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都知道有这么一句话叫“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用在太平天国的韦昌辉身上那是再合适不过了,他对太平天国的影响可真是太大啦。想当初啊,太平天国刚起步的时候,要是没有韦昌辉投入那雄厚的资金,哪来的什么资本原始积累,恐怕连金田起义都没办法搞起来呢。再看看后来,洪秀全要想杀杨秀清,要是没有韦昌辉在背后支持,那也是办不到的事儿。而且呢,要是韦昌辉不那么滥杀无辜,天京事变也不至于闹得那么严重,规模完全是可以控制住的,这样太平天国也就不会因此而元气大伤了。总之,韦昌辉在太平天国的发展历程中,那作用真是太关键了,方方面面都和他有着紧密的关联呢。
韦昌辉啊,那可是天京事变里极为关键的人物,算得上是主角之一呢,而且原本大家都觉得他会是这场事变中的主要受益者。可谁能想到呢,最后他却失败得彻彻底底。他就像是被天王和翼王利用的工具一般,自己辛辛苦苦种下的树,到最后结出的果实却被别人给摘走了。你瞧,他的首级被送给了石达开,剩下的部分还被暴晒了好几天,想想真的是挺可惜的。
韦昌辉最后落得那样的结局,这其实是给大家揭示了一个很重要的道理。就是当我们一步步靠近成功的时候呢,一定要懂得让自己保持镇定哦。可不能失去理智,要是被即将到来的胜利冲昏了头脑,那可就麻烦啦。要知道,在整个大局还没有最终确定下来之前呢,所有的情况其实都还是不确定的,都存在着变数呢。所以在这个时候,千万不能有丝毫的放松,得时刻警醒着才行呢。
在1856年的时候,韦昌辉带领着兵丁向南出征啦,他们此行的目的地是江西,要在那里展开作战行动呢。到了江西的瑞州这个地方,就和湘军刘腾鸿所率领的部队碰上了,然后双方就激烈地厮杀起来啦。这一场仗打下来,两边可以说是互有胜负,谁也没能完全压倒对方哦。说起来韦昌辉呢,那可是一员相当勇猛的将领,本事是很不错的。但可惜的是,在此之前,他竟然被杨秀清给“雪藏”了长达4年的时间呢。为啥会这样呢?这还得说到他的身份,他是西王萧朝贵那边的人,大概就是因为这样的关系,所以才被“雪藏”了那么久。
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韦昌辉正在战场上与敌军作战呢,不过这场战斗进行得并不顺利,他遭遇了一些挫折。但要知道,这时候可还没分出最后的胜负哦。而且,还有赖裕新在那边坚守着城池呢,湘军即便想对他们怎么样,也根本没办法拿下,局势就这么僵持着。就在这个当口,天王洪秀全那边派来了使者,使者一路来到了瑞州。这个使者带来了洪秀全的重要口谕,也就是“勤王”的指令,要求韦昌辉即刻率领手下的士兵返回京城,去执行一项重大的任务,那就是诛杀东王杨秀清呢。
当天王的使者来到之时,韦昌辉脸上并未露出丝毫诧异的神情,因为这一切都在他的预料之中。要知道,策划要诛杀杨秀清这件事,可是天王、北王以及翼王共同商议之后得出的结果呢。关于这一点,忠王李秀成在他的自述里面都已经明确地提到过了,而且当时还特别强调了,只能对杨秀清兄弟三人下手,除此之外,是不可以再多杀其他人的。
韦昌辉和石达开这两人啊,跟杨秀清之间可是有着极深的仇怨呢。先来说说韦昌辉吧,他可是北王,被尊称为六千岁,在太平天国里那可是实力相当雄厚的人物,地位仅次于杨秀清哦。但就是这么一位有实力的人物,却没少受杨秀清的气。杨秀清经常毫无缘由地就对韦昌辉施以杖责的刑罚,这还不算完,甚至还把韦昌辉掌管京师卫戍的权力给剥夺掉了,就连水师统领的权力也一并拿走了呢。要知道,韦昌辉之前可是有过两次挂帅西征的机会的,可都被杨秀清给硬生生地阻拦下来了,就因为这样,韦昌辉被迫脱离了军事一线,这一脱离就是长达4年之久呢。
石达开常常要带兵出去打仗,所以他待在南京的日子其实并不多,而且呢,也不存在被杨秀清用杖刑处罚的情况哦。不过,大家可别以为这样石达开就没受过啥委屈啦,实际上呢,他所遭受的屈辱程度可不比韦昌辉低呢。就说黄玉昆吧,他可是石达开的岳父,在翼王集团里那也是排在二号的重要人物呢,结果就被杨秀清给用杖刑处罚了,这事儿对石达开来说,无疑也是一种很大的屈辱呢。
