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游武平大布村,欣赏乡村特色风景,参观客家围龙屋

快乐de东东游梅州 2025-03-29 13:27:07

武平县岩前镇的大布村位于闽粤两省的交界处,距离广东嘉应学院仅65公里,这里是广东梅州入武平的第一村,俗称武平县的“南大门”。村里不仅有吴氏围龙屋、林氏围龙屋等武平县历史建筑,还有广阔的油菜花田,最有特色的应该是“月亮城堡”“爱神之箭天梯”“快乐小木屋”“采蘑菇的小姑娘”“百香果聚宝盆”“流星雨”“劳动最光荣”“童年的回忆”“心灵相约”“乌篷船”“步步高飘带”“春笋怒发”等15处生动有趣的艺术造型景观,给游客增添了观赏的乐趣,文化墙把你的记忆带回上个世纪……

油菜花田和文化墙

100多亩的油菜花田是大布村的一大亮点,每年2、3月份,成群结队的蜜蜂在大片金黄色的油菜花海中翩翩起舞,边舞边采集花粉,让人赏心悦目。壮观的油菜花海吸引了闽粤两省邻近乡镇的游客前来踏春赏花,在花丛中尽情拍照留念。

油菜花田旁边的柏油路上,一行用石头和红砖堆砌的文化墙上,镶嵌着破旧的嘉陵摩托车、自行车、收录机、电视机及客家传统农具家具等上个世纪的老物件,仿佛时光倒流,定格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

大布村的文化墙视频

在大布村的柏油村道旁,一排排太阳能面板整齐排列,蔚为壮观,超过150亩(逾10万平方米)的太阳能发电厂成了大布村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颇具特色的乡村风景

在大布村广阔的田野里,纵横交错的柏油路上,每隔一段路,就有一道用细长的竹片编织而成的充满浪漫气息、颇具特色的艺术造型风景。福建良亚工艺品有限公司利用当地丰富的竹资源,别出心裁,在大布村广阔的田野上,见缝插针,巧妙地编织了15处充满童趣的造型景观,增添了观赏的趣味性,同时也为游客提供了歇息的场地,实在、贴心。

在文化墙的附近,竹编的活泼可爱的“采蘑菇的小姑娘”浪漫地站在草丛中,一朵朵的“蘑菇”破土而出,惹人喜爱。

废弃的烤烟房改造成的休闲驿站,屋顶的小风车在微风中悠闲地旋转着。道路两旁,用竹片制作的五彩流星雨,将人们带进了童年的回忆。

驿站附近用竹木搭建的三角形遮阳棚里,两位小姑娘坐在长木凳上,一边喝着饮料,吃着零食,一边用手机玩自拍,感受夕阳下田野的浪漫气息,好不惬意。

田野中央的一个十字路口,用旧木板搭建的充满童趣的小木屋里,摆着一张小木桌,墙上挂着几件充满童心的装饰件,游客玩累了可以进去歇息,在里面边吃点心和饮料,边欣赏窗外的田园风光,呼吸泥土和农作物的清香气息……

还有乌篷船、劳动最光荣、百香果聚宝盆、爱神之箭天梯等景点也各具特色,值得一看。吴氏围龙屋和林氏围龙屋是武平县现存的为数不多的客家特色民居,武平县历史建筑,有兴趣的朋友也不妨去参观一下。

吴氏围龙屋

大布村的吴氏围龙屋建于清雍正四年(1726年),坐南向北,是一座两堂六横三围龙和化胎、门坪、半月形池塘等组成的中大型客家围龙屋,高峰期曾有200多人居住,是武平县现存为数不多的围龙屋之一。

上堂(至德堂)的堂联上联“本源追暗石,兄友弟恭,合创祠堂明礼祀”点明了该屋的祖先来自梅州市蕉岭县文福镇的暗石村,吴以元、吴以近堂兄弟胜似亲兄弟,合力共建了这座客家围龙屋。下联“区域隶南岩,左昭右穆,重新神座振家声”则说明该屋位于武平南部的岩前镇,几年前围龙屋重新修葺一新,重振吴氏家声。

大布村的这座围龙屋见证了吴氏家族的繁荣与历史的变迁,历经300年的沧桑,依然屹立不倒,展现出客家民居独特的魅力。

吴氏围龙屋的内部结构比较复杂,有3条露天的天街、4条小巷和112间房间。小巷将围龙屋的各部分连接起来,即使是下雨天也不会被雨淋湿,方便吴氏家族的成员之间相互交流,体现了客家人强烈的传统家族理念。

林氏围龙屋

大布村的林氏围龙屋于2019年11月被评为武平县历史建筑。该围龙屋建于1700年前后,坐西南向东北,是一座两堂八横四围龙组成的大型客家围龙屋,是武平县现存为数不多的围龙屋之一。堂屋、横屋和内围龙均为单层,二三四环围龙为2层,外大门(客家人也叫“斗方门”)的上方写着“盛昌居”三个大字。

盛昌居的先祖来自武平县武东镇,林氏围龙屋宽约95米,进深约60米,前面有门坪和风水池塘,总面积约5000平方米,共85户300多人,大部分人已外迁。林氏围龙屋历经300多年的风雨,除堂屋维修一新外,后面的围龙大部分已破败不堪,部分已崩塌,沧桑感十足。

大布村旅游攻略

旅游路线:导航到“武平县岩前镇大布村”即可

门票:免费

配套服务:

1、 2公里外的岩前镇饭店较多,吃饭方便;镇上有多家旅社,住宿也较方便;

2、大布村有多处公共卫生间,干净卫生。

附近景点推荐:岩前镇狮岩景区(国家4A级免费景点)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