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海天曝出了双标门负面事件,一时成为话题热点,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引来了各路大咖的口诛笔伐。
然而,当时我就断言有些玩法其实是业内存在的普遍现象,只不过海天运气不太好,正好撞上了枪口而已,如果你觉得海天不行,那么国内到底哪家调味品令人放心呢,估计谁也说不清。未来随着时间推移,负面舆情的影响将逐渐淡化,一切依然会重新回归风平浪静。

果不其然,2024年海天再度恢复了增长态势,全年共实现营业收入269.01亿,同比增长9.53%;净利润63.44亿,同比12.75%;扣非净利润60.69亿,同比增长12.51%;ROE同比提升1.04pct,回到了21.76%。
在全行业普遍低迷的状况下,再一次成为了最靓的崽。
之所以能够实现满血复活,主要得益于:
1、与B端餐饮业高度绑定,公司的抗周期属性极强。与业内其他同行相比,海天与餐饮业的绑定最深,而餐饮大体属于必选消费项(在外务工者每天要吃饭,并且有些社交餐饮也必不可少),受经济周期的影响相对较小。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4年我国餐饮市场总体持续向好,餐饮收入55718亿元,同比增长5.3%,要明显高于全年社会零售消费增长速度,海天的基本盘因此得到了切实保证。

可能有人会反驳,说好个啥,好多餐饮都关店倒闭了。话可能没错,但是关店的同时,又开了许多新餐饮店,无论哪家做,都得用调味品,不影响对调味品的消耗。
2、公司的渠道调整初步见到成效。2023年受负面疫情影响,线下渠道经销商呈负增长状态,但是随时间推移,市场的顾虑情绪逐渐减弱,这一块又重新出现了企稳回升。
2024年全年线下经销商净增116家,至6777家,带动公司线下收入增长8.9%。
同时,公司不断加强线上渠道建设,管控力得到有效提高,线上收入实现了39.8%的高增长。
3、2024年黄豆等大宗商品原料成本呈回调趋势,导致公司的毛利率出现了回暖,其中酱油、蚝油、调味酱、其他产品的毛利率分别同比提升2.07、4.69、1.95、2.62pct,整体综合毛利率提高2.3pct,达到了37%。
很多人觉得调味品没有技术含量、生产制作门槛低,缺乏壁垒可言。但是我认为从公司这种打不死的小强劲头看,海天至少存在三大壁垒:
一是家喻户晓的品牌本身就自带流量光环,绝大多数个人或商家还是愿意选择自己听说过或尝试过的调味品牌。这一点不是一个普通杂牌想做就能做到的;
二是强大的渠道网络全覆盖,特别是与许多B端的深度绑定,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变的;
三是市场第一份额所带来的规模效应,打个比方同样的广告宣传和渠道投入,对销售规模最大者而言,分摊到单位产品上的销售、管理、运输、仓储等费用平均成本必然是最低的,所以海天压根就不怕价格竞争(特别是B端餐饮)。

正是由于业绩的回升,以及出于维护市值的考虑(包括对未来的自信),公司在年报中明显加大了对股东的回馈力度,预计将分红派息47.7亿元,分红比率由净利润的65%,提高到75%,计划每10股派8.6元。
并且向董事会提请了2025年中期分红方案(不超过当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的40%),进一步积极回馈股东。

坦白讲,当一家公司将75%的净利润拿出来分红,显然名副其实应该归为高分红之列。
但是,即便有着这么高的分红比例,公司当前股价所对应的股息率却只有2.16%。这只能说明股价仍然很贵,还谈不上性价比可言。
所以对于海天味业,我的观点依然是公司很好,印钞能力超强,无奈价格一直很贵,始终找不到下嘴的机会。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