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贵金属增8成
作者:郑嘉意
编辑:松壑
对银行业而言,与周期寒冬同时到来的,是行业格局的重洗。
2024年,北京银行实现了业绩“双增”。
营收、归母净利较上年同期分别增长4.81%、0.81%;同期股价收涨43.69%,跑赢Wind银行指数,创下十年来最大涨幅。
作为唯一规模超4万亿的城商行,股价与基本面的正循环,成为了北京银行当下竞争力的验证。
只是0.81%的利润增长,在竞争白热化的城商行赛道还远远不够。
同年,“风头正劲”的青岛银行、杭州银行等5家城商行净利增幅超越10%;
背靠长三角的江苏银行、宁波银行分别录得归母净利318.43亿元、271.27亿元,均领先于北京银行的258.31亿元。
如何通过新的抓手在洗牌中稳住城商行“第一把交椅”,是当下的重中之重。
数字化是北京银行给出的答案之一。
业绩会上,董事长霍学文称数字化是银行的“生命线、生死线”,并详细解释了有关战略。
据其透露,经历了三年努力后,北京银行数字化转型已步入2.0(数字化经营)阶段。
这或许意味着,长期投入的数字化战略正转化为真实动能,带来更多利润上的兑现。
01
贵金属增8成
对照往年业绩,北京银行如今能维持净利增长,已稍显吃力。
2022-2024年,该行营收增幅虽企稳反弹,但利润增速已由2022年高峰时的双位数,缩小至如今的0.81%。


与大多城商行类似,北京银行的收入构成仍以信贷为主,利息收入、中收与其他收入占比分别为74.25%、4.95%、20.8%。
信贷业务仍是“基本盘”。
贷款同比增幅仍维持在9.77%,同期存款增幅达18.34%,为资产扩张提供良好支撑。
对公业务的高增,是北京银行维持利息收入的关键。
成本较低的对公存款创下17.67%的增速新高,核心存款日均占比超八成,带动对公存款成本下降16个基点;
对公贷款增幅达14.33%,增长数字连续两年过千亿。
资产端增量,得益于对重点领域的大力度加码。
其中,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文化金融、涉农贷款增幅分别为40.52%、43.11%、28.30%、32.39%、27.15%。
北京银行方面表示,公司已把握“稳增长、优结构”两条发展主线,深化战略客户管理、强化腰部客户拓展、推动基础客群扩面,发挥供应链批量拓客和场景金融带动作用。
非息业务的变化,则体现出更多市场共性:
一是受“债牛”影响,金价走高收入影响,非息收入整体增长10.06%;二是中收持续承压,手续费及佣金下滑7.84%。
北京银行称,非息收入增长,得益于优化投资布局,灵活配置债券、基金、资管产品等。
资产负债表的变化,披露了更多细节。
相较年初,该行其他债权投资较年初增长36.73%,以黄金为主的贵金属规模增长已高达81.37%。
银监会发布的《关于商业银行从事境内黄金期货交易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符合资本充足率达到8%、具有衍生产品交易资格、具有黄金现货交易资格、具有完善的市场风险管理能力等条件的商业银行,可从事境内黄金期货交易业务。
不过商业银行在实际开展黄金相关业务时,还需遵循如《金融机构衍生产品交易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指引》等一系列相关监管规定和要求。
如今,金融市场总监刘素琴已透露对黄金的投资,正由低价做多转向高位做空。
其表示,未来公司仍注5类重点,包括在财政投放、公开市场放量时关注利率,重视票据买卖价差,择时配置优质海外资产等。
与投资收益形成对比的,是持续承压的中收。
由于代理及委托业务手续费收入同比减少,北京银行中收下滑7.84%至34.58亿元,对营收的贡献率不足5%。
北京银行方面表示,未来仍将加快轻资本转型,发展财富代销等低资本占用业务,增加中间收入来源,提升非息收入占比。
02
进阶的数字转型
从对公的客群经营,到零售的投研投顾,数字化赋能都可能发挥更多作用。
早在三年前,北京银行就意识到了快速拥抱先进科技生产力的重要性,开启了为期三年的数字化转型行动。
即以“数字京行”为建设目标的“三大战役”,包括统一的数据底座、金融操作系统以及风控平台;
通过每年20个科技重大项目,以点带面推动“科技+数据”成为高质量发展双擎。
研发费用方面的“真金白银”投入,可侧面管窥北京银行对数字化转型的决心。
2022-2024年,该行科技信息投入占总营收比重分别为3.7%、4.5%、4.6%。
霍学文认为,此前公司定下的“三大战役”已悉数攻克。
其表示“银行最重要的就是数据,创造价值的关键在于数据能否标准化、标签化。”
“银行有N个系统,需要底层打通、中间串联、上层中辅使用。”霍学文解释称,“基于现代人工智能技术的操作系统,我们建立了可插拔系统用于实现老系统之间的相互赋能。”
该行亦在关注人工智能,提出“银行需要All In AI”的口号。
目前已建设“京智大脑”企业级人工智能平台,探索大模型应用,通过研发“京智”大模型、推广京翼大模型服务(MaaS)平台等,形成“大模型+通用机器学习模型”的技术体系。
行至当下,霍学文表示公司数字化转型已由1.0阶段迈向2.0阶段,未来重心在于数字化经营。
其透露,将在2025年上线已建成的对公、零售、风控等七个“水晶球”(数字化管理平台),使得管理决策从依照经验向依照数字过渡
例如,零售水晶球可通过数据分析和智能决策,提升零售业务的效率和质量,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精准服务;
此前“水晶球一期”已实现总行到分行的指标穿透,二期上线后,指标将穿透到支行和客户经理,使客户经理能够观测到自身的业绩与管户成效。
霍学文表示,对公与零售水晶球系统的上线,可帮助公司实现差异化定价。
其表示“我们可以综合分析客户产品、创造价值,根据综合收益实现资产、负债成本的差异化定价,满足客户需求同时达成效益最大化。”
伴随着数字化转型进入运营阶段,北京银行将迎来从定价、风控到业务管理的全方位重塑;不过上述改变究竟能否在财报上得到兑现,还需要更长时间的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