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的时候,总觉得兄弟姐妹是一辈子的依靠。
小时候一起抢饭吃、上学穿同一条裤子,哪怕打架,也是一转身就好了。
可一转眼,人过了六十,却发现,曾经那个最亲的人,早就成了陌生人。
电话不打了,见面也尴尬了,哪怕在一个城市,也能十年不见一面。
很多人都说是“感情淡了”。但真相往往更现实,是以下这三个原因,在默默把彼此越推越远。
01
钱,像一把刀,划破了亲情的脸。
最扎心的一句话:亲兄弟,明算账。
人老了之后,家产分割、赡养老人、子女婚事,一件事都能把好好一摊兄弟感情搞砸。
我认识一个亲戚,兄弟五个,为了分父母的两间老房子,闹得打电话都直接开骂。
年轻时候吃一碗饭、睡一张床的兄弟,到头来连面都不想见。
还有的家庭,父母养老问题上互相推诿,一个出钱,一个出力,结果都觉得吃亏,最后干脆谁也不管,情分也就此断了。
说白了,成年人的世界里,感情是靠经济维系的,一旦遇上利益,就见人心。
不是兄弟变了,是现实太冷了。
02
地位悬殊,谁也看不上谁了。
年轻时候大家条件差不多,吃一样的饭、干一样的活,能聊得上,也能笑得出来。
可等人过六十,几十年走下来了,差距就越来越大了。
有的混得风生水起,有车有房有地位;有的还在为退休金精打细算,连个像样的手机都舍不得换。
一个话不投机,一个自卑敏感,谁也不想主动联络。
就像我认识的一个熟人,他兄弟现在是个企业老板,年年出国。
两人见面,哥哥说的是股票、投资、旅游,弟弟只能陪笑听着,插不上嘴,越听越不是滋味。
久而久之,干脆不来往了。
表面上说是“大家都忙”,其实是再见面,彼此都觉得尴尬。
03
子女不来往,关系就凉透了。
说到底,兄弟姐妹的联系,很多时候是靠下一代维系的。
孩子常走动,大人就顺理成章有了聚会、话题。孩子不来往,大人见面的机会也就没了。
现实里,有的兄弟姐妹住得近,却连节假日都不走动,就是因为各自的子女从小没怎么联系,谁也不熟,谁也不愿凑热闹。
我一个朋友说得好:“现在不是咱们不亲了,是下一代都不往来了。”
孩子都懒得动,做长辈的也就懒得张罗了。时间一久,感情自然就断了。
再亲的兄弟姐妹,如果后代没感情,终究也只能维系在电话和回忆里。
人到了六十岁,真正还能保持来往的兄弟姐妹,其实已经不多了。
不是谁做错了什么,而是生活太现实,感情太脆弱,环境太分散。
能不争钱、不比高低、还能互相关心的兄弟姐妹,那才是真的缘分未尽。
别等到老得走不动了,才发现,自己曾经最亲的人,已经从你生命里彻底路过了。
所以啊,过了六十,还能主动走动的,就走动走动;还能说几句话的,就说几句。
别让现实,剪断了那条叫亲情的线。
图片源自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