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元旦,风和日丽,梅城江北树湖坪李屋锣鼓喧天,来自广州、深圳、佛山、饶平等地及梅州本地的300多名树湖坪李氏简逸公后裔齐聚树湖坪太史第,隆重纪念简逸公开基500周年,弘扬祖德,共叙亲情,并邀请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的肖文评院长、梅州日报社的刘奕宏主任、客家人杂志社的赖俊权主编等近10位梅州文史界人士到场见证此次盛大活动。
元末明初,海上对外贸易逐渐活跃,尤其是与东南亚和日本的贸易,但海盗问题也日益严重,倭寇不时骚扰我国沿海地区。为了维护国家的安全与稳定,明太祖朱元璋决定实施禁海令,限制民众的海上活动。明嘉靖年间,倭寇的骚扰活动更加频繁,沿海居民的生活日益艰辛。明嘉靖四年(1525年),李氏简逸公从饶平黄岗的上湾村出发,一路跋山涉水,历尽千辛万苦,来到程乡县程江河的出口处附近(今梅城江北树湖坪)开基创业。经过三代人几十年的努力打拼,终于在树湖坪购买土地,建起了老李屋(即现在的太史第)。老李屋由三进两堂两横屋组成,天井约110平方米,堪称梅城最大的天井。
老李屋(太史第)宽敞的天井里坐满了简逸公的裔孙
随着后代裔孙的不断繁衍,树湖坪的老李屋已难以满足居住的需要,部分裔孙搬迁到梅城东郊望巷口、程江大和村官田、湖南浏阳县、印尼和毛里求斯等地开枝散叶。
清朝中期,随着李象元家族的崛起,嘉应州崇文重教蔚然成风,树湖坪李氏简逸公的后裔读书之风也日渐兴盛。嘉庆三年(1798年),十四世的堂兄弟李汝谦、李黼平一起参加广东乡试,双双中举,李汝谦还夺得了头名解元。
嘉庆十年(1805年),李黼平上京考试,中二甲进士,并入选翰林院庶吉士(也叫庶常),光宗耀祖。另外,简逸公的裔孙中还有李绶光、李汝辰、李黼章等多人在科举考试中中举。
民国时期,广东省教育厅厅长李秋谷、梅县商会会长李树萌均是简逸公裔孙中的杰出代表。
重庆钢铁工业集团某设计所的研究室主任、正高级工程师李旺钊,解放军第458医院原感染病科主任、全军肝病防治中心感染病科主任医师、广东省中西医结合肝病学会常务委员、广州军区流行病学副主任委员李灼亮,航天工业部第8358研究所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李恒高,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科学技术协会退休的李果钊等人均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堪称科技界的精英。
原毛里求斯路易港市长、国会议员、毛里求斯前旅游部部长李国华也是简逸公裔孙中的佼佼者。
如今,李氏简逸公的裔孙遍布海内外,在各行各业努力工作,在各自的岗位上默默奉献。昨日,他们回到祖先开基的地方——梅城树湖坪欢聚一堂,共同祭祀先人,缅怀祖德,畅叙亲情,互相勉励,共同为祖国为社会做出更多更大的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