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过年期间,吉林省通化县发生了一件奇事,零下三四十度的天气,三千多名日寇被扒了外衣,排队走向城头上准备行刑。
城头下便是浑江,因天气寒冷早已结上了厚厚的冰面,到底是如何行刑,行刑的人为何又是朝鲜人?
通化平叛
方虎山出生于朝鲜咸镜北道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自幼目睹日本人对朝鲜民众的压迫,非常痛恨日军。
14岁时(1930年),他流亡到中国东北吉林延边地区,这才算过上了段安生日子。但是好景不长,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沦陷,日本人在东北肆意猖狂。
怀着对日本人的极度仇恨,方虎山果断加入了东北抗日游击战争,参与对日抗战。1936年考虑到东北有大量朝鲜侨民,为了方便领导,在侨民中脱颖而出的方虎山被我党派往莫斯科的东方大学学习。
1939年,他历经辗转从新疆回到延安,继续投身革命。抗战胜利后,又被派遣到东北,任务是剿匪,安定民心和维持秩序。
在东北广阔的土地上,他创立了一支勇猛善战的朝鲜义勇军,这支部队因实力出众而声名远扬,成了敌人的一大威胁。1946年春节时,方虎山在东北首次亮相就是在通化平定叛乱。
当时日军投降后,东北成为国共争夺的焦点,因为通化地区战略位置极为重要(长白山南麓,鸭绿江畔),因此被我党设为东北民主联军核心根据地,迁入航空学校,炮兵学校等机构。
国民党这哪里忍得了,当即要抢回在东北的主动权,可是他的嫡系部队大部分又远在关内,实在是鞭长莫及,这可怎么好。
蒋介石苦思一夜,想出了个绝妙的好计划“借刀杀人”。原来,日本投降之后,在东北遗留了大量战俘,兵器,这成为影响东北稳定的一大威胁。
还没把这些人解决干净,他们果然生事了,原国民党特务与日本关东军125师团残部勾结,准备颠覆我党政权。
原关东军参谋长藤田实彦联合国民党特务孙耕尧,秘密组建“中日联合政府”,计划以“山与川”为暗号,通过电灯信号与玉皇山狼烟发动突袭。
国民党辽宁省党部特意为其提供20万经费,意图借日军之手清除中共势力。他们策反了通化红十字医院日籍医护人员,并在城内设了三个指挥所,纠集3000余暴徒准备动乱。
1946年2月3日,凌晨四点,全城断电,玉皇山燃起三堆狼烟,暴徒分头袭击党政军机关,医院及通讯设施。
日籍外科主任柴久田护士用手术刀割喉153名八路军重伤员,把肠子挂窗台示众,朝鲜义勇军赶来后展开白刃战,击毙130名暴徒。
秘书长夏骏青率领30余警卫死守大楼,弹尽后用桌椅反击,最终在炮兵学校援军迫击炮支援下击退千余名暴徒。
2月4日,朝鲜义勇军第一支队政委方虎山率2000官兵突袭暴徒侧翼,两个小时击溃敌军主力,俘获3000名日军俘虏。
方虎山一时名声大噪,朝鲜义勇军的名号也因此声名鹊起,让敌人闻风丧胆。正被人关注之际,方虎山又干了一件让人议论纷纷的大事!
处理日军战俘
尽管我军向来有优待俘虏的传统,但方虎山却不这么想。因少年目睹日军把父亲吊死的罪行以及深受日军的种种压迫,他对日军极为痛恨。
面对再次被俘虏的日军,他不顾众人反对,下定决心斩草除根。这就有了我们开头说到的那一幕,零下三四十度的极寒季节里,三千多名日俘被脱了外衣游街示众。
日军一个个被冻得吱哇乱叫,排队走上了通化城头,城头下面便是浑江,方虎山命人凿开冰面。先让日军跪在城头将其用刺刀挑死,然后把尸体全部扔到了浑江里喂鱼。
这一操作真正震慑了其他还活着的战俘,他们从此便再也不敢闹事了。那处冰河很长一段时间里也成了人人都不敢去的地方,尽管河里的鱼长的又肥又大,但没人敢吃,都说鱼是吃了尸体才长这么大的。
方虎山此举果然引来了国际社会的极大批评,但当地民众却对方虎山“以血还血”的做法非常支持。外界议论声不断,他对此却毫不在意,对他来说,他宁愿背负骂名也要把这些可恶的日本人斩草除根。
解放战争开始后,方虎山的部队改名为东北联军独立四师,参与了四保临江战役、辽沈战役等多场重要战役,为我党事业做出了极大贡献。
回到朝鲜
1949年7月,他率部队回了自己的祖国。但却下场凄惨!当时朝鲜一分为二,南北对立,成为美苏冷战的前线。我国也派了军队前去支援。
方虎山因在我国有着极其丰富的作战经验,也升任少将团长,独立指挥战斗。他带领的部队曾以7500人的兵力对抗美军2万人,创造了伤心岭、血染岭、流血之谷等让人胆寒的战绩,成为让人敬畏的悍将。
尽管美军对其避之不及,但他的战斗策略还是受到了许多人的批评。主要是因为,中国和朝鲜的战略情况不同,中国的抗战主要是通过空间换时间,以打运动战为主。
而朝鲜由于国土小、缺乏战略纵深,加上对土地的极端重视,所以保卫每一寸土地都至关重要,但方虎山在朝鲜也用运动战,这引来了许多朝鲜人民的不满。
因此朝鲜战争结束后,方虎山就被闲置,后来成为了陆军大学校长,但日子过得倒也清闲。
然而,1955年因为朴一禹的事情,方虎山和金日成闹了矛盾,被指控为反党宗派分子,党籍被开除,含冤致死。
一代名将就此陨落,令人唏嘘。但不管方虎山在朝鲜如何,但他在中国英勇杀敌,为我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令人钦佩。
信息来源:回忆进军东北及通化平叛 刘西元 2018-12-04 23:5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