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银锭戳记反映出的钱粮税收(一)——上忙与下忙

龚博钱币 2024-06-20 12:01:16

自清军入关定鼎中原开启满清统治,在其早期执行的一系列财政制度上基本采纳延续明朝一脉,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增益。总体上看,最基本的原则就是朝廷对地方的掌控更加趋于严格,各省督抚几乎没有任何发言权,属于高度集中的财政管理模式。

清代主要是通过解饷、协饷以及奏销制度对国家财政收支进行严密支配、控制和监督的。作为具体负责统筹管理国家财政的户部在大框架之下又颁布了诸多条例细则,并以全国的行省进一步划分为14个清吏司,分别管理各省的财政收支与钱粮奏销。

对于各地行省,则由布政使司负责掌管全省的财政收支,正如史料所云:“司钱谷之出纳,十年会户部,均税役,登民数,以达于户部”。在布政使这一层级之下,又设置了分守道来主管府一级的财政。府、州、县各级行政机构的行政主官也要分管辖区内的财政钱粮。

众所周知,国家财政来源于赋税。清代的国家财政大体分为田赋(地丁和漕粮)、盐课、关税、杂税四项。其中属于州县征收范围之内的赋税主要是田赋和部分杂税。至于盐课、关税这种关乎到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税课则只能是由朝廷直接参与管理,由盐政有司衙门以及各税关署直接上缴户部。

咸丰以前,田赋是国家岁入的主要来源。按照朝廷定制,全国每年的田赋都是有定数的,地方各省必须按照《赋税全书》上所载的定额上缴国库,不得缺斤少两。田赋的征收自然要与粮食的生产紧密相连。雍正十三年,规定征收田赋分春季与秋季上下二期。上期为春季,从农历二月开征,五月截止,叫“上忙”。下期为秋季,从八月接征,十一月截止,叫“下忙”。合称“上下忙”。

农业生产与地理位置以及气候情况联系很大,在实际的征收过程中,各省的情况又有一些差异,北方地区时间可能会延后,而南方地区则可能会提前。直接负责征收的机构是州县衙门,他们按照规定的期限,将足额征收的田赋以及杂税解到布政司藩库。在公博评级的银锭中就有这样的实物例证。

清代陕西五两槽锭:武功下忙。公博评级MS62

清代陕西五两槽锭:盩厔匡兴,底部戳记:辛 六年 上忙。公博评级AU55

上面这两件是公博评级的带有“上忙”或“下忙”戳记的陕西五两银锭。一枚锭面为“武功下忙”,另一枚正面“周至匡兴”戳记,底部加盖有“辛、六年、上忙”。很显然,它们都属于田赋、钱粮税收范畴。武功县,清朝时期隶属于西安府,位于陕西省中部,关中平原腹地,东接兴平市,南邻盩厔县。盩厔县同属西安府管辖,素以产粮著称而被誉为“金周至”。周至由汉至清代,设县丞,掌管粮仓等事务。负责催缴赋税粮食,并在县内各仓存粮,以备用和征调。

清代陕西五两槽锭:盩厔匡兴。公博评级MS64

清代陕西五两槽锭:武功黄林。公博评级MS61

清代陕西五两槽锭:武功地丁。公博评级MS62

陕槽银锭存世较多,从另外一个侧面也反映出关中地区在清代时期国家的钱粮税收中所处的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在这众多的陕槽遗存实物中,带有“上忙、下忙”戳记的并不多见,带有明确干支纪年的更是凤毛麟角。

清代帝号、纪年、干支对照表

前文展示的那件底部带有“辛、六年、上忙”戳记的盩厔匡兴银锭在其具体的铸造时间上值得进一步推敲。 “辛”是干支,“六年”是纪年。同时能够满足这两个因素的只有两个答案,即乾隆六年和嘉庆六年。在此基础上根据锭面戳记的表现形式判断,后者即嘉庆六年的可能性最大。在陕槽银锭中,绝大多数的戳记仅仅是地名与匠名,带有纪年的是少数,而带有详细干支、纪年和钱粮税收名目的更是少之又少!可以算是值得收藏的陕槽品种。(待续中)

0 阅读:0

龚博钱币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