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别再强忍!医生解释:止疼药合理使用尚可

安波玩转养护 2025-03-16 14:58:33

我蜷缩着捂肚子,眉头紧皱。

妈妈:“又痛经了?喝点红糖水,别吃药,吃药伤身体!”

奶奶:“就是,忍忍就过去了,我们年轻时不都这么过来的?”

爸爸举着手机:“网上说止疼药不会有依赖性,国外都很普遍啊!”

妈妈、奶奶异口同声:“网上的东西能信?”

“痛经到底该不该吃止疼药?让我们说点靠谱的!”

二、痛经“忍一忍”真的好吗?

女性痛经比例可不低,据《中国妇女报》调查数据显示,约有40%的女性存在不同程度的痛经问题,其中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的占10%-15%。而不少中老年人秉持着“忍忍就过去了”的观念,认为年轻女性“不够坚强”,这种误区长期影响着家庭健康观念的形成。

忍痛不是坚强,更不是一种健康选择。反复剧烈痛经容易导致慢性疼痛敏感度提高,就像长期咳嗽不治疗容易引发慢性肺病一样,长期忽视痛经可能导致盆腔炎症加剧甚至慢性盆腔痛。

三、止疼药真的那么可怕吗?

很多中老年人担心止疼药会上瘾或伤害身体器官,这实际上是个误解。我们通常用于痛经的非甾体类止疼药(比如布洛芬),并非成瘾药物。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明确指出,非甾体抗炎药对普通人群短期使用十分安全,只要不过量服用,出现严重副作用的概率极低。

用个比喻来说,非甾体类止疼药就像家里的“创可贴”,有伤口贴上,不会因此成瘾;更不会因为贴了几次,皮肤就变得脆弱不堪。疼痛是一种症状,药物只是缓解症状的工具,而非洪水猛兽。

四、吃止疼药会不会“伤肝伤肾”?

有些长辈一听到止疼药,就马上想到“伤肝伤肾”,这种担心是否成立呢?

事实上,根据中华医学会的数据,只要按照说明书推荐剂量短期服用止疼药,不会造成明显的肝肾功能损伤。药物的代谢途径就像垃圾分类,只要按照说明书服用,相当于“定时定点”清运垃圾,不会让垃圾堆积成灾。

当然,如果有肝肾功能不全的老年人,服药前需咨询医生,不要自己“对号入座”,胡乱用药。

五、疼痛忍了,会不会自然好转?

不少中老年人认为,年轻人不吃药,等年纪大了自然就不痛了。但现实并非如此。部分继发性痛经可能是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等疾病引起,如果不及时治疗,疼痛可能持续加剧,甚至影响将来的生育能力。

“忍”可能带来的不是缓解,而是错过早期治疗时机。用“头痛医头”来形容并不准确,应该是“头痛都不医”,结果头更痛了。

六、如何正确服用止疼药?

止疼药的正确用法是怎样的?非甾体抗炎药(比如布洛芬)建议在疼痛初期即服用,效果最佳,就像灭火一样,火刚起时泼上一盆水,很快就灭了。如果等火烧大了,再来灭火难度就增加了。

此外,服药时要注意剂量和频次,遵循说明书上的指引。很多年轻人其实更担心的是家里长辈的担忧,而忽视了自身的健康需求,这并不是最好的选择。

七、止疼药对老年人日常生活的借鉴意义

中老年人也常常面临关节疼痛、牙痛或腰痛问题,却很少及时用药,常被疼痛折磨。其实止疼药同样适用于这些场景,只要严格按药物说明服用,短期内止痛效果显著,可以极大改善生活质量。

疼痛就像生活中偶尔出现的杂音,用药就是把音量降低,不用非要把杂音忍成噪音才想办法消除。

很多时候,中老年人对健康的观念影响着家庭的决策。理解和接受正确的用药观念,能够让家庭成员获得更高的生活质量。止疼药不是洪水猛兽,它只是让生活更舒适、更轻松的一种方式。放下对药物的偏见,学会科学地用药,让我们告别“忍痛”的时代,享受更自在的生活吧。

0 阅读: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