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连斯基被晾一边,北约对中国发布恶意公报!中国该如何应对?

浅笑一琉璃白 2023-07-13 10:46:26

《军武次位面》作者:大伊万

当地时间7月11日,为期两天的北约峰会在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开幕,首日开幕式后,北约发布了一份《联合公报》,对“北约认为的”国际和地区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解决方案。不出意外,这份《联合公报》通篇都在说俄罗斯,同时还三句话不离中国,咱们大概总结了公报里的几个要点:

一是继续坚持在俄乌军事冲突上的立场,当然,尽管乌克兰试图在此次北约峰会上搞突然袭击、“火线入约”的打算以失败告终,泽连斯基为此发推狠怼北约,不过,北约依然向乌克兰提供了一批重型装备,看样子,入约是暂时不可能入约的,但是,乌克兰的人头还是毫无疑问要接着送的。

二是继续坚持将俄罗斯视为敌人的观点,北约峰会直接将俄罗斯开除出了“伙伴”的行列,并将俄罗斯视为“北约防御”的最大挑战,连“伙伴”都不是了,那看样子只有敌人才能形容目前北约-俄罗斯之间的关系了,这当然是“好事”,只不过,大伊万不太明白,你防御到了人家家门口这算哪回事?

三是不用说,《联合公报》里依然三句话不离中国,将中国和俄罗斯的战略伙伴关系视为对北约的不利因素,同时还将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表述为所谓的“印太四伙伴”,邀请他们参加附带举行的北约论坛,在《联合公报》中北约更是将中国称之为所谓的“国际秩序的最大挑战者”。

对于北约搞出来的这些抽象行为艺术,我国外交部门立即表示反对。在7月11日晚上由环球网发布的外交部谈话中,外交部新闻发言人指出,北约峰会《联合公报》连篇累牍、老调重弹,“公报涉华内容罔顾基本事实,肆意歪曲中方立场和政策,刻意抹黑中国,我们对此坚决反对和拒绝”。同时,“中方敦促北约顺应时代潮流,倾听国际社会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的正义呼声,纠正错误认知和政策”,“中方将坚定维护自身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坚决反对北约‘东进亚太’”。总之,任何损害中方正当权益的行为,都将遭到我们的坚决回击。

北约此举的目的

如何评价此次北约峰会炮制出的《联合公报》,我们又将如何应对呢?大伊万的观点,没什么好意外的,相关观点我们之前提过很多次。从去年俄乌军事冲突开始,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似乎就将其视为一个对地缘政治态势实施“重塑”的机会。所谓的对地缘政治态势实施重塑,目前来看包括了两个主要的战略方向,每个战略方向上都做到政治、军事和经济三管齐下:

在欧洲方向上,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意图确保欧洲政治一体化进程不继续推进,对俄罗斯的战略缓和不继续推进;在军事上重新整合欧洲,紧紧抓住波兰和波三小这几个急先锋,煽动对俄军事对抗;在经济上,则以炸毁“北溪”管道为表现,掐断欧洲和俄罗斯的经济联系。整体地缘政治战略表现为从欧洲对俄罗斯形成战略包围,并削弱欧洲的战略自主性。

既然北约在欧洲方向有所动作,那么在亚太地区不可能没有动作:

在政治层面上,美国在亚太地区已经连续搞了多个“小圈子”。先是把美日印澳纠集在一起搞了一个四边机制(QUAD),又把美英澳纠集在一起搞了一个三边机制(AUKUS),现在又在北约框架下搞了一个“四伙伴”(IP4)。这些圈子虽然纵横交错,但如同盘根错节的蛛网一般,最终源头都能上溯到美国头上;

在军事层面上,美国同样在推进亚太地区的对华军事封锁链和包围网,主要倚重的包括日本、韩国、菲律宾等国家,同时进一步加强美军在第二岛链的军事存在。咱们去年提出,美国的印太战略中,赋予日本的地位类似于英国加波兰的混合体,现在这一表述直接被美军自己证实了;

在经济层面上不用说了,对我们的经济封锁、尤其是以半导体材料为代表的高技术封锁,大家全都看在眼里,同时还伴随着所谓的“供应链重构”。近期,美国开始大肆拉拢印度,甚至要协助印度建立半导体产业,就是这一经济战略的表现。当然了,这一切都是打着所谓的“为了美国国家安全”名义进行的。

特别值得注意的一点是,以咱的观点,美国在欧洲方向的地缘政治战略,和在亚太方向的地缘政治战略,二者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具备极大的整体性,可以被视为一个地缘政治大战略的两个不同战略方向部分:

一方面,美国在任何一个战略方向上的地缘战略取得极大的成功,事实上都是为美国在另一个战略方向上施行类似战略、提供了极大的信心和经验。目前,美国在亚太地区事实上就在如法炮制所谓的乌克兰经验,相关论述我们去年提过多次;

另一方面,美国从欧洲方向意图包围和封锁俄罗斯,从亚太方向试图包围和封锁我们,呈现出的是经典的地缘对抗模式中海权-陆权对抗的模型。无论在哪个方向上占据优势,其压力会相应地传导到另外一方,都将给另一个方向的陆权大国带来空前的战略压力。

我们该如何看待?

