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听听那时我们的爱情

陈小北 2019-03-17 10:01:42

1980年出生的中国台湾青年杨明学不能算是一个走运的人——原本家境不错、才华满身的他,2002年在加拿大留学期间不幸被检查出肌肉软组织肿瘤,一种十分罕见的病例,他不得不返回台湾就医——说是就医,不过是回到故土,度过生命最后的时光。

年轻的杨明学是一个业余的作词人,这种情境下,他唯一的纾解也就是写歌了,他给自己的女友写了一首歌,把当时内心的真情实感倾诉其中,在歌词里,他把自己比喻为华丽又孤独的木马,竭尽所能载着女朋友飞翔在最后的日子里。

两年后的2004年,杨明学在台北过世,年仅24岁。他的女友许维恩在《康熙来了》上讲述起这段故事,屡屡失声恸哭。

只有那首歌,和那段由杨明学和许维恩真情出演的MV流传于世,这首歌后来由王菲唱红华人世界,歌曲的名字叫《旋木》。

如果你也曾被某首歌曲深深打动,并相信在某段歌词后面一定埋藏着一个动人的故事,那么电影《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就是为你写下的一首长诗。

很难说这部台湾影片背后有没有哪些音乐人爱情故事的影子,但在我这样听着台湾流行音乐度过整个青春期的人来说,这部电影,就像是那些构筑起台湾流行音乐黄金时代的年轻人群像的缩影。

影片的故事并不复杂——制作人张哲凯和作词人宋媛媛相依为命,两人自幼身世坎坷只有彼此为伴。有家族遗传病史的哲凯,深怕自己会随时发病,始终没有跨过友谊的界线对媛媛展露爱意。眼见自己病情加重,哲凯决定用剩余的生命完成两人之间的终曲——为媛媛找个可以托付一生的男人。

“如果有下辈子,你想成为什么?”“我想成为戒指、眼镜、床、笔记本。你可以把我买回去,在你身边永远都有意思。”在A-Lin的《有一种悲伤》歌声里,我想很多人都会想起自己的生命中也曾和某个人发生过类似的对话。

然后你会想起很多帮我们记住这些片段的歌——《漂洋过海来看你》,李宗盛在牛肉面店的餐垫纸上写下“在漫天风沙里,望着你远去,我竟悲伤得不能自已“时,他想起的一定是歌手娃娃向他讲起的那段漂洋过海的苦恋;《广岛之恋》,张洪量用它来纪念和一个加拿大女孩儿短暂的爱情……

爱情的初段最迷人,末段最动人——这是那些年的台湾电影曾告诉我的事。以杨德昌、侯孝贤为代表的台湾电影新浪潮一代逐渐落幕之后,“爱情”渐渐取代“伤痕”成为台湾电影的主流诉求,《蓝色大门》《九降风》《花吃了那女孩》《海角七号》中都充满着恬淡的爱情味道,成为一代台湾电影的底色。

《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是爱情末段的故事,这注定了整部影片浓烈的悲情色彩。当陈意涵在银幕上奔跑着追车的时候,我们很难不感叹“人生苦短,跪求圆满”,但怎么可能呢,在爱情里,“永远”这个词永远沉重。

怕的不是陈意涵仍然少女气十足并且演技爆棚,不是故事里的人付出了全部也终于没能一起见到终点,怕的也不是A-Lin的歌声唱尽了爱情的难,怕的是看完了这部电影,音乐散场,电影落幕,你很难不想起一个人,谢谢那个人曾陪你一起冒险,陪你淋雨,陪你走过风景如画的路,陪你记住海上的月亮,陪你在漫长的岁月过后,仍然没有忘记对方。

爱情怎么会有沧桑,愿我们总是年轻的模样。

1 阅读:253

陈小北

简介:所有的鱼都是冲着我的面子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