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的一个炎热午后,上海浦东机场候机厅里人来人往。我坐在靠窗的位置,等待飞往长春的航班。窗外,阳光炙烤着跑道,热气氤氲中,飞机起落如同海市蜃楼。身旁坐着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者,他的目光始终注视着窗外忙碌的停机坪,仿佛在寻找什么。
闲聊中,我得知他叫张明,是一名退休教师。此行,他要去长春探望一位对他意义非凡的人。张明的目光中闪烁着怀念和期待,仿佛要穿越时空,回到那个遥远的年代。
1969年3月5日,阳春三月,东北的寒意犹存。张明和其他23名上海知青踏上了开往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列车。他们怀着忐忑和期待,即将开始人生的新篇章。火车缓缓驶过辽阔的东北平原,田野还裹着一层薄雪,偶尔可见几棵光秃秃的白桦树,像是向南方来的年轻人们招手致意。
到达目的地后,他们被分到了向阳沟大队的三个生产小队,每队8人。张明和其他7名知青被分在了第二生产小队。向阳沟大队位于吉林边陲,三个生产小队共有六百多人,朝鲜族和汉族各占一半,还有少数满族和回族。蜿蜒的清水河穿村而过,两岸是连绵起伏的山峦,山坡上种着玉米和高粱,河谷平地则是大片的水稻田。
大队书记金正吉和二队队长朴相春热情地接待了这些远道而来的上海青年。他们组织了简单的欢迎仪式,社员们好奇地打量着这群穿着整洁、皮肤白皙的城里人。张明注意到,在场的许多人都穿着深色的粗布衣裳,脸上布满了风霜的痕迹。
因为二队没有合适的房子安置知青,朴队长的婶子——大家都叫她朴大婶——主动收留了8名上海知青。朴大婶是位烈属,丈夫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牺牲,留下她和年幼的女儿相依为命。女儿后来考上大学,留在长春工作,朴大婶便独自生活,与其他社员一起参加生产劳动。
朴大婶的房子坐落在村子的西头,是一座传统的东北农家院落。四合院式的布局,正房三间,两侧各有厢房。院子不大,却收拾得干干净净。一棵老槐树立在院子中央,枝叶繁茂,遮挡了大半个院子。树下放着几个大水缸,盛满了清凉的井水。院子一角还种着几畦蔬菜,青翠欲滴。
她把三个女知青安排在自己的正房,五个男知青则住进了西厢房。厢房里,几张木板床上铺着厚实的草垫,墙角堆放着些农具。房间虽然简陋,但被收拾得很干净。朴大婶还贴心地为每个人准备了新的被褥。
第一顿晚餐是朴大婶亲手做的:锅里蒸着玉米碴子高粱米饭,里面还掺了些大米,散发出诱人的香气。桌上摆着几碟朝鲜族的咸菜,有辣白菜、萝卜条和腌黄瓜,还有一大碗冒着热气的朝鲜族酱汤。虽然简单,但对于刚离开家乡的知青们来说,这饭菜的味道却格外香甜。
朴大婶虽是朝鲜族,但说得一口流利的汉语。她的脸上总是带着温暖的笑容,让人不由自主地感到亲切。她微笑着对知青们说,既然缘分让大家相聚,那就是一家人了。她会把知青们当作自己的孩子,有什么困难尽管跟她说。这番温暖的话语让许多知青红了眼眶。
初来乍到的日子并不轻松。清晨,天还蒙蒙亮,鸡鸣声就划破了寂静。知青们起床时,常常看到朴大婶已经在院子里忙活了。她会把水缸灌满,生好炉火,准备早饭。
早饭通常是玉米面粥,有时会加些小米或红薯,既解饿又暖胃。朴大婶总是起得最早,她会一边忙活一边叫醒知青们。看着他们睡眼惺忪的样子,她会心疼地说再睡一会儿,却又不得不催促他们快点起床,因为地里的活儿不等人。
吃过早饭,知青们就跟着社员们出工。春天,他们要去山上打柴。山路崎岖,杂草丛生,知青们常常被荆棘划伤手脚。朴大婶总会默默地为他们准备些草药,晚上帮他们敷上。夏天,他们要去田里除草、施肥。烈日下,汗水湿透了衣衫,晒得皮肤生疼。朴大婶会悄悄地把自己的草帽戴在离她最近的知青头上,自己却顶着烈日继续干活。
最艰苦的是参与水利工程。当时正值寒冬,土地冻得硬邦邦的,他们用钢钎和大锤一点点凿开冰冻的泥土,进展缓慢而艰辛。寒风刺骨,知青们的手冻得通红,有时还会裂开。朴大婶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她会用自己的口粮换来一些猪油,晚上帮知青们抹在裂开的手上。
