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桃源村生活着一位名叫李延的青年。村子不大,统共也就几十户人家,村民们的日子过得平淡而又安稳。
再说这李延,可是个苦命的孩子。自幼父母双亡,靠着村里人的接济勉强长大。他为人忠厚老实,平日里总是默默做事,从不与人争执。
然而,命运似乎总爱捉弄他,最近一段时间,李延仿佛被霉运缠上了身,做什么都不顺。
先是辛辛苦苦种的庄稼莫名遭了虫害,颗粒无收;
接着,他帮村里的张大户做工,却不小心弄坏了一件贵重的物品,赔光了所有积蓄不说,还欠了一屁股债;
到了农忙时节,他好心去帮老人家收稻谷,结果每次他一去就会下暴雨,根本没法出门。而当他没去给人帮忙时,天气又好得不得了。
如此种种,村里的风言风语也随之而来。
有人说他是扫把星,走到哪儿霉运就跟到哪儿;还有人说他天生就是个穷命,谁跟他沾上关系谁倒霉。
渐渐地,村民们开始对他避之不及,平日里的热情与友善消失得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冷漠和嫌弃。
李延去村里的水井打水,刚到井边,其他人就立刻收拾东西离开,仿佛他身上带着什么传染病一般;
他到集市上卖些自己编的竹篮,即便价格低廉,也无人问津,还时不时有人在背后指指点点,说他的东西不吉利。
更过分的是,村里的孩子们也在大人的影响下,对李延充满了敌意。他们常常跟在李延身后,一边跑一边喊:“穷光蛋,扫把星,离我们远一点!” 然后捡起路边的小石子朝他扔去。
李延心里委屈极了,但他生性善良,从不与孩子们计较,只是默默地承受着这一切。
随着时间的推移,李延的日子越过越穷苦。他的房子年久失修,每逢下雨天,屋内就会摆满各种接雨水的盆子和罐子,滴答滴答的漏水声仿佛是他生活的悲歌。
身上的衣服也破旧不堪,补丁摞着补丁,鞋子也磨出了好几个洞,脚趾头都露在了外面。
为了填饱肚子,他不得不每天去山上挖野菜、摘野果,运气好的时候,还能在河里抓到几条小鱼。
但即便如此,他依然没有放弃对生活的希望。
这年夏天,老天爷像是破了个洞,雨没完没了地下着。
起初,村民们还盼着这场雨能滋润一下干涸的土地,给庄稼带来生机。可谁能想到,这雨越下越大,丝毫没有停歇的迹象。
山上的雨水汇聚成一条条湍急的溪流,顺着山势奔腾而下,很快就形成了汹涌的山洪。浑浊的浪涛裹挟着泥沙、石块和折断的树木,如同一头头凶猛的野兽,咆哮着向桃源村扑来。
“山洪来了,快跑啊!” 不知是谁扯着嗓子喊了一嗓子,整个村子瞬间乱成了一锅粥。
村民们顾不上收拾家中的财物,纷纷夺门而出,朝着村后的山上奔去。
有的老人跑得慢,被家人搀扶着,一步三喘;孩子们吓得哇哇大哭,被父母紧紧抱在怀里;还有的人慌不择路,摔倒在泥水中,又挣扎着爬起来继续跑。
李延也被这突如其来的灾难惊醒了。他看着屋外如注的暴雨和汹涌的洪水,心中涌起一股深深的恐惧。
但他没有只顾自己逃命,而是立刻冲进雨中,大声呼喊着让村民们赶紧撤离。
他跑到张大户家,用力拍打着大门,喊道:“张老爷,山洪来了,快起来逃命啊!”
张大户一家这才从睡梦中惊醒,慌乱地收拾了一些贵重物品,跟着李延往山上跑。
一路上,李延不断地帮助那些行动不便的村民。
他搀扶着一位拄着拐杖的老奶奶,深一脚浅一脚地在泥水中前行;又背起一个年幼的孩子,加快了脚步。
雨水打在他的脸上,模糊了他的视线,但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让大家都安全转移。
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对李延的帮助心怀感激。
有些村民一边跑一边还在抱怨。
“都怪这个李延,肯定是他把晦气带到了村里,才招来这场灾祸!”
“就是,早知道就不应该让他留在村里!这下好了,大家都跟着遭殃!”
面对这些指责,李延心中一阵苦涩,但他没有反驳,只是默默地继续帮助大家。
就在李延和村民们被困在山上,感到绝望之时,一个神秘的身影出现在了众人面前。
只见此人一袭白衣,衣袂飘飘,在狂风暴雨中如闲庭信步般走来,每一步都轻盈而稳健,仿佛不受这恶劣天气的影响。
他的面庞如刀削般英俊,剑眉星目,眼神中透露出一股超凡脱俗的气质。他的出现,就像一道光,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李延心中一惊,他从未见过如此不凡的人物。
然而,还没等他开口询问,白衣男子便径直走到他面前,微微拱手:“李公子,别来无恙。”
李延一脸茫然,他确定自己从未见过这个男子,疑惑道:“公子,你是?”
白衣男子微微一笑:“李公子不必惊慌,我乃受高人指点,特来此地救你于危难之中。”
说着,他轻轻一挥手中的折扇,一道金色的光芒瞬间笼罩住李延,将他与外界的风雨隔绝开来。
李延只感觉一股温暖的力量包裹着自己,之前的寒冷和恐惧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这时,旁边的村民们看到这一幕,纷纷围了过来,脸上满是羡慕和嫉妒。
有人喊道:“既然你能救他,也救救我们吧!我们可都是无辜的啊!”