单纯只是对黄玉昆施以杖责的处罚,石达开或许还能勉强接受,不好说什么。但关键在于,杨秀清居然派人到翼王府去,要求石达开得亲自去把黄玉昆捉拿起来,接着再将其“送”到东王府,去接受所谓“天父”下达的惩罚。这么一来,可就使得石达开的面子全都丢光了。
杨秀清的行事作风实在是太过分了,极其嚣张跋扈。他之所以能这般张狂,是因为他拥有“天父下凡”这样一个特殊的资格,要知道,这在太平天国的信仰体系里那可是极为关键的纽带呢。杨秀清心里琢磨着,在他看来,不到那种实在没办法、被逼到绝境的情况下,大家伙儿是不会跟他彻底撕破脸皮,也不敢把事情闹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去掀桌子的,毕竟要是真那样做了,最后谁都落不着好。
咱们来看看硬件实力方面的情况,杨秀清呢,他的家族背景着实是比较薄弱的。而且他所直属的武装力量,要是和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他们相比的话,整体上是要逊色一些的哦。北王和翼王他们可都算是武力方面比较强的势力呢。对于这一点,韦昌辉和石达开心里都是清楚明白的。所以呢,只要天王下达了相关的命令,并且表示愿意去承担杀掉东王杨秀清这件事所带来的责任,那么韦昌辉和石达开他们肯定是会毫不犹豫地冲杀在最前面的啦。
韦昌辉和石达开的情况是不同的。当时呢,天王洪秀全已然有了动手的打算,在这种情形下,那肯定得抓紧时间才行呢,毕竟要是拖延下去,说不定就会生出许多变故,出现难以预料的状况。于是呢,韦昌辉就借着夜色的掩护,带领着三千名精兵,迅速地离开了前线。他们一路马不停蹄,日夜兼程地朝着南京赶回去,那赶路的架势,真可谓是心急如焚,一刻都不敢耽搁呢。
那么“勤王”军团到底是怎样进京的呢?这可得说道说道了。要知道啊,当时南京的守卫部队可都是归东王杨秀清所掌控的。在这种情况下呢,要是没有杨秀清点头同意,那些外地的诸侯们那是根本不可能进入京城的哦,要是谁贸然入京了,那可就等同于造反啦,这罪名可不小。而这个杨秀清呢,他在平日里可是得罪了不少人呐,就连他身边极为亲近的人也都给得罪了,就比如说东王府的首席文官陈承瑢,都和他闹得不愉快呢。
事情是这样的,当时陈承瑢呢,是以东王的名义下达了一个换防的命令。这一命令一下,就让韦昌辉所带领的“勤王”军团得以进入城中。进城之后,他们行动很迅速,赶忙去抢占城里各个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地方,并且还在各处布置好了障碍,就像是做好了充分准备一样,随时准备着应对有可能前来的东王士兵。在完成了这些前期准备工作之后呢,韦昌辉紧接着就对东王府发起了突袭行动。这一番突袭可不得了,直接就把杨秀清给斩杀了,而且,还把杨秀清的数十名亲信也一并给除掉了。就这样,韦昌辉算是完成了所谓的勤王任务啦。
当韦昌辉冲入东王府的那个瞬间,其实他已经离成功很近了。可谁能想到呢,在这个关键时候,他却没能做到冷静地去处理杨秀清这件事儿,最后反倒把自己也给搭进去了。这是为啥呢?原来是因为啊,韦昌辉一直都找不到能够处死杨秀清的那种所谓的“大义名分”。要知道,在那样的情况下,如果没有一个正当的理由就把杨秀清给处置了,那韦昌辉很可能就会沦为背锅的人啦,得承受各种不好的后果呢。
天京事变其实就是发生在太平天国内部的一场权力争斗,在这件事里还真不太能简单地判定谁就是对的、谁就是错的呢。洪秀全呢,他心里是想着要结束军师负责制这种局面,从而把大权都掌握在自己手中啦。石达开呢,在这期间有点坐山观虎斗的意思,就盼着能从中得利,好去摘取胜利的果实。秦日纲和陈承瑢这两人,他们参与其中主要是为了报自己的仇呢。而韦昌辉呢,一方面他是要去复仇,另一方面呢,还想着在这之后能接替杨秀清的职务呢。
