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21年,职工医保共济改革的意见的就已经颁布了,并且进行了意见的征集和试点。在两年后,各地于2023年1月起正式实施职工医保共济改革,改革后,退休人员医保个人账户定额划拨的新政策引起了广泛关注。根据这项政策,每位退休人员的个人账户将实行每月定额划拨,且这一金额不再随时间的推移而上涨。这一变革无疑对广大退休人员的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引发了社会各界对医保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思考。
首先,我们需要理解这一政策背后的原因。随着国家医疗保险制度的不断完善和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医保资金的压力日益增大。为了保障医保制度的长期稳定运行,国家采取了定额划拨的方式,以确保退休人员的基本医疗保障。这种方式既能够减轻财政压力,又能够保障退休人员的基本医疗需求,体现了国家对老年人的关心和照顾。

然而,这一政策也引发了一些争议。有人认为,定额划拨的方式虽然简单明了,但却忽略了退休人员之间的个体差异。不同退休人员由于年龄、健康状况、收入水平等因素的差异,对医疗保障的需求也各不相同。因此,定额划拨的方式可能无法满足一些退休人员更高层次的医疗需求。以江西为例,改革后,每个月划拨的金额只有77元,今年相比去年来说没有上涨,还是一样的金额。
在改革之前,一些退休金较高的退休职工,其个人账户划拨金额甚至高达数百元,改革后可能减少了超300元每月,少的还是比较多的。当然,对于大部分退休职工来说,少的不是特别明显,只有1千元一年左右。此外,一些人还担心,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和医疗费用的上涨,定额划拨的医保资金可能无法覆盖所有的医疗费用。这将给退休人员带来经济负担,也可能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

因此,如何确保退休人员的基本医疗保障,同时又能满足他们更高层次的医疗需求,是医保制度改革需要面临的重要问题。我们需要进一步完善医保制度,探索更加科学、合理的医保资金分配方式。一方面,减少的个人账户平移划入门诊统筹基金,用于医保报销使用,在报销的规定上,要对退休职工进行倾斜,可以提高报销比例,扩大报销范围,降低起付线和提高封顶线等等措施。提高退休职工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同时还可以通过加大政府投入、优化医疗资源配置等方式,提高医保资金的使用效率,确保每一分钱都能用在刀刃上。我们也需要加强医保制度的宣传和普及工作,让退休人员更加了解医保政策的内容和操作流程。通过加强宣传和教育,可以提高退休人员对医保制度的信任度和满意度,也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利用医保资金,减轻经济负担。特别是现在的药店门诊统筹报销政策,要让更多人知晓。

除了完善医保制度本身,我们还需要关注退休人员的生活状况和健康需求。通过加强社区建设、提供健康咨询和康复服务等方式,可以为退休人员提供更加全面、细致的关爱和支持。这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也可以减轻医保制度的压力,实现医保制度与社会福利体系的良性互动。改革后退休人员医保个人账户定额划拨的新政策虽然引发了一些争议和关注,但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考和改进的机会。通过不断完善医保制度、加强宣传和教育、关注退休人员的生活状况和健康需求等措施,我们可以让医保制度更好地服务于广大退休人员,为他们的晚年生活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