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网友黄小姐投稿的故事:舅舅去世后,我一直讨厌母亲老回娘家走亲,但去年家里发生了一件事后,我不敢这样想了。

11年前,舅舅去世后,我就不喜欢母亲老回娘家走亲了。
这不是我这个年轻人无情,冷漠,没有人情味,只是在母亲的娘家,再也没有什么长辈可值得走动了。
外公外婆在我和姐姐还年幼懵懂的时候,就离开了。在那之后,母亲回娘家,更多的是为了去看望舅舅。
可如今,舅舅也走了,在我看来,回去的意义似乎也随之消散。毕竟兄长已不在,剩下的舅妈和阿姨们,在我心里,好像真没什么值得频繁回去探望的。
除此之外每次母亲回娘家,对我们家来说,就像是一场 “经济浩劫”。
尤其是过年期间回去,光是给亲戚们准备礼物,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一个舅妈,三个阿姨,随便挑挑礼物,千把块钱就没了。
还有那些表亲家,孩子多得像小树苗一样,母亲回去都得挨个发红包。就算一个红包只给五十、一百,加起来也得一千多。
算上礼品和红包,母亲回趟娘家,起码得花两千五百块。
而母亲一个月辛辛苦苦,工资也就两千八百块,这一趟走亲,几乎花掉了她一个月的血汗钱。

要是我和姐姐也跟着去,情况就更糟了。我们已经工作,却还没嫁人、没孩子,不仅收不到红包,见到长辈和孩子还得发红包。
给长辈发红包,一个至少一百,小孩子也不能落下,就算少一点,一个二十,我俩一趟下来,平均也得花六七百。
这样算下来,一家人去走亲,简直就是一场 “大出血”,而且这种人情往来,付出多,回报少,在我眼里,这走亲纯粹是亏本买卖。
除了经济上的压力,每次回去,我们姐妹俩还得面对亲戚们的 “灵魂拷问”。
什么婚姻、工作、收入等等,他们的唠叨,就像密密麻麻的蚊子,围着你嗡嗡叫,让人烦不胜烦。
可我这母亲呢,就像那坚定不移的老黄牛,每年年初二,雷打不动地回娘家。
年前就开始精心准备,给每家亲戚买什么礼物,都安排得妥妥当当。每当看着母亲这样,我反感极了。
我一次次劝她,舅舅走了,没必要年年回去,我们把自己的日子过好就行,那些所谓的亲戚,不走动也没关系。这年头,哪还有人像她这样执着地走亲戚。
但母亲总是语重心长地说:“你舅舅虽然不在了,可娘家还是娘家,那些舅妈和阿姨们,都是实实在在的亲戚,这联系可不能断。以后家里有个难处,说不定还得靠亲戚帮忙呢。”
过去听到这话,我心里直犯嘀咕,甚至有点想笑,觉得母亲太天真。
可我又拦不住她,最后,每年年初二,我和姐姐都选择留在家里,让父母俩自己去。
直到去年家里发生了一件事后,我就改变了对母亲回娘家走亲的态度。

也就是去年暑假的事,我爸骑摩托去镇上干活,谁知路上发生车祸。
被好心路人送进医院后,情况严重,医生就告知要立马做手术。
而做手术要手术费,又要有家属签字,我母亲当时在外地工作,一时半会去不了医院,姐姐又在省城,而我虽然离医院最近,但也要2个小时的车程。
为了能给我爸得到及时的治疗,心急如焚的母亲,当时就在慌乱中拨通了住在县城的舅妈的电话,求她先去医院帮忙签字。
听到母亲说要找舅妈帮忙,我心里直摇头,这年头,谁愿意沾这种麻烦事呢?我心里一点底都没有。
可让我万万没想到的是,舅妈听到父亲的遭遇,没有丝毫犹豫,一口答应下来。连衣服都没来得及仔细换,抓起家里仅有的三万块现金,就火急火燎地往医院赶。
那天,我和母亲心急如焚,马不停蹄地往医院赶。
可越着急,事情就越不顺利,路上堵车堵得厉害,我们都没能按时到达。

等我们终于赶到医院,眼前的一幕让我愣住了。母亲娘家的好多亲戚都来了,母亲的三个姐姐,还有舅妈的儿子,都守在医院里。
母亲看到这一幕,一直强撑着的身体一下子软了下来,瘫坐在手术室门口的凳子上。舅妈和阿姨们立刻围了上去,你一言我一语地安慰着。
她们一边说着暖心的话,一边从包里掏出钱来,这个一万,那个两万,不一会儿,就给我们家凑了十万块。
当时看着她们手中那带着温度的钱,我的眼眶瞬间湿润了,泪水不受控制地流了下来。
我从来没有想过,在我们家最艰难、最无助的时候,这些被我忽视已久的亲戚,会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给予我们最坚实的支持。
后来,父亲的手术很顺利,被转到病房休息。亲戚们却没有马上离开,他们一直留在医院,陪着我和母亲,直到很晚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
父亲住院的二十一天里,住在城里的舅妈,每天中午不管是多么大的太阳,还是下着大雨,她都会准时送饭到医院。
几个阿姨住在农村,虽然没办法经常来医院,但她们却会时常打电话来问候。
甚至怕我们在医院吃的没营养,一个个都说她们家有鱼有土鸡,到时候会送到舅妈家弄好给我们吃。
相反,那些住在老家、平日里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叔叔伯伯们,却显得异常冷漠。
父亲手术完第三天,他们几家才派了堂哥来做代表,送来一二百的红包。
然后也没问问钱够不够,需不需要帮忙,回到老家休养时,也就很应付的来看过几次。

经历了父亲住院这件事,我就对走亲这件事有了全新的认识。也不再抗拒母亲大包小包地回娘家,甚至还会主动帮她准备礼品。
今年过年,我和姐姐早早地就把礼品备好了,一家人欢欢喜喜地陪母亲回娘家走亲。这一次,我不再觉得这是一种负担,心里满满的都是期待。
到了舅妈家,大家像从前一样,围坐在一起,热热闹闹地聚餐、打牌、唠嗑。
看着父母脸上洋溢着的幸福笑容,我也终于明白了,走亲,不仅仅是一种形式,更是亲情的延续。
那些曾经被我视为浪费钱的行为,其实是维系亲戚之间情感的重要纽带。它让我们在困难时刻,不再孤单,不再无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