杨秀清所具备的第一个优势在于,他拥有“天父下凡”这样一种特殊的资格,而这一资格堪称是太平天国整个信仰体系当中极为关键的纽带。要知道,在太平天国的信仰架构里,“天父下凡”是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的。一旦对“天父下凡”这一情况予以否认的话,那么太平天国的内部将会瞬间陷入到一片混乱之中。因为太平天国的建国在很大程度上是依托于相关的理论依据的,而“天父下凡”这一元素在其建国理论依据里占据着重要部分,要是否定了它,就相当于建国的理论依据出现了重大缺失,如此一来,太平天国必然会加快走向灭亡的步伐。
在当时那种情形下啊,要是想把东王杨秀清给除掉,那就非得有洪秀全下达的圣旨,或者是他给出的书面说明才行呢。洪秀全可是自称天父的二儿子,就因为这个身份,他能找出千万种所谓的“理由”,去为“天父”抛弃杨秀清这件事来做一番解释哦。为啥他能这样呢?这是因为啊,洪秀全在早些年的时候,经常表演那种“升天”的戏码,次数可不少呢。他完全可以凭借这个,对外宣称自己曾经上到天庭接受了授命,得到了“天父”的旨意,所以就有了为相关事情进行解释的由头啦。
杨秀清所具备的第二项优势呢,便是他那实力强劲的东王集团。要是单纯从硬件方面的实力来考量的话,杨秀清其实是比不上韦昌辉以及石达开的。不过呢,东王集团在南京所拥有的力量那可是相当强大。就拿韦昌辉来说吧,他带到南京的仅仅只有三千兵马,面对东王集团在南京如此强大的势力,这三千兵马压根就没办法与之相抗衡。
在杨秀清掌权的那个时期,他一心想着要巩固自己的权力和地位呢。为此啊,东王采取了一个办法,那就是大力去提拔基层的将领们,而且还给予东王六部尚书相当多的权力以及很高的地位哦。就拿傅学贤、吉成子这些人来说吧,他们因为有东王在背后给他们撑腰,那可真是傲气十足呢,甚至连北王、翼王的面子都全然不放在眼里啦。每次大家在一起商议军国方面的重大事情的时候,东王的那些尚书们说话的态度可激烈了,完全就像是没看到其他人在场一样,根本不把别人当回事儿。
东王手下依附的人着实太多啦,这些人手里掌握着一定的权力,自然不可能随随便便就把权力交出来。在这样的情况下呢,韦昌辉就面临着一个必须要去妥善处理的难题,那就是东王余党该怎么安排的问题。要知道,处理这个事情得十分谨慎呢,一方面得保证东王余党的人身安全,让他们心里能踏实点儿;另一方面呢,还得给人家许诺,现有的职务不会轻易变动,好让他们能安心接受安排。不过呢,要办这件事儿,光靠韦昌辉可不行,还得请天王出面才行哦。为啥呢?因为从法理层面来讲,韦昌辉也就是北王,他是没有这个资格去做这些承诺、进行这样的安排的,只有天王出面才合乎规矩呢。
那么,在韦昌辉进入京城之后,最为关键的一点呢,就是得想办法让洪秀全出面,并且要以文件的形式来对这次发生的事变给予合法性的认可,同时呢,还要明确接下来针对相关事宜的处理办法。要知道当时的情况那是十分紧急的,韦昌辉根本就不可能在冲进东王府之前就去做让洪秀全出面认可这些事儿,他只能是先把杨秀清给擒拿住了,然后再去考虑后续的那些事情。
是这样的,当韦昌辉来到东王府那个时候,他本应该让自己的头脑保持清醒才行呢。他可不能一到那儿就冲动地把杨秀清的首级给砍下来,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先把杨秀清给抓获起来。然后呢,让洪秀全出具一份书面的说明来。要知道,杨秀清要是还活着的话,这情况可就相当棘手啦。在这种情况下,洪秀全也就没有什么理由去拖延处理这件事儿了,毕竟得提防着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嘛。
只可惜,韦昌辉这人着实是太心急了,做事根本就没有考虑得周全细致,所以到最后呢,他终究还是成了个输家。其实呢,韦昌辉他能不能够保住自己的性命,并且还能顺顺利利地接管杨秀清曾经担任的职务,这可就全得看他自己能不能做到足够的镇定自若啦。在面对东王杨秀清这个问题的时候,他得懂得灵活去处理才行,而且还得精心去布局新的权力架构呢,只有这样,或许他才有一线生机,不然就只能是失败的结局喽。