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家族》:日本人也来了一出儿“逃离北上广”

陈小北 2018-06-20 18:17:51

大约在二十年前,我上中学的时候,我国还没像今天这么“物质极大丰富,人民为所欲为”,城市里每个月都有那么几天,由于居民用电量过大而导致全城电力系统故障。每当晚自习上到一半儿,整座教学楼突然间漆黑一片的时候,楼道里总会爆发出一阵欢呼声,紧接着各个教室就会响起改编版张信哲的《宽容》——“没有电的夜晚是天堂”。

少年不知愁,停个电就仿佛推翻了某种秩序,臭美。日本导演矢口史靖仿佛少年时有过同样的经历,而他把这种“无秩序”所带来的快感和危险通过电影《生存家族》进行了深度的诠释,当年那批黑暗中狂欢的少年,恐怕看完影片,就得战战兢兢地唱“没停电的夜晚是天堂”了。

逃离“北上广”

在《生存家族》里,一个大男子主义的父亲、一个唯唯诺诺的母亲、一个聒噪的女儿和一个瞧谁都不顺眼的儿子组成了一个几乎“标准相”的东京家庭,在一场莫名其妙的电气失效事件里,开始了漫长的苦旅。

按照常规的故事走向,电气长时间失效,城市秩序失守,带来的将是社会礼崩乐坏、人性之恶爆发,影片进入类似若泽·萨拉马戈的小说《失明症漫记》、电影《人类清除计划》或者《釜山行》的猎奇路子上去。然而曾拍出浪漫热血影片《神去村》的导演矢口史靖显然不会如此拾人牙慧。

于是难得你在一部末日电影中,见到的最恶人性也只是有人半夜偷走了主角一家的一瓶饮用水,儿子追赶过去,发现对方是为了给初生的婴儿冲奶粉,便默默地退了回来——这哪里是人性之恶啊,这分明是末日之下,仍有微光。

倒人们在水族馆门前摆起了海鲜烧烤摊这种日本影片独有的自嘲和幽默频频令人会心一笑。矢口史靖对于满足观众恶趣味的不屑,影片处处流露出的“冷淡”气质,也是日本电影最迷人的地方。

这部末日东京的灾难电影,被他别出心裁地玩儿成了一部“逃离北上广”的公路电影。在抛弃“探索人性之恶”的常规主题之后,“一个男人要走过多少条路,才能被称为一个男人”成为影片的探索方向与动人之处。

答案在风中飘荡

离开城市秩序的父亲终于失去了支撑他虚张声势的东西,在砍价、寻找食物等一个个“项目”上接连败给家人,让他只剩下用来掩饰卑微的强烈自尊。终于家人对他无用的顽固忍无可忍,纷纷说出内心对他的看法,他才忍痛撕下自己的自尊,然后竟然触底反弹,用拼尽全力地狩猎和不服输地制作渡河的木筏重新赢回了家人的心,也在扔掉自己假发的那一霎那,完成了自我的救赎和成长。

不仅仅是父亲,母亲用主妇生活培养出的生活技能大显神威,又在面临恶犬的时候重拾勇气;女儿终于不再聒噪,也收起了对生活在乡下的外公的不敬;儿子丢掉了从不离身的耳机和手机,仿佛一夜长大扛起了家人生存的重任。从东京到鹿儿岛,成为了一家人的打怪升级之路。

电影里的“逃离”和“升级”都是被动的,而电影之外关于逃离北上广选择田园牧歌,还是驻守大都市,选择刺激与挑战,影片也似乎给出了答案——都市生活没有那么不堪忍受,田野之间除了花草,也有野兽。

答案在风中飘荡,“田园牧歌”或许并不是指浪漫的临海垂钓、美丽的山野田间,而是父爱如冲击岩石的波涛,母爱如融化冰雪的大地,亲情如盛开的紫罗兰,爱情如照亮黑夜的月亮。

0 阅读:104

陈小北

简介:所有的鱼都是冲着我的面子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