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常用物理降温的方式与注意事项

营养均衡餐桌 2024-11-03 03:16:28

关于物理降温的概念

物理降温是一种治疗性操作,原理是借助物理方法快速让人体降温,在临床上主要用于辅助治疗由疾病导致的体温异常升高,可预防持续高热导致的失水、惊厥、脏器衰竭等并发症出现。

物理降温的方法是最简单、有效、安全的降温方法,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都是适用的。

关于体温的概念

1、体温,也称体核温度,指身体内部胸腔、腹腔和中枢神经的温度,具有相对稳定且较皮肤温度高的特点。

2、皮肤温度也称体表温度,指皮肤表面的温度,可受环境温度和衣着情况的影响且低于体核温度。

3、基础体温,指人体在(持续)较长时间(6~8小时)的睡眠后醒来,尚未进行任何活动之前所测量到的体温。

4、正常体温:是在体温调节中枢的调控下,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保持在动态平衡状态。

体温的测量方法

体温测量方法有口测法、腋测法及肛测法。

正常人腋下温度为 36-37℃

口腔温度为36.3-37.2℃

直肠温度为 36.5-37.7℃

发热的机制

当机体在致热源作用下或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时,产热增加,而散热却不能相应地增加甚至减少,导致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称为发热。

其实就是:产热>散热=发热

人体散热的方式

散热过程人体以物理方式散热,人体最主要的散热部位是皮肤,呼吸、排尿、排便也能散发部分热量。人体的散热方式有辐射、传导、对流和蒸发四种。

发热的分类

1、临床上按照体温高低将发热分为4类:37.3~38.0℃为低热,38.1~39℃为中度发热,39.1~41℃为高热,41.0℃以上为超高热。

2、按发热时间的长短将发热分为4类:

短期发热:指发热<2周,多伴局部症状和体征;

长期发热:发热时间≥2周,有的可无明显伴随症状、体征,需实验室检查帮助诊断;

原因不明的发热:发热持续2周以上,体温37.5 ℃以上,经查体、常规实验室检查不能确诊者;

慢性低热:指低热持续1个月以上。

3.按发热常见热型通常分为6种。

稽留热:指体温恒定地维持在39.0~40.0 ℃以上,达数天或数周,24 h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 1.0 ℃;

弛张热:体温常在39.0 ℃以上,波动幅度大,24 h内体温波动范围超过2.0 ℃,但均在正常水平以上;

间歇热: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降至正常水平,无热期(间歇期)可持续1 d至数天,如此高热期与无热期反复交替出现;

波状热:体温逐渐上升达39.0 ℃或以上,持续数天后又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持续数天后又逐渐升高,如此反复多次;

回归热:体温急剧上升至 39.0 ℃ 或以上,持续数天后又骤然下降至正常水平,高热期与无热期各持续若干天后规律性交替一次;

不规则热:发热的体温曲线无一定规律。需要注意的是热型与个体反应的强弱有关,儿童热型没有成人典型。

物理降温的常用方法

临床中常用的退热的方法主要是两种:药物降温和物理降温。这里重点介绍物理降温。

物理降温的正确方法是:先做环境降温,再做贴身降温。

第一步:环境降温与身体散热降温

1、宜勤通风和适当调低室温

保证室内空气流通,可以使身体的部分热量散出去,还可以有效减少室内空气的病原体数量。家有空调,可以根据自身感受适当调低 1~2 ℃。集中供暖的话,可以开窗增加空气流通。

2、适当减少衣服和被子

持续高热期间,适当减少衣服和被子,配合身体正常散热,发热时最主要的散热器官是皮肤,加强皮肤散热,捂汗不利于传导散热和蒸发散热,如果强行捂着阻止散热,反而不利于退烧。

3、 多喝水,吃好睡好

喝水虽然不能直接帮你降低体温,但是多喝温开水。发热时经过皮肤丢失大量液体,喝温开水可以迅速补充体液,而且体液充足时热容量大,对降低体温有一定作用。此外,还可以促进出汗,蒸发散热,对降温有帮助。其次吃得好、睡得好,也是在给身体加油鼓劲,增强抗病能力!