其他人也跟着附和起来,一时间,众人的呼喊声此起彼伏。
但白衣男子恍若未闻,甚至连个眼神都没施舍给他们。
李延看着这些曾经对他恶语相向、百般排挤的村民,心中五味杂陈。但他生性善良,始终不忍心看着他们陷入困境。
于是,他转身对白衣男子说道:“还请公子大发慈悲,救救他们吧!”
白衣男子微微皱眉,似乎有些犹豫:“李公子,这些人过去对你极其恶劣,你为何还要救他们?”
李延叹了口气:“那不算什么,他们曾经也帮过我很多,没有他们就没有今天的我,我不能对他们不义。况且,人命关天,在这生死关头,又怎能计较个人恩怨呢?”
白衣男子听了,眼中闪过一丝赞赏,点点头道:“李公子果然心地善良,胸襟宽广。既然如此,我便听你的。”
说罢,白衣男子将手中的折扇向上一抛,折扇瞬间化作一道巨大的金色屏障,将整座山都笼罩了起来。
汹涌的洪水冲到屏障前,就像撞上了一堵坚硬的墙壁,纷纷退了回去。
紧接着,白衣男子口中念念有词,双手快速结印,只见天空中突然出现了一道绚丽的彩虹,彩虹的光芒照耀在洪水上,洪水竟奇迹般地开始退去。
不一会儿,原本肆虐的山洪就消失得无影无踪,只留下一片狼藉的村庄。
村民们看到这一幕,全都惊呆了,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过了好一会儿,才有人反应过来,纷纷跪在地上,对着白衣男子磕头道谢。
白衣男子轻轻挥了挥手,示意他们起来,然后转身看向李延:“李公子,如今洪水已退,咱们可以安全下山了。”
李延点了点头,跟着白衣男子向山下走去。一路上,村民们都跟在他们身后,眼中充满了敬畏和感激。
回到村子后,李延看着自己那已经被洪水冲得摇摇欲坠的破房子,心中一阵难过。
这时,白衣男子走到他身边道:“李公子,你此番遭遇实属不幸。不过你放心,我定会助你度过难关。”
说完,他手掌翻飞,一个沉重而精致的大箱子瞬间出现在二人之间。
白衣男子指着箱子对李延道:“这是我的一点心意,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李延上前打开箱子,里面竟然装满了金银财宝,光芒耀眼。他连忙推辞:“公子,如此厚礼,我实在不敢收下。”
白衣男子笑了笑:“李公子,你不必推辞。这些财宝对你来说或许能改变命运。但对我来说,却是些无关紧要之物。你若不收下,便是看不起我。”
李延见他言辞恳切,只好收下了这份礼物。
众人散去后,李延终于有机会与白衣男子单独相处。他看着眼前这位神秘的救命恩人,心中充满了感激与好奇,忍不住问道:“公子,还未请教您尊姓大名?为何对我如此相助?”
白衣男子微微一笑:“李公子,实不相瞒,我乃东海龙王敖广。十年前,我曾因触犯天条,被玉帝贬下凡间,化身成一条小泥鳅,落入了村边的泥潭之中,性命堪忧。就在我绝望之时,是你路过,将我救起,还小心翼翼地把我放回了清澈的河流。你的救命之恩,我一直铭记在心。如今,得知你有难,我怎能不来相助?”
李延听后,惊讶得合不拢嘴。他怎么也没想到,当年自己无意间救起的那条小泥鳅,竟然是龙王。
他回想起十年前的那个午后,自己在泥潭边玩耍,看到一条小泥鳅在干涸的泥坑中拼命挣扎,出于怜悯,便将它捧起,放入了旁边的小河里。
那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举动,没想到却种下了今日的善果。
“原来如此,难怪公子对我如此关照。只是我当时年幼无知,做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没想到龙王竟一直记在心上。” 李延感慨道。
龙王摇了摇头:“李公子,你莫要小瞧了自己的善举。在我危难之时,是你的善良和怜悯之心救了我,这份恩情重如泰山。而且,你的为人我都看在眼里,即便没有当年的救命之恩,今日见你身处困境,我也断不会袖手旁观。”
李延心中感动不已,再次向龙王深深鞠了一躬:“龙王大恩,李延无以为报。今后若有任何需要,李延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龙王笑着扶起李延:“李公子不必如此客气。你我之间,无需言谢。如今你已度过危机,可重新修缮房屋,购置田产,过上安稳的生活。但我有一言相劝,希望你日后依然能保持这份善良,多做善事,福泽百姓。”
李延重重地点了点头:“龙王放心,李延定当铭记您的教诲。”
从那以后,李延用龙王赠送的金银财宝重建了家园,还购置了大片良田。不仅自己过上了富足的生活,还时常接济村里的穷苦百姓,帮助他们度过难关。
在他的带动下,桃源村的村民们也渐渐摒弃了偏见,对李延充满了敬重和感激。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建设家园,桃源村又恢复了往日的繁荣与和谐。
而李延与龙王的这段传奇故事,也在民间流传开来,成为了人们口中一段佳话,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积德行善,心怀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