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L疗法之后,眼轴缩短了,但裸眼视力没提升,这是为什么?

小暑的备忘录 2024-04-13 03:37:16

我是赵小刀,我是一名眼科医生。

近视防控其实有点像和时间赛跑,多耽误几个月,情况就更严重一些。所以很多家长执行4L方案不久后的反馈都是:恨没有早一些开始。

好在孩子被耽误一阵子,不会被耽误一辈子。今天要分享的这个真实案例,就是“亡羊补牢为时不晚”的例子。

这是一个8岁男孩,2023年6月发现左眼近视100度、右眼125度,原本想等到学校开学之前再做检查,结果当地遇到新冠爆发,等到完全解封,已经快过春节了。年后复查视力,双眼近视度数飙升到225-250度,这可把家长急坏了。

在朋友介绍下,家长关注到了我的公众号,完全改变了对近视的认知。5月7日孩子再次检查,左眼250度近视,右眼300度近视,左眼眼轴24.45mm,右眼24.50mm。“几个月时间就这样了,快崩溃了”。

5月7日验光单

这样的结果下,家长不再犹豫,果断开启4L,还辅助了户外、坐姿矫正器、叶黄素等。家里新装修的灯光,也在考虑进一步升级……

就这样过去了短短18天,孩子突然说“戴的是同一副眼镜,但似乎清晰了”,家长按捺不住赶紧去做了复查:

左眼眼轴24.23mm,相比之前24.45mm退轴0.22mm;

右眼眼轴24.39mm,相比之前24.50mm退轴0.11 mm。

两次眼轴检查结果

这个家长说自己并没有告诉医生,自己使用了什么措施,这个结果让医生很惊讶。

这个结果让家长难以置信,甚至兴奋得睡不着觉,怕是误差,第二天再去求证数据也差不多,还更好了:左眼眼轴24.21mm,右眼眼轴24.32mm。

收到这样的反馈,我首先要恭喜这位家长,孩子应该是红光治疗的敏感人群。不过我也提醒家长,短期的检查有时候还需要考虑误差的因素,拉长时间的结果更可靠,而且慢慢时间长了,对这样的结果就“见怪不怪”很淡定了。

这位家长还向我提出了一个问题,“眼轴虽然退了,视力没怎么提升?怎么回事?难道是时间太短,退视力滞后?”

这个家长说的“视力”指的是裸眼视力,其实裸眼视力受孩子主观影响和环境影响的波动很大,参考价值很小,不能用于评价防控效果。

如果眼轴真的缩短了,但裸眼视力未见改善,主要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①对于长期配戴眼镜的儿童,突然摘掉眼镜时,裸眼视力可能感觉上变得更差。这可以类比于习惯了使用拐杖的人,一旦丢掉拐杖,可能会暂时无法正常行走。

②200度以内低度近视的孩子,眼轴缩短,裸眼视力更容易提升。但对于中高度近视,裸眼视力≤0.2的孩子,由于基础较差,即便经历防控之后近视度数降低了50至100度,也很难察觉到裸眼视力的提升。

③有些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散光度数逐渐增加,这也会影响到裸眼视力。

因此,在临床实践中,裸眼视力这一指标的参考价值有限。相比之下,配戴同一副眼镜前后的视力对比更能提供有用的信息。此外,采用小瞳径电脑验光时,结果的波动性较大,故其参考价值也不高。

检查数据都有误差可能,但概率不同,可靠性排序为:

眼轴>戴原镜视力>综合验光>裸眼视力>电脑验光。

如果前三个指标(眼轴、戴原镜视力、显然验光)的变化是同一个方向,则通常意味着结果准确,例如眼轴不变或者≤生理性涨幅,原镜视力提升,综合验光不变,通常意味着效果满意。

如果眼轴增长较多,戴原镜视力下降,验光近视度数升高,则意味着近视度有所加深。

如果眼轴增长很多,但戴原镜视力提升,显然验光近视度数不变或者降低,则需要怀疑眼轴测量误差。

两次验光单对比

从这位家长的验光单上可以看到,孩子眼轴有所缩短的同时,综合验光显示近视度数已经有所下降。

原镜视力指的是配戴原来的旧眼镜的视力,这个视力提升一般就代表效果不错。比如你原来配戴100度近视镜看到1.0,现在同一副眼镜能看到1.2甚至1.5了,其实就说明你的度数已经在降低了。

一般来说,当我们看到眼轴缩短、综合验光近视度数下降、原镜视力提升,即这三个有参考价值的指标都在向好发展时,就可以认为是真的好转了,反之亦然。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4L的家长们可能都会面临的一个现象是,当度数降了、眼轴退了,对面的医生可能惊讶得无法解释,有些医生会告诉你“测量得不准,有误差”,因为这对他们来说太颠覆了,他们可能没见过这样的事,也不敢说“度数降了”。这没关系,数据不会骗人,复查的次数多了,说不定医生还会来问你,你是怎么做到的,这时候你就有机会成为医生的老师了。

我 是 赵 小 刀

我 是 一 名 眼 科 医 生

0 阅读:3

小暑的备忘录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