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春节档的电影周边搞得热火朝天,从《哪吒2》的手办到《封神》的联名扑克牌,再到《唐探1900》的实景打卡,整个市场突然就活了,跟以前那种只看个电影就完事的感觉完全不一样了。
这次《哪吒2》的手办众筹超过3100万,让我想起以前看电影最多就买个盗版碟,而现在的文创产品质量都很高,像196页的彩绘绘本《哪吒·三界往事》都能让孩子们追着买,连瑞幸咖啡跟《封神》联名的扑克牌都能卖断货,这种变化来得特别突然。
《唐探1900》在山东乐陵建了个旧金山场景,搭了228栋建筑,这投入真的很大,但是现在变成了打卡地,附近的酒店都住满了,这种思路其实挺好,把一次性的拍摄场地变成了持续收益的景点。
华夏电影的刘莉莎说,像《哪吒》这样的百亿票房电影背后有千亿的衍生品价值,这个数字听着吓人,但是想想迪士尼都提前18个月就开始布局IP开发了,可能还真不是夸张的说法。
华夏电影专门成立了文创公司,这次春节档就参与了《封神第二部》和《蛟龙行动》的周边开发,还教影院怎么卖爆米花、搞会员活动,这种实打实帮影院赚钱的做法,确实让整个产业链都活跃起来了。
票房收入在全球成熟电影市场中只占20%到30%,这个数字让人意外,但是想想好莱坞的运作模式,除了电影票,还有十几种赚钱方式,这差距确实有点大。
北师大的尹成奎教授做过文创中心主任,说中国电影的周边开发潜力还没发挥出来,他们学校的文创产品就做得很成功,像启功先生的字画邮票就很受欢迎。
现在抖音、小红书这些平台也开始播电影,这种新渠道给中国电影带来了新的收入来源,让人想起三年前徐峥的《囧妈》在短视频平台首播的事情。
数字藏品NFT可能会成为电影衍生品的新方向,虽然现在还不成熟,但是这种新技术确实给了电影产业更多想象空间,说不定以后看电影还能顺便收藏一些独特的数字周边。
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也可能给电影体验带来新的可能,比如说用VR看电影场景,或者是在元宇宙里体验电影内容,这些都是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哪吒》的成功证明了中国传统文化IP还有很大的商业潜力,这种古老故事的现代演绎方式,不仅能吸引观众,还能带动一系列的周边产品。
跨界IP联动可能会成为中国电影差异化竞争的关键,就像《封神》和瑞幸的合作,这种跨界组合能给观众带来新鲜感,也能扩大电影的影响力。
电影文创和地方文化的结合也能带动新的旅游经济,《唐探1900》在山东的场景就是一个好例子,这种模式不仅能增加收入,还能促进地方发展。
中小成本电影也可以通过精准的周边开发获得更高的回报,不一定要像大片那样投入巨资,找准市场定位和目标观众也能做出好的周边产品。
海外市场对中国电影文创产品的接受度值得探索,虽然现在主要还是针对国内市场,但是随着国产电影的国际化,周边产品也可能打开海外市场。
系统化的IP开发体系比单点爆发更重要,这需要电影公司有长期的规划和投入,而不是只盯着一时的票房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