生物钟来选择合适的运动时间,而不是盲目追求运动的数量和强度。

通过合理安排运动时间,才能真正发挥运动对身体的积极作用,避免运动带来的负面影响。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身体不适,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关于老人出门要注意什么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参考文献

[1]余素君.运动频率对社区60岁及以上户籍老人认知功能的影响研究,现代预防医学,2024-03-10

0 阅读: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