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90%烧伤、12次植皮、200多万天价医疗费!室友只赔了1万,剩下谁来买单?
这起案件,堪称现实版“关门杀人”——武汉大学生杜均浩因室友在宿舍给电动车电池充电引发爆炸,瞬间烧成火人。而他的室友李某,不仅自己逃了,事后仅赔了1万!更离谱的是,上百万的治疗费至今无人承担。
今天,我们从法律角度深扒:这场人祸,到底该谁赔钱?谁坐牢?
第一、电池爆炸,室友该坐牢吗?
法律上,李某的行为已构成刑事犯罪!根据消防认定,爆炸直接原因是李某违规在室内充电导致锂电池热失控。而他明知宿舍禁止充电,仍心存侥幸,属于典型的 《过失致人重伤罪》 [涉嫌触犯《刑法》第235条]。法院近期将宣判。
但有人问:“李某关门逃跑,算不算故意杀人?”
关键看两点:
1.主观意图:李某发现起火后曾用灭火器扑救,证明他并非故意放任火灾发生;
2.客观行为:未阻止杜均浩逃生或故意锁门,故不构成故意杀人。
所以我就说:一个侥幸心理,毁了两个人!电动车电池室内充电=定时炸弹!
第二、200多万医疗费,该找谁赔?
李某说“赔不起!但是法律早就堵死了这个漏洞!” 杜家起诉了6个被告:室友李某、二手电动车租赁商、房东、二房东、三房东。
该案诉前调解已经于4月11日在法院开庭,接下来我们聊一下责任划分三大焦点:
1.室友李某:赔大头,但可能“赖账”,李某是直接责任人,根据《民法典》第1165条,可能需承担70%-90%赔偿。但他家境贫困,父亲早逝,母亲务农,根本赔不起200多万。 摆在我们面前的法律现实就是即便法院判赔,执行也可能成难题。
2.房东的消防如果不合格?那就要赔钱!房东若存在三大过错,必须赔钱:未配备消防设施;默许租客室内充电;房屋电路不达标。法院可能判定房东承担10%-30%责任。
3.电动车租赁商:电池有问题?连带赔!现在有一个致命问题: 若电池存在缺陷(如内部短路),根据《民法典》第1202条,租赁商和生产商需承担**无过错责任。但杜家需先申请鉴定,证明电池质量不合格,否则商家可甩锅“用户违规”。
第三、如果我们社会捐款280万,能抵赔偿吗?
“捐款是情分,赔偿是本分!”。社会捐助属于赠与,与侵权赔偿无关。即便已获捐款,杜家仍有权要求责任方全额赔付医疗费。 若赔偿到位,很多人都将捐款回馈社会
第四、血的教训!普通人如何避雷?
老铁们记住三条保命法则:
1.绝不入户充电:国家早已明令禁止,违者最高可拘留15天!
2.租房先查消防:灭火器、烟雾报警器缺一不可,否则举报房东!
3.买电池看资质:拒绝三无产品,保留发票方便维权!
法律能追责,但生命无法重来!点亮红心,转发提醒身边人——别让侥幸,烧毁你的人生!
室友赔三成 厂家赔七成比较合理
利益审判,谁充电谁陪,不相关的别拉别人陪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