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辽中兴——太后摄政与韩德让当权

盛唐魂 2022-08-08 10:54:24

辽景宗死后,年幼的辽圣宗耶律隆绪维位,由承天皇太后摄政。太后与圣宗率兵击退宋太宗北伐,并且南下,与宋订立澶渊之盟。此后,圣宗及后继者兴宗在位期间,辽朝社会经济有了很大发展,中原汉文化在北方得到广泛传播,辽朝进入鼎盛时期。

乾亨四年(982)九月,按辽景宗临终前将皇位传给梁王隆绪、军国大事听皇后命的遗诏,隆绪即位于灵柩前,时年12岁,尊皇后为皇太后。次年,改元统和元年,太后上尊号为承天太后,临朝听政。

萧绰

承天太后对群臣说:“母寡子弱,族属强大,边疆又不平静,该如何是好?“耶律斜轸、韩德让说:“只要太后信任臣等,还有什么可忧虑的?”于是,太后与斜轸、德让共同参与大政决断,并全权委任耶律休哥管理与宋的和战事务。耶律斜轸原来就深得景宗器重,为南院大王。太后摄政后,升任北院枢密使。耶律休哥在乾享元年曾和耶律斜轸在高梁河(又作高梁水、高良河,在今北京西直门外)大战北宋军,使宋太宗落荒而逃(中箭负伤逃走)。

太后摄政与韩德让当权,在辽朝兴盛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韩德让,蓟州玉田(在今河北)人,其祖父韩知古初为述律平的陪嫁归阿保机,后来辅佐阿保机,为辽初制定礼仪多有贡献,升任中书令,为佐命功臣之一。父匡嗣,以医术高超而受到述律平的钟爱。但在辽太宗、穆宗时,却一直未被重用。景宗未称帝时,匡嗣曾是藩邸(藩王第宅)故人。景宗即位后,匡嗣深得重用,被任为上京留守,后改南京留守,摄枢密使。

乾亨元年(979)的辽、宋高梁河之战中,作为权知南京留守事的韩德让与耶律斜轸、耶律休哥等大败宋兵,以功受到褒奖,并拜辽兴军节度使,任南院枢密使。

耶律休哥,辽军统帅,幽州决战中率领数千铁骑冲垮了数万宋中军,砍翻赵光义的龙旗,致使宋三军溃败

太后摄政后,韩德让统领宿卫(在宫禁中值宿,担任警卫)事,更加受到宠信。之所以如此,除了韩氏家族有极高地位之外,还在于太后与韩德让的信任关系。

据宋人路振《乘轺录》载,萧后幼年时曾许嫁韩德让,景宗耶律贤死后,继位者长子隆绪年龄幼小,萧后摄政,因韩氏家族世代掌管军政,大权在手,恐怕对幼子不利,于是萧后对韩德让说:“当年我曾许嫁给你,愿你我重修旧好,隆绪也就是你的儿子。”从此,韩德让随意出入萧后居所。后来,萧后竟毒死韩德让的妻子李氏。每逢外出射猎,萧后必与韩德让同住一个帐篷。北宋边将贺令图也向宋太宗报说:辽国景宗死后,继位者年幼,一切军国大事,取决于萧后。韩德让备受宠幸,萧后常与德让私通,并将德让的妻子毒死,入居德让帐中。二人起居饮食形影不离,如同夫妻。他们的住处有千余人护卫,还有膳夫300人及许多女奴,军国大事都由他们参决。

辽圣宗耶律隆绪

事实上,以上的记录皆出自与辽国对立的宋人之手,是否为事实无从考证,而萧后和韩德让年幼婚约经考证其双方家族背景已证明并无此事。但这竟然成为宋朝向辽朝开战的原因,宋朝从皇帝赵光义到低级官吏,一致认为辽朝旧主离世、新主年幼、女人掌权,太后又不懂礼节纵情享乐,边防羸弱,一片亡国之景象。实际是这样单纯分析辽国是不正确的,首先辽国作为敌对国,中原王朝向来有过于贬低、轻视的习惯。事实上已故的景宗才是庸主,圣宗虽然年幼,但萧太后并不是等闲之辈,且良将大臣皆在。至于对萧太后和韩德让的关系描述本就不属实,换句话说,即便属实,辽国作为渔猎民族本就开放,在中原王朝认为大逆不道、遭天谴的事情在辽国看来并不是什么动国本的事情。实际上,也就太后信任韩德让、韩德让确实与太后相处融洽是确有其事。后来赵光义发动数次收复燕云十六州之战,除了中间由杨业等名将所取得的小规模战役胜利外,几次大战的结局都是由宋朝惨败而告终。战争中宋朝动员准备三十万军队要近半年,遇事既有监军又要上报,而萧太后大胆放权,给予前线将领便宜行事特权,再加上本部主力为骑兵,在宋朝先发制人的情况下半个月就将二十万大军派往了前线,同时自己带着年幼的皇帝亲临前线御驾亲征。几次大战下来宋朝损失了自后周以来建立的数十万统一天下的皇家禁军精锐,从此再无北伐之力。

韩德让的地位和权势一路上升。统和元年(983),加开府仪同三司、兼政事令。四年,宋派曹彬、米信率10万人攻辽,韩德让因从太后出击有功,加守司空(或作司徒),封楚国公。后同北府宰相室昉共掌国政。

韩德让的权势和威严,任何人不得冒犯。如统和初,涿州刺史耶律虎古因事触犯了韩德让,被他当场打死。统和六年,与太后一起观看击球,韩德让被胡里室冲撞落马,太后立即命人将胡里室斩首。

统和十二年,北府宰相室昉退休,韩德让代为北府宰相。后来又拜大丞相,进封齐王,统管北、南枢密院事。十九年,赐名德昌。二十二年,封晋王,赐国姓耶律,改名隆运,并诏“出宫籍,属于横帐”,就是改变其奴隶出身,隶属皇族。其位在亲王之上,并赐田宅及陪葬地。

影视剧中的韩德让

承天太后、韩德让在辽朝社会改革及辽、宋和战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承天太后顺应社会发展需要,大胆起用汉官。推动了社会的进步。辽景宗死后,韩德让提出的稳定政局及减轻赋税、任贤去邪、平抑物价等主张都得到承天太后的赞同和支持。

《辽史》、《契丹国志》等史书中,对承天太后和韩德让都有很高的评价。《辽史·后妃列传·景宗睿智皇后萧氏传》说:太后通晓事理和治理国家的方针政策,闻善必从,所以群臣都甘心尽忠。太后熟悉军政,在辽、宋澶渊之役中,亲驾军车,指挥三军,赏罚分明,将士不顾生死,奋勇作战。辽圣宗之所以成为辽朝最有名的君主,是和承天太后的教导分不开的。《契丹国志·景宗萧皇后传》也说,皇后神机智略,善于使用部下,大臣大都愿意为其效力。《辽史·耶律隆运传》说,德让在统和间,位兼将相。能克敌制胜,进贤辅政,建立了丰功伟业。《契丹国志·耶律隆运传》说,古今天下有权臣,有重臣。耶律隆运则既是权臣,又是重臣。史书中关于承天太后和韩德让的这些评价,大体上是公允的。

1 阅读: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