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如何为RPA赋予“超能力”及选型避坑指南

智能人不谈事 2025-04-25 10:25:29

当RPA学会思考,会发生什么……

最近和一个银行IT主管吃饭,他吐槽说现在招人越来越难:既懂业务又懂技术的员工,工资开3万都留不住。但转头又神秘一笑:不过我们找到新解法了——让机器人自己学决策。

这背后正是AI+RPA的融合革命。

一、AI赋予RPA的三项“超能力”

1. 看懂人话

以前RPA只能处理固定格式的Excel,现在结合NLP技术,连客户手写的投诉信都能自动分类。例如,电力公司用这套系统处理故障申报,AI识别「我家跳闸了」和「线路冒火星子」是同类型问题,自动生成标准化工单,

2. 动态打补丁

传统RPA遇到系统升级就罢工,现在AI能自动监测界面变化。

例如,电商公司的库存管理系统改版后,RPA仅用2小时就自适应新界面,而过去这类调整需要3天开发周期。

3. 懂得“甩锅”

比如金智维的方案:当流程出错时,AI会自动生成「故障诊断报告」,把锅甩得明明白白。

他们的客户——一家国企的财务部用了这套系统后,月末对账争议一下子就减少了80%。

二、RPA+AI带来的变革

1. 银行柜员从“实操员”变身“教练”

某沿海城商行的真实案例:

柜员王姐不再需要自己去进行繁琐的重复操作,转而训练AI去进行日常开户申请的处理,AI初审通过的材料,RPA自动调用5个系统完成录入,如果有复杂案例转人工时,系统已经自动标注风险点。

成效:开户效率提升4倍,王姐升任数字员工管理岗。

2. 电网抢修开启“自动驾驶”模式

国网某省公司的骚操作:

接线员语音描述故障现象 → AI生成三维定位地图,RPA同步派发工单+调度最近维修队+申请物资,全过程用时从45分钟压缩到7分钟,现在他们的新问题是:维修师傅开车太慢拖了后腿..……

3. 制造业质检员的“电子眼”

之前我去参观东莞一家电子厂,这是亲眼所见的场景:

工人老李用方言对着摄像头喊:呢块板有条痕啊!

AI秒懂并指挥机械臂取出瑕疵品,RPA同步生成质检报告+触发供应商索赔流程

厂长偷偷说,这套国产方案比德国系统便宜90%,准确率还高5%。

三、选型避坑指南

和20+企业CIO聊过后,总结出了选型的血泪经验:

1. 小心“PPT功能”

某厂商(这里就不点名了)吹嘘的“智能决策”实际是固定规则引擎,还不如excel公式灵活。

测试时务必让AI处理非结构化数据,比如把会议录音转成会议纪要。

2. 警惕"生态绑架"

见过最离谱的案例:某国际大厂RPA必须搭配自家云服务,结果企业本地部署多花了300万。现在国产头部厂商反而更灵活,并且还支持混合云部署。

3.真正的王者指标

● 能直接对接金蝶/用友等老旧系统,这一点很多厂商都做不到

● 员工培训3天就能上手改造流程

● 出现故障能自愈而不是摆烂

四、厂商能力对比表

厂商能力对比表

金智维

实在智能

达观AI Agent

来也科技

五、”人机共生“是大趋势

最近遇到个有趣现象:某企业的”数字员工“居然有工号和绩效排名。

更魔幻的是,当RPA完成200个工单时,系统会自动给它们发放虚拟勋章,人类员工反而开始内卷..……

或许不久的将来,面试时会听到HR说:我们给AI同事开14薪,人类员工享16薪,因为机器人不用交社保。

这场自动化革命,终究还是演成了黑色幽默。

0 阅读:0

智能人不谈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