第二步、物理降温

1、温水擦浴

用32℃~34℃的温水 的水,擦拭一下身体或者洗个温水澡。

正确的擦拭方法及顺序:以拍拭(轻拍)方式擦拭,因摩擦易生热。

擦至腋窝、肘窝、手心、腹股沟、膝窝处(如上图所示标注)稍用力并延长停留时间,以促进散热。全身每个部位(四肢或背部)拍拭约3分钟,最长不超过20分钟,以免受凉。

注意事项:

别洗太长时间,症状期间容易体力不足,10 分钟速战速决。洗澡前后都要喝些水。注意身体的反应。虽然暂无证据表明洗澡会加重症状,但大家要以身体反应为主,不舒服就不要洗了。禁忌部位:①心前区:以防引起反射性心率减慢、心房或心室纤颤、房室传导阻滞;②腹部:以防腹泻;③后颈部和足心:以防反射性末梢血管收缩影响散热或引起一过性冠状动脉收缩。

2、酒精擦浴

使用25%~30%的酒精200~300ml擦拭(将浓度为75%的酒精倒出100ml,再倒温开水150ml,一共是250ml),禁用75%的医用酒精擦拭。

擦浴顺序:同温水擦浴

注意:擦浴时,一般头部置冰袋,以防止擦浴时表皮血管收缩、头部充血;足底置热水袋,使患者感觉舒适,也可减轻头部充血。

禁忌部位:同温水擦浴

擦浴的时间:时间不宜超过20分钟。

观察情况:观察局部皮肤情况及反应,若出现寒颤、面色苍白、脉搏、呼吸异常,应立即停止。

3、冰袋降温

将冰袋用干毛巾包裹,置于前额、头顶部、腋窝、腹股沟或单侧颈部。冰敷过程中应观察用冷部位皮肤颜色,防冻伤。

(冰袋放置位置所示)

禁忌部位

注意:

不要在颈部两侧同时放置冰袋,以免头晕昏厥。冰敷时间不超过30min,以防产生继发效应,宜每15min-20min更换冷敷部位。冰袋漏水、融化或不冷,或毛巾浸湿时,应及时更换。冷疗时注意足底保暖。患者局部皮肤颜色或感觉异常,或有寒战、面色苍白、脉搏或呼吸异常,应立即停止操作。冰的物品可以有:瓶装矿泉水、酸奶、牛奶、冰袋、冰冰贴、冰水果(柿子、橙子)等。

儿童常用退烧药

物理降温的知识问答

1、哪些患者不适合物理降温?

答: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用物理降温的方式的。

不适合的人群原 因血液循环障碍者(血栓、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心梗、脑梗等)受冷会加重血液循环障碍有慢性炎症或深部化脓性病灶(蜂窝组织炎、局部脓肿等)皮肤受冷会导致局部血流减少,不利于炎症的吸收组织损伤、破裂、水肿(四肢水肿、伤口积液、皮下出血等)受冷会导致血液循环不良,影响伤口愈合,皮下出血使用酒精擦浴会加重出现症状对冷刺激过敏者受冷会出现寒战发抖,影响降温效果昏迷、老年体弱者末梢循环差,受冷会加重血液循环障碍

2、为何成人发热也不建议使用酒精擦浴?

答酒精擦身会使皮肤紧缩,让人打寒战,产生强烈的不适感。就成人而言,发烧时酒精擦浴因为吸收有限,而且大人基本能耐受这点酒精的影响,所以除非酒精过敏,否则不至于有什么危害,但对退烧没啥作用,所以不建议。而且酒精还会通过皮肤被人体吸收,严重的甚至会引发酒精中毒。

对于成人稳妥的物理降温方式,是适当减少衣服和被子,用空调调低室温,帮助身体更好地散热。

3、为何小儿发热禁忌使用酒精擦浴?

答:儿童因为皮肤薄,血液循环旺盛,发烧时全身毛孔又是处在张开状态,容易吸收酒精,再加上神经发育不完全,酒精可影响神经发育,大面积酒精擦浴婴幼儿还可能导致酒精中毒,所以不能使用。

4、发热时用冷毛巾湿敷?

答:皮肤散热要靠皮肤血管扩张,而冷敷冰袋湿敷起了反作用,使表面皮肤血管收缩,热散不出去,还可能导致畏寒、浑身发抖等症状。

5、给孩子在手心、脚心贴退热贴?

答:有些家长在孩子的手心、脚心贴上退热贴,希望能起到一个物理降温的作用。但是孩子发热的时候,往往是身体热、四肢末梢是凉的,这时候是不建议给手心、脚心贴退热贴,而是应该把手、脚搓热以改善末梢循环。

6、物理降温后应该多长时间测体温?

答:物理降温30min后一定复测体温,判断物理降温效果。如物理降温效果不佳,需及时就医。

7、体温超过多少需要使用退烧药物?

答:如果体温超过38.5℃,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规范使用退烧药。

来源|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Chinahlyy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