傍晚回到家,知青们都累得东倒西歪。朴大婶却总是先他们一步回来,生好火,准备热腾腾的饭菜。她会耐心地等待每个人都吃完,然后收拾碗筷,为男知青们的房间生火烧炕。张明常常看到朴大婶蹲在灶边,一边烧火一边仔细地擦拭着知青们沾满泥巴的鞋子。火光映照着她布满皱纹却温柔的脸庞,让人不禁感到一阵酸楚。
随着时间推移,知青们渐渐适应了繁重的体力劳动。他们学会了生火做饭,主动承担起挑水劈柴的工作。每当劳动归来,总会有人抢着帮朴大婶拿工具、洗碗刷锅。朴大婶看在眼里,欣慰在心里。
春耕时节,田间地头一片忙碌。清晨的薄雾中,知青们跟着社员们来到田里。朴大婶不顾年纪,和年轻人一起下地劳动。她手把手教知青们如何插秧、除草、施肥,耐心细致得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
插秧是个技术活儿。要保证秧苗插得既直且匀,还要控制好深浅。知青们第一次下田,笨拙得像刚学走路的孩子。朴大婶就蹲在田埂上,一遍遍地示范,直到每个人都掌握要领。烈日下,她总是默默地把自己的草帽戴在离她最近的知青头上,自己却顶着烈日继续干活。
夏日的暴雨冲毁了部分农田,知青们和社员们一起日夜奋战,抢修水利设施。暴雨中,朴大婶披着雨衣,为奋战在第一线的知青们送来热水和干粮。她的身影在雨幕中若隐若现,却给人一种坚实可靠的力量。有时,她还会偷偷塞给知青们一些从自家地里摘的新鲜蔬菜,让他们在繁重的劳动中也能吃上些爽口的蔬菜。
秋收时节,金黄的稻田一望无际,沉甸甸的稻穗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朴大婶带领知青们收割稻子、搬运粮食。她那双布满老茧的手总是不知疲倦,来回穿梭在金黄的稻田中。她教会了知青们如何用镰刀割稻,如何把稻子摊开晾晒,如何用连枷打谷。晚上,她会煮一大锅南瓜粥,放些红糖,犒劳辛苦了一天的知青们。南瓜粥的香甜和温暖,抚慰着每个人疲惫的身心。
寒冬来临,朴大婶愈发忙碌。东北的冬天漫长而寒冷,朴大婶最担心的就是知青们受冻。她为每个知青缝制厚实的棉袄棉裤,连夜赶工只为让他们能够抵御严寒。缝制棉衣是个细致活儿,朴大婶常常熬到深夜,借着昏暗的油灯光线,一针一线地缝制。她的眼睛因长时间的针线活而布满血丝,但她从不叫苦叫累。
她还教会了女知青们如何腌制泡菜,为即将到来的漫长冬季做准备。在她的指导下,知青们学会了如何选择新鲜的白菜,如何晾晒盐渍,如何在坛子里码放白菜,最后如何封坛。腌好的泡菜飘着诱人的香气,酸辣可口,成为冬日里餐桌上的常客。
冬天的夜晚格外漫长。朴大婶会把知青们叫到她的房间,围坐在热炕头上。她会讲些当地的民间故事,或者教知青们唱朝鲜族的歌谣。炕头上放着一盘烤红薯,香甜的气味充满了整个房间。知青们听着朴大婶的故事,吃着香甜的红薯,感受着扑面而来的温暖,仿佛回到了自己的家。
日子就这样在辛劳与温情中慢慢流逝。知青们渐渐习惯了农村的生活,也越来越把朴大婶当成自己的亲人。每逢节日,朴大婶总会想方设法改善伙食,让远离家乡的知青们感受到家的温暖。
春节时,朴大婶会张罗着包饺子。她会提前和面、剁馅,然后叫上所有的知青一起包。屋里暖烘烘的,欢声笑语不断。朴大婶会教大家如何擀皮、如何包出好看的褶子。包好的饺子整齐地摆在木板上,像一个个小巧的新月。吃饺子时,朴大婶会偷偷地在某个饺子里包入一枚硬币,谁吃到了就会在新的一年里好运连连。
端午节,朴大婶会带着知青们一起包粽子。清晨,她会领着大家去村后的竹林里采新鲜的箬叶。回来后,她耐心地教导如何将箬叶洗净、擦干,如何将糯米和各种馅料按比例调配。包粽子是个技术活,朴大婶手把手地教,直到每个人都能包出形状匀称的粽子。煮熟的粽子清香四溢,裹着粽叶的香气,让人食欲大开。
中秋节时,朴大婶会想尽办法弄来一些月饼。虽然数量不多,却让知青们感受到了节日的氛围。晚上,朴大婶会带着知青们在院子里赏月。她会讲述嫦娥奔月的传说,或者教大家一些朝鲜族的中秋习俗。月光下,朴大婶的脸上总是洋溢着慈爱的笑容,让知青们倍感温暖。
1973年秋天,张明有幸被推荐上了大学。这个消息传来时,整个村子都为他高兴。临行前夜,朴大婶一直在厨房忙碌,为他准备路上吃的干粮。她蒸了一些玉米面馒头,还特意做了些朝鲜族的打糕。厨房里飘散着淡淡的糯米香,混合着艾草的清香,让整个屋子都充满了温馨的气息。
第二天一早,朴大婶拉着张明的手,眼中含着泪水。她叮嘱张明要好好学习,照顾好自己的身体,有空就给家里写信。她还特意给张明准备了一个布包,里面装着她亲手缝制的棉衣和厚袜子。张明紧紧拥抱着朴大婶,感受着她的体温和那份浓浓的母爱。
