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战士专家》军事现代化中心主席克里斯·奥斯本感叹,空射高超音速YJ-21的加入,无疑会增加美国海军对抗中国反介入/区域拒止战略的威胁,美军太难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只因为《环球网》一篇报道:轰6K轰炸机将在台湾岛周围进行“例行”全天候、全天候“包围”巡逻,而且提到该机可以挂载长剑-20、鹰击-12和鹰击-21。本来,轰-6K挂载鹰击-12,拥有600公里外的超音速导弹打击能力,已经让航母变得脆弱了。而鹰击-21的加盟,这种射程超过1000公里高超音速导弹随着轰-6K机动巡航,等于直接判了在台海周边活动的美军主战舰艇的死型。
关于中国列装的鹰击21高超音速导弹不再是一个会说,而是实打实的威胁。鹰击-21不但是珠海航展上展出过,还被央视证实由055万吨大驱进行了实弹发射。但是,关于轰-6K携带的高超音速导弹是否是鹰击-21还是存在争议的,有人认为该机在珠海和巴黎航展上挂载的只是CM- 401空射弹道导弹,这是一种相对低端的武器。2020 年 10 月,一架 H-6N 被观察到携带空射弹道导弹,被西方认为是一种更加高端的使用水漂弹头的高超音速导弹。
CM-401 与伊斯坎德尔导弹大致相似,新型导弹外观类似于 CM-401 设计,但增加了大型助推器级。说实话,空射弹道导弹的外型可能很难分辨型号,如果真是鹰击-21那就麻烦了,因为这可是实打实的高超音速导弹。
在美国专家看来,鹰击-21最令人关注的是其技术成熟度,使用什么样的制导模式,有多远的射程,这也将直接关系着美军武力干涉台海的风险。
H6K原本就有3000公里的作战半径,如果再配上高超音速导弹和超音速空射对地攻击巡航导弹,意味着解放军可以在更安全的距离对关键陆地目标和海上目标发动突然袭击。
环球网就提到“围剿”任务的持续存在,使轰-6轰炸机随时处于对台湾目标的快速打击范围内。
该报道还明确指出,鉴于技术进步使轰炸机能够执行更精确、更成功的夜间任务,轰6K夜间巡逻可能会成为常态。这也意味着,轰-6K已经具备了全天候作战能力,这本身也具有战略价值。H6K现在可能集成了新型“传感”技术。例如,毫米波技术是一种高效的全天候传感器,合成孔径雷达和红外传感器都可以在夜间发挥作用。
美国《海军战争学院评论》认为,中国空军与火箭军的能力正在迅速整合,正是目前在轰6K上看到的那种武器整合。轰-6K的大范围快速机动部署能力,再配合高超音速导弹的不可防御性,专门针对了美军的威慑,能延迟美国及时有效的进入台海,并使得武力干预活动复杂化。五角大楼关于中国的许多报告中都特别提到了这种“既成事实”:任何类型的美国联盟武力干涉台海,都付出高昂的生命代价。
如果我们客观看挂轰-6K挂载高超音速导道的影响具体这么几条:
一、台军东部坚固目标进入解放军空军的快速打击范围,其反应速度要比火箭军更加直接。
二、美国航母和主战舰艇在太平洋方向变得更加脆弱,打击航母的成本进一步降低,战术灵活性增加一步增加,因为空射弹道导弹远比陆基弹道导弹个头小,更便宜。
三、轰6-K具备全天候作战能力,意味着解放军作战平台的夜战能力获得提升,进一步压缩的“台独”生存的空间。
总体而言,虽然轰-6K在台海巡航不是新闻,但是携带高超音速导弹的轰6K进入常态化战备值班就非常厉害了。不管环球网的报道是否是有意,但是能达成恐吓美军的效果,说明我们又做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