因此,这么一分析,从美国的角度来讲,也无怪乎美国会千方百计地将亚太国家往北约的圈子里边塞了,本身就是一个地缘政治大战略的两个战略方向,那必然做到整合的越深越好,当然在具体的整合模式上可能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大伊万认为,美国最后可能不太会明目张胆地将北约弄到亚太来,而是会进一步整合QUAD、AUKUS和IP4等多边机制,形成一个事实上的亚太版北约组织,同时借助这几个组织和北约盘根交错的关系,在实际上完成亚太和北约的大战略整合。

而从我们的角度来讲,大伊万的个人观点,首先就需要破除“欧洲的事情不关我们的事”这种想法。目前似乎法国方面在北约集团与亚太“小圈子”互动的的问题上非常谨慎,对外放出风声来说是怕刺激到我们。咱的观点,这就是典型的战略欺骗和迷惑,即使北约不进入亚洲,美国也一定会用其它方法完成北约和亚太“小圈子”的互动。本质上来讲,按照底层逻辑这是美国的地缘战略所决定的,法国意图迷惑我们的,只是用其战略表象取代其战略实质而已。

美国的地缘政治战略就是一以贯之的,在欧洲方向和亚太方向,在政治层面上,完成对中国和俄罗斯这两个陆权大国的战略孤立与抹黑;在军事层面上,完成对中国和俄罗斯这两个陆权大国的战略牵制和消耗;在经济层面上,完成对中国和俄罗斯这两个陆权大国的打压和削弱。最终战略目的可能是重新建立并确保美国作为一个海权国家,对旧大陆的战略主导权。两个方向战略手段基本一致,遥相呼应,形成整体,目前北约峰会只是其中的一个小小的表现而已。

我们该如何应对?

那么,我们可能的应对策略有什么呢?大伊万这两天看了不少社评,这个警告北约不要把黑手伸到亚太来,那个要求北约一定要遏制自己的扩张冲动,又有人表示北约的行动必将遭到爱好和平的人民的反对——大伊万认为,念经当然没问题,但是认为念经就能把敌人练死,“那还不如架台电脑对敌人狂练五笔字型呢”。马克思早已经说过,“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的力量来摧毁”,要砍断北约的狗爪子,就必须得做点儿什么。

而看目前北约在欧洲战略方向的动作,咱的观点,某种程度上来说,已经到了它的进攻顶点了,纵观北约这二十多年的扩张历史,其实就是利用战略模糊、日拱一卒、不断突破俄罗斯战略红线的过程。这种过程咱们现在也已经见识过了,美国当下所谓的口口声声要给中美关系“加装护栏”,就是这种战略模糊的“兜底条款”。所谓的加装护栏就是确认双方都没有发生大规模军事冲突的意图,然后他开始贴着护栏各种极限操作,发现你没什么反应的话,那就再往前拱一拱,二十多年的北约东扩,实际上就是这种战略模糊政策和极限操作的结果。说的难听一点,这就跟色狼一样,你要不及时拒绝,那他下一步必然是得寸进尺。

但是,现在俄罗斯把桌子给掀翻了,在乌克兰大打出手了,这就等于是北约在欧洲方向玩的战略模糊政策已经玩不下去了,美国现在在欧洲方向的地缘战略进程骤然加速,也未尝不是这种模糊政策终结之后的替代方案。所以,如果美国能够在欧洲方向吃个大瘪,不仅能够打断美国将相同的战略模式平移到亚洲、用来对付我们的意图,极大地削弱美国用同样的战略手段对付我们的信心。如果美国在欧洲吃瘪吃的越惨,反而会极大地削弱北约在欧洲的势力。还是举色狼的例子,色狼今天摸大腿,明天把手伸进衣服里,后天人直接报警把色狼抓了……你猜色狼是直接三年起步,还是能跟警察说,不好意思,我以后保证只摸大腿呢?

《流浪地球2》里有句话说得好,“天亮前的夜最难熬”,敌人越是猖狂,反而越有可能已经到了自己的顶峰,现在有多得意忘形,吃瘪之后就得吐出来多少。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如果不想北约把黑手伸到亚洲来,就必须秉持着整体地缘斗争的思维,做点儿什么。

0 阅读:4

浅笑一琉璃白

简介: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崖苦作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