在往后的岁月里,不管是升学、工作还是成家,每当人生的重要时刻,张明总会想起朴大婶。她的善良、坚强和无私的爱,如同一盏明灯,永远照亮着他的人生道路。每逢假期,张明都会抽时间回到向阳沟,看望朴大婶。每次回去,他都会带上一些城里的特产,虽然朴大婶总说不需要,但脸上却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随着岁月的流逝,向阳沟也在悄然变化。村里通了柏油马路,盖起了砖房,甚至还建起了小型工厂。但在张明心中,那个有着土坯房、老槐树和朴大婶的小院,永远是最温暖的家。
其他知青也陆续离开了向阳沟,有的升学,有的回城。但他们都保持着联系,常常相约一起回村看望朴大婶。每次团聚,朴大婶总是乐呵呵的,说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有这么多孝顺的孩子。
1999年,在朴大婶80岁寿辰时,曾经在她家住过的8名上海知青从全国各地赶来长春,为她举办了一场温馨的生日宴会。宴会安排在一家朝鲜族餐厅,大家特意点了些朝鲜族特色菜,还有朴大婶最爱的打糕。
朴大婶穿着鲜艳的朝鲜族传统服饰,满脸皱纹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她环顾四周,看着这些已经两鬓斑白的"孩子们",眼中充满了慈爱和骄傲。她说:"我是世上最幸福的人,有这么多孝顺的孩子。这些年来,看着你们一个个成家立业,我比自己成功还要高兴。"
席间,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回忆起当年在向阳沟的点点滴滴。有人提起朴大婶教他们插秧的情景,有人忆起夜晚围坐在热炕头听朴大婶讲故事的温馨,还有人说起朴大婶偷偷塞给他们野菜和红薯的温暖瞬间。每个人的眼中都闪烁着泪光,那些艰苦却美好的日子,在朴大婶的爱护下,成为了他们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张明站起来,举起酒杯,动情地说:"朴大婶,您不仅是我们的阿玛尼,更是我们的人生导师。您教会了我们如何坚强,如何善良,如何用爱心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我们永远不会忘记您的教诲,我们会永远爱您,就像您爱我们一样。"
朴大婶听了,老泪纵横,她颤抖着说:"我的孩子们,你们都长大了,有出息了。阿玛尼很欣慰,很骄傲。我这辈子没有什么遗憾了。"
宴会结束后,知青们又陪着朴大婶在长春市内游览了几天。他们带着朴大婶去了动物园、博物馆,还去了高楼林立的商业区。看着城市的繁华,朴大婶感叹道:"世界变化真大啊,真好啊。"
而今,坐在飞往长春的飞机上,张明的思绪又回到了那个遥远的小山村。他轻声说道:"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我们在延边插队落户时遇到了一位好妈妈。朴大婶的爱,让我们这些远离家乡的年轻人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她的身影,永远铭刻在我们的记忆中。"
随着飞机缓缓升空,我望着窗外渐行渐远的上海,思绪飘向了那个遥远的东北小村。在那里,有一位朝鲜族老人,用她的善良和爱心,温暖了一群远道而来的上海知青,也在中国的知青历史上,留下了一段感人至深的母爱佳话。
这次长春之行,张明是去看望朴大婶的女儿的。多年来,他一直和朴大婶的女儿保持着密切联系。虽然朴大婶已经离世多年,但她的爱和教诲,依然在影响着每一个曾经在向阳沟生活过的知青。
飞机即将降落在长春机场,张明的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他知道,一下飞机,就会看到朴大婶的女儿。他们会一起去朴大婶的墓前,献上鲜花,诉说思念。然后,他们会坐在一起,翻看老照片,回忆那段艰苦却美好的岁月。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一位朝鲜族老人用她的爱心温暖了一群远离家乡的年轻人,也在中国的知青历史上,书写了一段动人的篇章。她的故事,将永远被传颂,成为那个时代最美好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